色情片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看,它的危害更是让人难以置信!(看成人电影)
导读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在人类历史的进程当中,色情视听一直是个颇为敏感的话题,大多数时间我们选择避而不谈,但伴随着网络媒介的引入和发展,色情内容的形式也从古城遗址中的露骨壁画和雕塑转变成为了网络平台上挑逗诱惑、引人遐想的“软色情”。根...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当中,色情视听一直是个颇为敏感的话题,大多数时间我们选择避而不谈,但伴随着网络媒介的引入和发展,色情内容的形式也从古城遗址中的露骨壁画和雕塑转变成为了网络平台上挑逗诱惑、引人遐想的“软色情”。
根据最新的调查问卷公布的样本数据显示,观看过情色电影的男性与没有观看过的比例大概在8:2。
在大部分浏览过色情片的男性以绝对优势强势占座的情形之下,我们不禁要强调的是,色情片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看,它所带来的危害和负面影响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诚然,我们的大脑渴望着新奇与变化,所谓“食色性也”,当我们看到不同的体型、不同的面孔,加之我们长久以来隐晦、匮乏的性教育,诱发着男性以及越来越多的女性沉迷在色情内容当中难以自拔。
但根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观看色情内容对大脑产生的过度刺激,会抑制神经系统的奖赏机制,从而引发成瘾行为。
简而言之,就是当我们观看色情内容时,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一种可以使人体感受愉悦的神经递质)会劫持我们的大脑,从而引发观看色情内容的成瘾行为。
这一现象与药物成瘾的原理相同,当我们放下手机、电脑,停止观看类似内容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异常焦虑,哪怕继续重复相似的行为已经不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期待,我们也会选择持续。
从这一角度来看,色情内容所造成的成瘾机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可怕的,乃至是灾难性的。
在美国最大的国际化戒色社区Reddit当中潜伏着六百多万想要摆脱色情成瘾行为的人们,他们饱受着肾虚气短、脱发油腻、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自闭症等生理及心理问题的困扰,毫无疑问,过度观看色情片已经严重影响了这一部分人的正常生活。
或许对于很多单身人士来说,在观看色情影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制造出一种短暂摆脱孤独感的幻象,但根据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心理学杂志上刊登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色情内容会让大脑产生了恋爱的错觉,误以为自己与异性产生了一些私密的情感,但在跌落现实之后,巨大的落差感会让人感受到更为强烈的负面情绪。
色情内容会逐步摧毁我们感受情感的能力,当我们在短期内爆发性地分泌多巴胺,就为我们的焦虑和抑郁奠定了基础。
研究表明,相比远离网络色情的人群,色情消费者中抑郁的症状更明显,生活质量较低,心理状况较差。
更严重的是,持续性地追求高强度刺激或许会导致现实生活当中犯罪率的上升。
在一项跟踪调查当中发现,在色情网站上观看热度最高的影片当中,有88%的镜头含有对女性的身体攻击。
与此同时,色情内容的新鲜刺激伴随着时间的积累会使人的感官钝化,一旦适应了多巴胺的密集轰炸,会导致我们的大脑将色情内容当作奖赏,并形成一个特别有效的铭记过程。
就像当我们感受到饥饿会立即想到食物一样,当我们的大脑给出收获快乐类似的指令,我们也会重拾观看色情片这一成瘾行为,由此会导致我们拒绝在现实生活当中寻求快乐和解决问题,转而去寻求一些短暂的、即时的满足,比如观看色情影像、报复性打游戏、暴饮暴食等等,都是类似的道理。
针对色情内容成瘾行为,纽约州精神病研究所的Gregory Tau博士对此曾表示:“凡事过犹不及,能控制好度就不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而色情网站上种类繁多的影片也正是利用了人性的弱点,满足了观众天马行空的幻想和癖好,不断提高他们的快感阈值。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自认为观看色情片是为了“望梅止渴”,实际上却是“画饼充饥”,只会令我们感受到愈发浓烈的空虚和孤独。
由此可见,色情片带给我们的危害可能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阅读本文之后,如果你发觉色情片已经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或许你应该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将自己从不良的生活方式中抽离出来,摆脱依赖、做回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孙荣
编辑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喜欢看“AV小电影”的人注意了
说起AV小电影,大家都不陌生,它是隔壁岛国的“特色文化”支柱产业之一,集聚众多粉丝。在我国黄赌毒是国家明确禁止的,但是看“小电影”违法吗?需注意的是如果是在家自己看“小电影”不违法,自己下载、观看色情视频,只要不进行传播或者牟利,就不属于犯罪行为。相关法律规定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组织播放淫秽的电影、录像等音像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些,你知道了吗?
