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十二传说:《金宵大厦2》,港式奇幻靠什么吓人?(后悔进了暗网吓死了)
导读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金宵大厦2》播完,豆瓣评分7.7。遥想三年前,《金宵大宵》本不被看好,可架不住它祭出“灵异”大杀招,四两拨千斤,以巧劲成为爆款神剧。第二季的制作经费变丰厚,...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金宵大厦2》播完,豆瓣评分7.7。遥想三年前,《金宵大宵》本不被看好,可架不住它祭出“灵异”大杀招,四两拨千斤,以巧劲成为爆款神剧。
第二季的制作经费变丰厚,演员阵容升级成“豪华版”,在“灵异”方面也更加落力,许多高能画面直接把观众吓得裹紧小被子。

哪个故事让你裹紧小被子?
开篇《七楼半》的老人,因为半夜偷喝珍珠奶茶、眼睛插进不锈钢吸管离奇死去,有没有让你想起李碧华的《珍珠奶茶》?

《姐姐》的故事,菲佣姐姐Louisa抱着装有胚胎的盒子,口中念念有词唱起南洋童谣,有没有被东南亚鬼怪传说支配的恐惧?

《对倒》的故事不算恐怖,但只要想到在我们的咫尺之遥,有一个完全相反的、充满罪恶和仇恨的黑白世界,突然觉得压抑。
在这个世界里,“谁大谁恶谁正确”,你掏我一个眼珠子,我就要割你两颗蛋蛋……只要买了坏事险,做任何坏事都不用承担责任。

就算你坚持正义和良善也没用,因为邪恶的犯罪集团Mia,能通过“潜意识植入”的方式去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
《吃播》是唯一没有“超自然现象”的故事,却涉及了暗网和人口买卖,被犯罪集团控制做吃播的女孩,在镜头前蒙着眼睛,大口大口吃掉巨辣的锅底,或者是生猛的活章鱼……
背后隐隐约约传来男声:“ 快吃完,不然杀了你!”

《吃播》的故事虽然完全没有超自然现象,也没有灵异镜头,却让许多观众后背发凉。
它告诉我们的是,在现实世界里,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很多超乎我们想象的暗黑事件正在发生,而制造这一切的正是人类自己。
《嫁衣》被认为是“金宵”最凄美,且惊吓指数最高的单元。
一位女裁缝,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嫁衣,在酒席上看着心爱的徒弟另娶他人,饮下毒酒自尽。
嫁衣染上了她的血,也染上了她爱而不得的遗憾和哀怨,喜庆之物变成了恶灵附身的不祥之物。

后来,嫁衣辗转落到裁缝小程手上,成为“镇店之宝”,小程对嫁衣爱护有加,殷勤拂试,不惹尘埃。有时还会轻声细语地向嫁衣诉说心中事,如待恋人般温柔。

渐渐地,嫁衣对小程亦有了非分之情,她会嫉妒小程身边出现的女孩,用自己的方式向她们示威,甚至是用极端手段伤害女孩。

小程终于看清她的心意,问到:“是否我答应和你一起,你便愿意放过她?”
红色的头巾被风掀起,人偶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却总感觉她在冲着小程微笑……

从此,小程再未出现,而裁缝店里多了一个男装的男偶,金宵大厦的传说又多了一个。

达成吓人指数,要做到哪几步?
《金宵2》每次来到“探险环节”,所处的环境要么昏暗,要么透着瘆人绿光,无论当事人多么害怕,都一定不会开灯。

灯光和氛围,还只是吓人手段之一,演员的化妆和演技表达也很重要。
比如《七楼半》里“诈尸”的陈生力(于洋),每天开拍前,都要花三个小时进行特效化妆,把身体涂成紫薯色,淋上血浆,再把不锈钢管固定在眼珠子上……就为了呈现那个吓死人镜头。