相关科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头号有新人#
R级、荒诞、三观不正,这部“成人”电影横扫戛纳
某座荒岛的岸边,停着一艘救生艇。
每天,船内都会传出鱼水之欢的动静…
男人是一名模特,金发碧眼、年轻性感。
女人是一名菲佣,人老珠黄、身材矮小。
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却赤身裸体地睡在了一起。
男人对女人言听计从。
只要女人一吹口哨,他就会立马回到救生艇“侍寝”。
这种关系让旁人感到恶心,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男人正牌女友的眼皮子底下。
但,为了活下去,男人必须出卖肉体,换取食物。
就在两天前,一艘造价2.5亿美元的豪华游艇被海盗炸沉,流落荒岛的幸存者们只能依赖船上的菲佣生火捕鱼,填饱肚子。
荒岛之上,15万欧元的百达翡丽变得一文不值,生活奢靡的大资本家变成了没用的笨老头。
角色互换,一出好戏开场了…
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这部万众期待的《悲情三角》从18部主竞赛影片中脱颖而出,拿下了“金棕榈奖”。
让48岁的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迈入了“双金棕榈俱乐部”(2017年的《方形》拿下第一座“金棕榈”)。
这部电影充满了攻击性,像一挺火力全开的机关枪,上至权力中心,下至底层人性,将整个人类社会扫射得体无完肤。
有西方媒体辛辣点评:把特权丢进了绞肉机。
总之,这是今年最不容错过的“成人”电影。
鲁本·奥斯特伦德和他的“限定版”金棕榈奖杯
卡尔和雅雅是一对养眼的模特情侣。
看似光鲜亮丽的时尚行业,实则虚伪、浮躁、鄙视链一条接一条。
在规则之下,卡尔的收入只有雅雅的1/3。
这件事让卡尔很介怀,两人经常因为感情里的“对等关系”吵得面红耳赤。
和大多数的都市男女一样,他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嗤之以鼻,却又找不到更好的相处模式…
偶然间,雅雅得到两张豪华游艇的免费船票。
攥着上流社会的“体验券”,他们踏上了奢华之旅。
船上的旅客大有来头——
一口一个“维护民主”的英国军火商;和妻子、情妇同行的俄罗斯“肥料大王”;高级码农暴发户…
很多人都在自己行业内处于垄断地位。
为了收获一笔不菲的小费,海乘们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拍手跺脚,鼓舞士气。
而在她们脚下,是一群来自东南亚的清洁工、水手,正消磨着时间。
这艘游艇阶级分明,俨然一个微缩的人类社会。
旅客的所有需求,都会得到满足。
雅雅被船员搭讪,惹得卡尔醋意大发,跑去提醒乘务长结果这名船员直接被解雇…
豪门阔太的一句话,就能让所有船员换上泳衣,去甲板上排队玩水滑梯…
明明是没有帆的机动船,可乘务长依然要对“清洗船帆”的建议说OK…
应付这群财神爷,规矩、逻辑、甚至法律,都是摆设。
唯独有一个异类——船长。
他是一名来自美国的共产主义者,见惯了资本家们的道貌岸然、荒淫无度。
所以对船务不闻不问,每日喝得酩酊大醉。
乘务长来确定船长宴的具体时间,他隔着门随意把宴会定在了天气最糟糕的一晚。
当晚,穿戴整齐的宾客在舒缓的钢琴曲中落座,上等佳肴不断上桌。
刚开始没多久,宴会的氛围就被打破…
游艇在风浪中剧烈摇晃,餐具掉落一地,旅客呕吐连连。
现场混乱不堪。
海乘在安抚着旅客,清洁工在收拾着满地秽物…
这段戏是全片讽刺意味的极点,让人有一种“资本特权终于有人裁决”的快感。
“肥料大王”和船长是唯二不受影响的人。
一个是俄罗斯的资本家,一个是美国的共产主义者。
在局面失控的2.5亿豪华游艇上,用代表各自认知的名人名言高谈阔论。
两人越辩越嗨。
借着酒劲,“肥料大王”用游艇上的广播系统散播恐慌:船要沉了!