拼化妆还要拼演技,最后三爷孙被火烧的场景,全由特效加持,三爷孙在拍摄的时候只能进行无实物表演,凭空在地上摩擦摩擦。


在《双鱼》单元里,饰演双鱼母亲的伍咏薇虽然没有特效妆,但特意为角色减重,镜头里的她呈现出干瘦的肢体和枯槁的脸容,加上神经质的表情,恐怖母亲的感觉又添了几分。
为了更有真实感,剧中她与女儿扇耳光的戏份也全是真打的。

说到《双鱼》的故事,其实剧的后半段还留了一道思考题。
在“金宵”的镜子世界里,双鱼母女再次出现, 她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里,但这个世界里的她们不再相爱相杀,而是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女儿没有毁容没有肾病,母亲也健康漂亮,一家三口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如果有得选,不知道她们是愿意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过着苦难的日子,还是愿意在一个混乱邪恶的世界里感受小家的爱与温暖?
《双鱼》和《仿客》都是母爱的故事,如果说《双鱼》是假装悲惨的人,《仿客》说的就是真正悲惨的人如何去生活的故事。
《仿客》单元里,Mimi是由单亲妈妈伊丽由于内心积压大量负能量洐生出来的怪物,所以扮演怪物本尊的,也由赵颂茹亲身上阵。

Mimi其实也是有原型参考的,影射的是几年前影响全球小朋友的“momo challenge”。
Momo是日本一个艺术展览中的作品,展品以日本传说中妖怪产女为蓝本,而Momo就是虚构的妖怪之一,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平台播放的儿童短片里插入Momo的照片,让更多小朋友知道了Momo的存在。
后来网上有一个传闻,如果晚上传信息给Momo,Momo就会回应并叫发信人做出不同的行为,教唆小朋友伤害自己。

实物太可怕,加个马赛克
三年前,传言蔓延到香港,有小朋友看完很害怕,连续几晚做恶梦,做成心理创伤,而《仿客》里的Mimi,也是这样随机发信息给小朋友,让他们伤害自己的。

这些真实的故事模版,也为灵异剧增加了挥之不去的奇幻底色。
把灵异剧拍得好看,最需要的是脑洞!
1896年,世界上第一部恐怖电影就诞生了,三分钟小短片《魔鬼庄园》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充满恶魔、巫术、女巫、捣蛋鬼、疯狂博士的世界……
回看创作历程,拍摄过程简直是《走近科学》。

因为偶然的机器故障,导演梅里爱他掌握了停机再拍、两次曝光等特技,get到了“电影魔法”,成功把蝙蝠变成人型魔鬼,这也是最早期的“特效”。

现在看来手法拙劣搞笑,但在那个年代吓到不少人
“恐怖大师”华裔导演温子仁,被称为“没有创作瓶颈期”的男人,《招魂》宇宙共衍生出八部作品,它的电影惊悚值拉满,诡异值拉满,还特别擅长省钱。
电影《招魂2》(又名诡屋惊凶实录2)中,投资成本500万,票房却有1.6亿。

幕后花絮释出,去掉声效加持,名场面竟然都处在沙雕无厘头的状态,比如演员们抱作一团,对着空气哭天喊地,要不怎么说表演需要信念感呢?

温子仁去年执导的电影《致命感应》中,主人公一段极其扭曲的跑步姿势吓坏不少人。

没有花钱加特效,是温子仁特意找来参加过《美国达人秀》的专业柔术替身演员玛丽娜。
她身体的软度令人咂舌,诡异的姿势基本上都是现场实拍的,可出来的效果比任何特效都更逼真。

灵异剧中还有一种更高明也更省钱的处理方法,不用特效,不用化妆,甚至不需要让灵体本身“露脸”。
电影《蒙上你的眼》,人类遇上“克苏鲁式灵体”,只要看它一眼,就会发疯寻死,于是幸存者主动蒙眼,剥夺视觉,换取生存。

这个灵体如此厉害,特效自然不能拉胯。
然而,道具组精心准备的“婴儿怪物”,样子完全不吓人,反而逗得导演和女主角在片场咯咯大笑。

他们试着用道具拍了几场戏,最后导演无奈地承认“它就只是好笑而已”,一狠心删掉相关戏份,怪物全程隐形,让观众自行脑补,于是吓人效果一百分!

《金宵2》里的《嫁衣》单元,其实就有那么一点意思了,我们从头到尾看到的只是一个没有表情的人偶,却因为剧情的推动被赋予了各种微表情。

人偶的头微微侧向了小程?
港产片里的灵异主题 ,也是轻特效,重气氛和剧情,比如87版《倩女幽魂》,书生女鬼痴缠虐恋的故事。

在那个特效技术不成熟的年代,即使是大制作,也是“土法炼钢”,用实物道具撑起各种奇思妙想。
比如“树妖姥姥”的舌头其实是染色的海绵。

镜头前瞅着可怕,镜头外则是几十个工作人员拖动这条几十米长的巨舌,现场拖起来如同耍龙,带来极大的感官冲击。

:《东方早报》
拍摄的时候虽然要大半夜的跑到森山老林里,而张国荣不怕妖魔鬼怪,反而怕果子狸,有一个与果子狸持刀对峙的戏码,那是硬着头皮一步步挪动才拍成的。
可惜的是,正片删剪相关部分,再加上胶片丢失,这些镜头永远无法重见天日。

港产灵异还有一个招牌,就是灵异+功夫,而开创灵异功夫喜剧先河的,正是洪金宝。
1980年,洪金宝创立宝禾电影,他敏锐地察觉到东南亚市场鬼神之说兴盛,又割舍不下功夫,于是自编自导自演电影《鬼打鬼》,饰演男主角“张大胆”。

《鬼打鬼》主要讲述茅山道士相互斗法,降鬼捉妖。
洪金宝先是翻开卷帙浩繁的史籍,了解“茅山术”,剩下实在没办法查到的细节,他就与鬼才编剧黄鹰两个人现编。

颇为经典的请神上身
怎么算现编呢?
比如《子不语》中提到“鬼闻鸡鸣则缩”,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怕鸡鸣那怕鸡蛋也是合理的,于是戏里就设定了:僵尸怕鸡蛋。

再往下编,就是“张大胆”原本想买50个鸡蛋防僵尸,没想到黑心老板偷偷往里掺了10个鹅蛋,威力大减,这不和僵尸大战500回合的打戏就有了喜剧元素了?

僵尸的扮演者元彪是洪金宝的同门师弟
类似的剧情还出现在《僵尸先生》里,只不过鸡蛋换成糯米,鸭蛋换成粘米。
从80年代开始,香港灵异片一步步走向繁荣和蜕变,TVB的灵异剧也尽得精髓,尤其在氛围感、真实故事改编、对人心的揣测,以及穿插的喜剧元素,亦是拿捏得当。
《金宵2》多重宇宙的设定,让故事变得有割裂感,不如前作精巧流畅,但仍不失为TVB的年度佳作,至少每个单元小故意都很有深意。
就是,如果编剧能交代清楚《吃播》的疑点,或者揭露Mia徐小姐的“真面目”, 观众一定会更满意。
E姐结语:
灵异片展示的,其实是人类的想象力,可哪怕是“群魔乱舞”的片子,重要的还是人。
是人的演绎,是人性的呈现,才让灵异片有了灵魂,单纯靠音效和特效去吓人,跟“跳大神”有什么分别?换个配音,甚至能获得几个“鬼畜”的表情包。
就像日本电影《贞子大战伽椰子》,让日本两大鬼界女顶流见面,最后却剧情拉垮,鬼后大战成了菜鸡互啄,豆瓣评分4.6。
倒是拍摄期间两只女鬼开通的IG账号十分好笑。
伽椰子这边,做鬼也不忘鸡娃,日常焦虑儿子长不高,培养注重“文体两开花”。

贞子则弥补了19岁花季被害于水井的悲惨人生,开始体验普通女孩的美好生活,打打棒球什么的。

这还不如一开始就拍成喜剧呢!
灵异剧拍的是“超现实”的事情,所以让演员去相信剧本,去入戏是最重要的。“鬼后”罗兰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却仍然涉猎鬼片,对此她表示“一开机,我不会管其他事,专心演好那场戏,就那么简单。”
电影是个技术活儿,演员的信念与执拗可以弥补角色的欠缺,他们入戏深了,观众才会跟着钻入电影之中,感受港式灵异片的“尽皆癫狂,尽皆过火”。

今天的话题是:
你最喜欢哪个单元小故事?
来评论区说说吧~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这些恐怖片新玩法,你解锁了几个?