吓得旅客惊慌失措。
船长非但没有制止他的行为,反而锁了广播室的门,加入其中。
甚至指控自己的政府谋杀了马丁·路德·金、肯尼迪总统,搅乱智利、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多国政局,和英国一起瓜分了中东…
直言战争是自己国家最赚钱的产业。
尤其是谈到战争、统治阶级与民众的内在关系时,火力全开、金句频出。
闹腾的一夜过去,太阳从海里升起。
军火商老夫妇正在甲板上看日出,海盗掷来的手榴弹滚到了妻子脚下。
她捡起手榴弹,感觉很眼熟。
正是自家“最畅销的产品”。
几个小时前,他们还在晚宴上抱怨着被联合国的规定毁掉生意,蒸发了25%的利润。
几个小时后,他们竟葬身于自家的手榴弹下。
“报应”来得稍显刻意,但观众仍愿拍手叫好。
电影的叙事正好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反:现实中人类经过漫长的演变,才逐步从荒野走向城市,而电影却在一个多小时内让城市里的人落难至荒野…
一枚手榴弹把“阶层”炸得粉碎。
但,乘务长还想着命令清洁工阿比盖尔,资本家还想着用金钱让其他人继续为自己服务。
只不过,在一座叫天天不应的荒岛上,“等级约束”失灵了。
能果腹的食物才是硬通货。
活下来的几个人里,只有阿比盖尔会生火、捕鱼、做饭。
这对于一个常年翻滚在底层的人来说,是刻在骨子里的谋生技能。
当意识到权力流转到自己手里时,她性情大变。
霸占唯一能遮风避雨的救生艇、惩罚偷吃食物且死不承认的男人…
其他人只有乖乖服从命令,才有的吃,才能活着。
阿比盖尔凭借一只鱼重塑“游戏规则”,建立了母系社会。
以前玩世不恭的资本家给她献殷勤;
一向被人垂涎的男模用肉体讨她欢心;
曾命令她做事的上司沦为卑微的拥趸…
而私下里,这群人身上的资本烙印依然显眼。
卡尔在垃圾堆里扒出一瓶香水,比得到一碗意大利面还高兴;“肥料大王”抱着被冲上岸的妻子,脸上只有几笔轻描淡写的哀伤,不忘取走尸体上的名贵珠宝…
生存逼得衣衫褴褛的男人举起石头杀一头野生母驴,香槟当水喝的绅士变身惊恐屠夫,这种场面着实让人捧腹。
正当观众沉浸在这出“荒岛奇观”里时,剧情再次神反转。
因中风而失语的妇人远远看到一位售卖假奢侈品的黑人小哥,用尽全力才把他喊到身边。
但,对方讲的话她一句都听不懂,只能紧紧拉住对方的手,干着急。
黑人小哥以为她是神经病,愤怒地走开了。
也就是说,他们艰难求生了几天的地方,并非荒岛。
阿比盖尔和雅雅到岛的另一端探路时,竟然发现了电梯。
原来,这里是一座豪华度假村…
这让她们的母系社会变得既悲哀又可笑。
野蛮与文明,冲突与秩序,仅一山之隔。
面朝大海的雅雅正在为阿比盖尔的以后做打算,刚“底层逆袭”的阿比盖尔眼神突然变得可怖,在雅雅身后举起了石头。
或许是担忧“荒岛实情”被众人知道后,她会失去掌控权。
又或许是为了独占卡尔,消灭情敌…
她起了杀心。
影片最后,神情惊恐的卡尔独自一人奔跑在林间。
他经历了什么?雅雅活下来了吗?众人获救了吗?
导演没有把故事讲满,而是给了一个开放式结局,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空间。
就像人性,本就是一道无解题。
当然,也有不少人批评这部电影“要素过多”。
对比《方形》,导演把对精英阶层的讽刺扩大到统治者、现代文明、人类社会的范围,多重表达交织在一起。
这种火候刚刚好。
审视当下,我们急需这样一根尖刺挑破脓包,不是吗?
《悲情三角》这个片名让不少观众感到困惑。
事实上,电影第一幕就点了题。
一次模特面试中,面试官让卡尔展示台步。
但卡尔的表现不算理想。
面试官建议卡尔放松一下自己的“悲情三角”。
这个区域在眉毛之间,瑞典语中又叫“麻烦纹”。
生活不如意的话,人就会长这种皱纹。
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只需要注射一针肉毒杆菌,15分钟内就能抚平它。
导演觉得这种掩耳盗铃式的解决方法很滑稽:我们往往相信,如果我们能在自身周遭构建起一个强大的外壳,我们的内在问题就将随之得到解决。
褶皱的皮肤被科技熨平,并不代表嵌在生活里的烦恼会消失。
这也是当代社会的顽疾。
坏的、糟糕的、不和谐的声音并不会消失,只是被转移走,欲盖弥彰罢了。
在这一命题下,影片中每个人物都展现了自己的“悲情三角”。
或许,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悲情三角”,不断有人往里面注射着“肉毒杆菌”。
当我们以为这个角色分工明确、等级阶层森严的社会如一只精密运转的机械怪物时,其实它秽乱的内部早已锈迹斑斑、满眼污垢。
关于社会制度的争辩永无休止,路上永远会有“冻死骨”,人性的转变也只需一念。
捡起“悲情三角”的人,傻逼起来都一个样…
尺度大到上天,成年人性教育片?这日版《三十而已》真实多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研究过日剧的名字。
有时候很奇葩。
《老公进不来》
《我的裙子去哪儿了?》
《贷款买下了男朋友》
《明天一定也有好吃的饭饭》
《我在一家黑公司上班,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有时候很直接。
《请和这个没用的我谈恋爱》
《我选择了不结婚》
《今天不上班》
《我想一周休四天》
《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关键点进去,你还得真心诚意地服气,确实没标题党。
今天这部也一样。
直接一个反问句:
《人到30又如何》
30までにとうるさくて
Sir第一次觉得豆瓣简介有点用:
“为什么我们女人活在这世上,还要受到年龄的束缚呢?”
是啊,为什么呢?
导演金井纮(《短剧开始啦》《行骗天下JP》)。
编剧山田由梨(《女子高中生的虚度日常》)。
他们上次合作还是2020年,拿下当时豆瓣日剧最高分,近5万人打出9.2的《17.3 关于性》。
这一次,他们想解答年龄焦虑的问题。
四个摇摆在30岁的都市女性。
没有顶级颜值,剧情也说不上惊心动魄。
但相信Sir。
听Sir聊完,你一定会迷上她们。
01
先看看这个30岁闺蜜团的“配置”。
四个字——光鲜亮丽。
爱笑的美山,公司中层。
能带项目,手底下也管着一小组人,最近刚被老板派了单大活儿;交往了5年的男票,在纪念日的时候跟自己求婚。
职场,爱情,在29岁这一年迎来丰收。
甜妹花音,总裁大秘,见惯大场面,事无巨细,小心妥帖。
自己呢,也可爱娇憨,是朋友里的开心果。
高妹恭子就更让人羡慕。
自己创业开了一间活动策划公司,做事雷厉风行,“时间就是金钱”的忠实信徒。
人生信条就是,搞钱!搞钱!搞钱!
看起来最酷的小诗,可能是你我最羡慕的人。
设计师,自由职业者,把热爱变成了工作。
这组合……
上海有过n个。
很普通的酷,很雷同的光鲜。
但是。
别忘了,剧名是个反问句。
人生的A面都是展示给别人看的。
转个身,那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那句“三十而立”确实美好,人到30,理应更成熟,更独立。
可实际,就如《30又如何》的另一个译名是:
到了30岁还是很麻烦。
02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这名句拿来形容这四个女人的30岁,太贴切。
虱子是什么呢?
咬不死人,但就是痒,痒得你发狂。
《女人30又如何》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痒。
爱笑的美山。
升中层后,她最近还被温柔体贴的男票求婚。
一个个对象还没着落的闺蜜羡慕极了。可美山呢,在闺蜜夜聊时心里卧了个大槽。
问题是:
咱都一年多没有性生活了,结婚???
为啥没有性生活?
唔……女方欲望太强,男方吧……工作太忙……
你说,这种“难以启齿”的话,不是虱子是什么?
为了发泄欲望,美山还动了好几次心。
在和男友感情破裂的边缘疯狂摇摆。
除了欲望,还有,
钱。
花音,看她的择偶标准,放网上妥妥被骂。
-您希望对方的年收入能达到2000万日元以上,对吗
-是的
△ 约等于100万人民币年薪
哪怕被骂拜金,她也无所谓。
至于为啥,看看她的家就知道了。
眼前时常短路的电灯和巴掌大的蜗居。
三个字:穷怕了。
“纯良”“不物质”这种美名,只属于生活在伊甸园的仙女。
而她,哪有得选。
害,没得选的岂止是花音呢?