没吓到你,我不高兴
今天是万圣节前夜,说点恐怖的。
2018年是恐怖片大年。
从2018最吓人的《遗传厄运》开始,3月刷了大家屏的《昆池岩》和桌面电影新代表《解除好友:暗网》,4月话题之作的《寂静之地》, 9月吓坏了威尼斯的《阴风阵阵》和招魂宇宙新成员《修女》,还有终于能上映的《中邪》。
恐怖片爱好者们简直幸福到飞起。

最近几年,每年都会有几部的爆款恐怖片出现,你以为这种类型片没什么可玩的了,它总会蹦出来打你的脸,告诉你还有好多新套路还没玩呢。
每回羡慕别的国家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咱们自己。
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
咱们和人家就好像两条异面直线,永远都没有相交的一天。
外国的恐怖片刷新了我们的感官,中国恐怖片刷新着我们的三观。
你觉得这种类型应该在中国死绝了吧?错,请翻一翻每个月的片单,你总会看得到它的身影。
看看这周还有呐,惊不惊喜!

笔仙、碟仙、台仙,下回是什么?浪味仙?
想起在很久很久以前,看过原装郭达跟蔡明演的一个小品《机器人趣话》。

里面蔡明要给郭达讲鬼故事,一只绣花鞋啊,蓝色骷髅啊,绿色尸体啊。
可能中国这帮拍鬼片的都是听这些鬼故事长大的。
要说恐怖,中国恐怖片最恐怖的应该是海报,如上那双阴阳眼。
国产恐怖片什么最吓人?海报最吓人!
由于咱国内不能有鬼,国产恐怖片一般会选择以下几种套路。
1.原来是精神病,脑内小剧场
2.世间本无鬼,皆为人吓人
3.可能恐怖片看多了呢,醒来一个梦。
反正就这几种反正,也可以自由搭配,任君挑选。
你说咱中国就没有好的恐怖片了么?
有啊,就是时间跨度有点大。

那还是在拍片可以很cult的八九十年代呢,像什么《古墓荒斋》、《林中迷案》、《圣·保罗医院之谜》、《疯狂的兔子》。
听说有的影院这周在放《京城81号》,希望它这份遗毒在中国早日散去。
不好意思,说得有点激动了,烂的说完了,那就说点好的。
既然这篇文章说的恐怖片的新玩法,那就开始吧。
01
桌面电影型
最近“桌面电影”这个类型最火,那就先说这个吧。
其实之前已经写了一篇文章,说过桌面电影了,在这就再说一回。
我们都知道,今年不单是恐怖片大年,也是所谓桌面电影的大年。

《解除好友2:暗网》、《网络谜踪》、《网诱惊魂》好像是说好了一样,都选择在今年集体亮相。
难得的是这三部电影的评分还都不低,刨去还没露真容的《网诱惊魂》不提,前两位豆瓣评分,一个7.9分,一个8.7分。
大家的讨论都集中在他们的叙事形式上,虽然累死了剪辑师,但是大家看着嗨了。
观影体验大不同,全程看的是主角的电脑屏幕。
像咱们国内的观众,都是通过电影屏幕看着他们的电影屏幕,还有点镜中镜的感觉。
这种拍摄方式也不是他们的首创,《巢穴》早在2013年就干了,不过就是没什么声量,导演干了这么一件牛逼事,反倒消失匿迹了。

桌面电影嘛,顾名思义电影都是通过电脑桌面上POV镜头表现的。
既满足了我们的偷窥欲,又可以当做苹果系统的操作教程来看,以及其他一些这辈子也用不上的国外社交软件操作教程。
跟第一部不一样,第二部解除好友没鬼了,但是恐怖依旧。
它讲了一个比鬼还狠的东西——暗网。
男主贪小便宜倒大霉,非得在咖啡馆顺走别人的笔记本,回到家发现,发现硬盘是满的,破解之后,发现了如何登陆暗网。