房租、水费、电费、车费、伙食费……在都市里生活,可不就是时时刻刻和钱扯上关系?
不过问题也分大小。
恭子——
子宫出了问题,于是决定做单亲妈妈。
结果日本的捐精机构根本不对单身女子开放(这就是爽文背后的现实)。
没办法,恭子只好转向民间组织。
但想都想得到会出幺蛾子。
自以为挑中了外貌才学都不错的男性,结果偶然发现,对方只是一个路边发传单的骗子。
只是受孕过程早已完成……
这……咋办?
小诗——
模特女友签了公司,经济人明确禁止两人再交往(说白了还是歧视同性恋)。
小诗只好看着公交站上的广告牌:女友抱着男模,做出暧昧的动作。
从大众营销到私人感情。
小众群体,终究还是登不得台面。
出轨、拜金、单身妈妈、同性恋……
这些自带“瑕疵感”的名头一出,在国产剧里分分钟变女N号,还想当主角。
而《30又如何》,就是能把这样的边缘角色,拍得可爱迷人。
它真实的地方,在于讲的都是“活人”,在于敢讲而不避讳。
比如,它会讲一夜情——
甚至,美山明知道这样不对,但还是忍不住大喊“真爽”。
比如,它也讲友情——
你看恭子,相比起孩子,再好的朋友也得往后放。
比如它也并不那么粉饰——
花音和小诗单身狗两个,29岁,该焦虑还是依然焦虑。
自私、放纵、俗气?都有。
可拒绝悬浮的第一步,不正是敲碎“正确”吗?
《人到30又如何》不是人生教科书。
日剧擅长的台词教条主义它虽然也有,但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达标”的——而人,才是生活的主角。
它只告诉你,反正该面对的面对,该取舍的取舍。
敢于自剖,才能看清。
敢于承认,才能自信。
03
大家各自都如何跨过麻烦,Sir不剧透。
人生故事,也不会终结于“结局”二字。
职场爆发性丑闻,爱笑的美山也笑不出来。她想要帮助女同事争取权利,结果自己也被连坐降了职。
但是她不后悔。
一句网络老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持”,而美山的坚持,便是对自己负责,对身边的人负责。
工作可以换,日子照旧过,而最要紧的,还是心境二字。
-你明明保持沉默就好了啊
-我不懂,为什么对男人就可以这么纵容
恭子选择单身生育,因为她有足够的成本。
早早为未来做好的打算与准备,现在也成了孩子可以安心成长的避风港。
钱,事业,对生育的深入了解,以及随时帮助自己的家人、朋友。
还记得Sir先前说她的公司里全是女性么。
员工能理解老板,搭档能帮衬自己。
想没底气都难。
而小诗与花音,她们的生活可能稍微不那么稳定。
但她们也因此成了剧中成长最快的人。
明白物质与婚姻的关系,看透性向与偏见的平衡,以及勇敢朝世界承认:
“我现在得不到,但我就是很想要”。
这是起步。
有人会说,那她们现在的问题解决了,总有下一个,下下个问题啊。
问题还会来,这没错。
但,她们再不会慌张与焦虑了。
一旦明白自己的诉求。
哪怕羞耻,哪怕不够体面,也仍然选择接纳。
《又如何》从头到尾都在说一个问题,既是给角色,也是给观众。
女性,要怎么去生活?
每个角色的答案或许都有着不同的细节,却都汇聚成同样的要义——
接纳自己,爱自己。
以及最重要的,保持自信。
四姐妹生活的生活碎片,有多少时刻夹在困境与艰难中间,却依旧能熠熠闪光。
被调职后和同事喝啤酒的美山,与女友复合努力找房的小诗;痛哭后再尝试受孕的恭子;以及负债后有了艳遇的花音。
她,她,她,她。
以及。
她们。
人到30又如何,不再天真,麻烦不断。
可只要保持敏锐,还最终能越过阻碍,笑对真相。
对,笑。
Sir爱极了这些女人们笑起来的样子。
笑出酒窝,笑得眉眼弯弯。
连阳光都成了陪衬。
只要还能这样放肆得笑,管它多少岁啊。
最后,Sir还是要唠叨一句。
所谓瑕疵,不过是每个人出生时,都会被派到的初始牌。
你认,那就勇敢做出改变,努力通向你要的美。
但千万记住:
你也可以不认。
以及,别让他人来决定,你要不要认。
相信能做到这一点,你能在任何情况、任何年纪,开怀笑着说出那句:
****又如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