之后的路数就比较传统了,就是一个神秘人突然出现,一顿诱惑、威胁,再花样虐杀。
听着像是不太恐怖,实际上细思极恐,因为这些事都是可以在现实中办到的。
那些躲在网络中的人,可以为所欲为,你又无能为力。
这回的被虐的主人公,不用集体坐车去郊外旅游碰到杀人魔了,这个杀人魔比杰森还恐怖呢。
02
不准呼吸/不准动型
你可以想象一部不靠声效,不靠对白,不靠配乐的恐怖片么?
不出声,照样也能吓死你。
一般我们收到了惊吓,肯定是要尖叫的,连叫都不能叫,你想想那有多可怜。
我这里说的就是今年的另一部爆款恐怖默片《寂静之地》。

与以往的怪兽片不同,以往的怪兽片不叫强调怪兽有多大,比如巨蟒啦,大蜘蛛啦。
一定要在体型上超出我们的认知,这样才能在我们心里产生恐惧感。
或是数量,比如出现了一群怪兽,数量上占优,想跑都没处跑了。
再大再多,都有视觉疲劳的那一天。
《寂静之地》里的怪兽也吃人,靠什么,靠声音。
也就给了电影开辟了一条新的吓人路线。

“静”,不能出声的恐怖片没见过吧。
大家说话要靠手语,出门还要垫上沙子,生孩子都不能出声!
如果听觉被剥夺了,那么其他的感官就会变得更加敏锐起来,会更调动大家的神经,哪怕出一点声音,都会让我们心跳加速。
就这恐怖效果,此处无声胜有声啊。
Jumpscare?no,no,no。这么低级的手段谁还玩啊。
1700万美元的投资,3亿的票房,这买卖做的真不亏。
那这里就要开脑洞了。
不能说是吧,那不能看,是不是也能拍部恐怖片呢?

你不得不得佩服人家好莱坞的执行力啊,耐飞就拍了一部叫《蒙上你的眼》。
这个怪物,谁看谁死。但这么一想,把眼睛蒙起来,也能生活啊,你这怪兽怎么吃人哩?
有点好奇这部《寂静之地》姐妹篇的。
03
伪纪录片型
这种类型其实蛮早的,那还是上个世纪末的《女巫布莱尔》嘛,要这么说,其实也不算新类型了哦。
要说为什么突然提起它呢,这还得多亏了《中邪》,还有隔壁的《昆池岩》。

《昆池岩》的原型是昆池岩精神病院,CNN曾经把这里列为世界七大毛骨悚然禁地之首(别问我另外六个是谁)。
故事都是很套路的,只不过包装的形式是比较新颖的,一群小伙伴去著名凶宅探险作死。
虽然大家看完了之后,觉得这片子也就那样,豆瓣评分蹭蹭往下落,现在维持在了6.1分。

先不说它到底吓不吓人,就凭那煞白晒白的皮肤、乌黑亮丽的秀发,外加一闪一闪亮晶晶的美瞳,都绝对会出现在年底的各大混剪当中。
不说故事的话,它对于氛围的营造,是比较到位的。
以后密室逃脱就可以考虑这么玩。
回来看看《中邪》。
要说16年,哪部国产片最火,肯定有人提名《中邪》。

First一鸣惊人,被腾讯买了之后,就是一段漫长的修改期,和谐中国不能迷信嘛。
这过程那真是坎坷,过了两年才能跟大家见面。
故事呢,说的是俩大学生去农村拍一对夫妇驱邪的纪录片、
有人说它是新世纪最佳国产恐怖片,到底是不是,每个人答案也都不一样。

导演马凯花了7万,18天,就把《中邪》给拍出来了,糙,确实糙,确实很土味。
但是《中邪》挽回了国产恐怖片的尊严,国产恐怖片也不总是走下三路的。
说创新,《中邪》并没有独创的拍摄手法,都在借鉴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土化改造,国产恐怖片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
虽然很多人已经在电脑上看了,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去影院观看。
04
嗑药蹦迪型
这个类型的名字,是我瞎编的,在这我要提两部电影《生吃》和《曼蒂》。
挺巧,《生吃》跟《中邪》是同一年火起来的。

《生吃》讲的是一个食人的故事,女主一家子都喜好吃人。她原本这个本能可能还没有开启,等上了兽医学院之后,突然就变了,吃人的小宇宙就爆发了。
《曼蒂》是咱们凯奇叔为侮辱邪教的妻子,复仇的故事。

这部电影从故事上来讲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为什么把他俩放在一块呢。
是它们对其中的颜色、音乐、霓虹灯美学上的运用,给人一种好像是磕了药般的迷幻之感。
05
夹带私货型
要说2017年哪家最强,我认为有且只有一部,那就是《逃离绝命镇》。
从年初的圣丹斯,到次年的奥斯卡颁奖礼,它火了整整的一年,最终拿了最佳原创剧本,也是实至名归。

它巧妙了点出了美国种族之间的矛盾,要是把里面黑与白,替换成全白或是全黑,那就变成了一个极为普通的路人恐怖片。
电影里面的很多梗,都是虐杀片老梗,比如那一家人的设定,就因为在善与恶之上又套了一层黑与白的对立,才让本片形成了质的飞跃。
06
日式恐怖加强型
在说了这么多西方恐怖片之后,突然发现日本恐怖片失踪了,这可是贞子的国度啊。
想一想,好像很久都没什么让人记得住的恐怖片了,如果《寄生兽》算的话。
曾经日式恐怖片就是晚上再不敢上厕所的代名词。

当年有多少人看过《午夜凶铃》之后,不敢接的。
现在的日式恐怖片,都萎靡到要让贞子大战伽椰子了。
其实最后这个类型是我自己执意要加上的,因为根本不算。
但我还是要放上一部电影,虽然拍的不怎么样,但真的给我留下了后遗症。
它就是《残秽,不可以住的房间》。

它有一些恐怖加上悬疑的成分在。故事刚开始女主搬进了一间租金便宜的公寓,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能听见扫地的声音。
她就把这件事,写给了一位专门写鬼故事的作者。这位作者就跟女主一起调查这些灵异现象背后的故事。
这部电影恐怖的地方就在,里面只要有人沾到了那些脏东西,他就必须死。不像《午夜凶铃》,你可以传给下一个人。
正如片名一样,残秽,因为永远都甩不掉。
写到这里,没什么结语可说了,就希望国产恐怖片也能有抬头的一天。
- FIN -
五天播放1.5亿,国产剧又出爆款,芒果台抓到了流量密码?
记得十几年前,那时光纤还没入户,家里还是用拨号上网,速度是论kb的,一个几百兆的红警都要一整天。那时网络基本上都是用来打打传奇或者单机游戏,玩累了就开始打开网页信马由缰,经常误入一些乱七八糟的网站,一不小心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伴随着好奇心的驱使,便窥见了这世界的另一面。当然,不是那种网站。
男孩子天生对这些捂着拳头的东西感兴趣,攥得越紧好奇心就越大,于是乎,“世界几大禁片/禁曲”就成了搜索栏的常客。
除了三大禁曲和十大禁片之外,《黑色星期天》的出现率也是最高的词目之一。
这也是一首禁曲,但并不属于世界三大。
很多人把他与《黑色星期五》搞混,两者的区别并不只是“星期五”和“星期天”的区别,《黑色星期天》的原名叫《忧郁的星期天》,比起前三者早就毁尸灭迹,变成神话而言,《忧郁的星期天》算是最出名且有实证考据的魔曲了。
这是一首谱写于1933年的乐谱,由匈牙利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作曲,该曲是他在和女友分手后,在极度悲恸的压抑心情下谱写,曲调哀婉令人心悸,后曾诡异地参与到100多起自杀案中。尽管“曲子杀人”的动机还存在质疑,但这首曲子早就在多个国家被列为禁曲。

而且,这还不是一则都市传说,该曲在资料上不仅有详细的受害者记录,连乐谱都直晃晃地公布在栏目中,甚至在近100多年的娱乐发展史中被改编过50多个版本,爵士天后比莉·哈乐黛甚至还翻唱过。
当然,这都是改编版。
这是我印象当中最深的禁曲,也是这一缕浮光掠影中最有机会抓住的都市怪谈,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人对它下手了
——《天目危机》

《天目危机》是由张睿、苗侨伟、张孝全、刘学义主演的科幻悬疑剧。
该剧是芒果季凤的新作,前面的《猎狼者》、《我在他乡挺好的》都取得了不俗成绩,而该剧上线5天不到,点击率已经破了1.5亿。

这是一个中国人在日本的故事,全片围绕的是一首“魔曲”和一个夺舍200余人的魔鬼十字路,颇有日式怪谈的味道。
剧集开场便是高能,一家三口出门踏青,其乐融融笑声绕耳,父亲和儿子在前面嬉笑打闹,母亲款步随行。
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美好。

然而下一秒,满带笑容的母亲路过火车十字路,全然不知自己被两个拦车杆夹在中间,随着一阵急刹和鸣笛声,化成一阵血雾。
骤然间,阳光普照的下午,变成了阴冷的夜晚。

剧集开头就给人一种极强的落差感,如昆汀一般的“突然死亡”,这种反高潮设计是另类导演黄精甫的拿手好戏。
本剧的导演是黄精甫。曾一手打造出经典双雄电影《江湖》,拿下04年金像奖最佳新人导演,片中刘德华“说了又不听,听了又不懂,懂了又不做”的片段至今还在短视频风靡。
而另一部由苍井空参演的《复仇者之死》也曾入围第3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黄精甫的标签,一个是极端,诸如《复仇者之死》,能把一切电影拍出cult味儿。
另一个则是不寻常叙事,如《江湖》。
不管是插叙倒叙还是打乱重组,他的作品均没有一个常规的古典叙事,在满足视觉奇观的同时,这种叙事手法也为作品积蓄了巨大的故事张力。

很显然,《天目危机》又是一部代表作。
开头的突然死亡简直是黄精甫的身份证,镜头一转,死者被撞飞的一把红伞随风摇曳,顺而接位到男主“李天”身上,暗示这种死亡性隐喻将伴随男主。

男主是一位麻省博士,对“意识力量”执迷不已。
他坚信人类意识能改变现实轨迹,如果能掌握这种能力,将会获得改变世界的力量。

为了证明猜想,他在学校做了一个实验,说服一名死囚犯在大庭广众下受刑。
作为执行者,他划破了死囚犯的手腕,任由鲜血一滴一滴落下,死囚犯也在失血严重下逐渐昏迷,最后随着医疗仪器平直的叫声,停止了心跳。

然而下一秒,男主将真相揭露,在场无不瞠目:
割腕是假的,“血液”其实是提前布置好的糖浆,死囚犯根本没受伤,但他在坚信自己失血的情况下,用意念主动停止了心跳。
说白了,就是自己给自己吓死了,以此来证明“控制意识”的力量。

事实上,这个实验桥段取材于1987年,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真实事件,情况如同剧集中一样。
通过制造假象,让人坚信事实的发生,以至于将自己活活吓死。

文无关
剧集开头就抛出一个高概念,宣告者本片将围绕着“意念杀人”这一细思极恐的话题展开。
紧接着,李天母亲来美国探望他,寒暄过后,本应回北京的她却殒命东京。
而母亲离别前最后一个画面,竟然是在出租车上看到儿子身后有12个头戴兔子面具的幻觉...

母亲出事后,李天收到一个包裹,被烧坏的录像带中记录的正是母亲被火车撞倒的瞬间。
更吊诡的是,李天在此前死囚犯的实验中架了一个“意识相机”全程记录,试验完成后,他将资料全部打印,整个像竟拼凑出一句日本语——“平交道”,意为铁路与道路相交的地方。
而母亲,正好也是被撞倒在平交道上。
一切,好像都在指引着李天,走向日本的平交道...

该剧本有很强的悬疑小说味儿,几乎是在介绍完人后,立即进入挖坑模式,随着拼、寄件人、意识杀人、到东京的母亲、头戴兔子面具的幻觉的展开,一种莫名的不安感便蔓延开来。
仅仅两集,反转,隐喻,高概念题材,电影感十足。
然后,李天只身一人来到日本,结识了负责母亲案件的警官山崎大昌(苗侨伟饰),二人又拿出录像带观摩,山崎大昌发现母亲被撞之前,是面带笑容且手指轻跳节奏走向平交道。

似乎看到了高兴的事情,或者说,有人在指引她,魅惑她。
他们又找到报道母亲案的服部介(张孝全饰),想探究更进一步的详情,但服部介的回答几乎让所有人都惊掉了大牙——
8年前,服部介与女友路过平交道,他忙着给火车拍照,却没看到身后的女友状态异常,踱步走到铁轨中央,等到回过头来,女友就只剩下一只耳朵,耳蜗里的耳机,还在播放着歌曲...

后来,服部介在日本每个平交道都放置了检测装置,这8年间记录了3000多起意外事故,其中大约有一成都有相同的特征——
这288个生命被撞碎的瞬间,都有12个相同的人在注视。

而且,意外发生的当天,接收器也总会接收到一首歌的旋律,凄婉悲凉,如鬼魅一般低声吟唱。
回想起来,服部介女友那支血粼粼的耳朵里,播放的也是这一首
《十字路口的使者》

这首歌于一支20年前就消失的乐队,特征就是12名成员都头戴兔子面具,所以也从来没人知道他们的真面目。
他们曾风靡一时,但在一次演唱会中,观众竟出现自焚现象,火海吞噬了整个演唱会,犹如焚烧炉般湮灭了一切,当晚有二百多名观众命丧火海。
而乐队所演唱的歌曲,正是《十字路口的使者》。

魔音索命?
意念杀人?
当李天、山崎大昌、服部介被眼前的迷雾扰乱了思绪,又一个惊天事实接踵而至:
乐队主唱,就是李天的母亲。

从开头抛出的意念干扰现实的高概念设计,再到主角接二连三遭遇的诡异事件。
看完前四集,感觉整个作品都弥漫着波谲云诡的鬼魅气息,而十字路口、照片拼、禁曲等关键词再加上横跨20年的双线叙事,更是勾起了我高中时期挑灯夜读悬疑小说的回忆。
摒弃了警匪对决的大开大合,转身对人文历史细细咂摸,剧情方面来看,《天目危机》可以说是国内少有的,针对社会文化、人物动机、家庭羁绊等情节下功夫的悬疑剧。

编剧并不会藏着凶手是谁,甚至会直接告诉你。
因为真正牵动观众情绪的,不是“凶手是谁”,而是“凶手到底怎么做到的”“凶手为何这样做”,到底是什么动机在驱使着他们,到底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在这一桩桩惨案背后,是人性使然还是源于社会悲剧的驱使?

刚正不阿的山崎大昌是否无愧于心?复仇心切的服部介是否有所隐瞒?而一心剑走偏锋、研究意念力量的李天,在剧中究竟会扮演什么角色?
不到最后一刻,牌面下的身份无人能确定,这才是悬疑剧的真正魅力。

此外,电影导演出身的黄精甫将《天目危机》的影像水平也提升到了电影级别,镜头语言不能说丰富,用“汹涌”形容更为贴切。
乐队行凶时的血腥红。

李天闯凶宅时的诡秘蓝。

意识入侵时的概念白。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段致敬清水崇的《午夜凶铃》的镜头。
和室中,闪烁着黑白花的大头电视。
吓得我赶紧打开了灯。

总之,如果对悬疑小说感兴趣,那《天目危机》绝对是剧荒首选。
在这个警匪对轰、枪械横行的创作语境下,国产剧竟有人回溯过去,拿起了真正的悬疑文学。
可别让他们寒心了。
——全文完。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