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解密  >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霍金死亡全过程30秒视频)

  • 浏览6939次
  • lengsiwei.com
  • 评论0条
  • 导读3月14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爱因斯坦在这一天出生,而这个年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霍金,在今天去世。也许,他其实是飞向了宇宙?霍金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太多真知灼见和大胆设想,奇点、黑洞、反物质......是时候该了解一下这些深奥的理论了,只需5...

    3月14日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爱因斯坦在这一天出生,而这个年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霍金,在今天去世。也许,他其实是飞向了宇宙?霍金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太多真知灼见和大胆设想,奇点、黑洞、反物质......是时候该了解一下这些深奥的理论了,只需5分钟,狂丸用动画带你走近这位物理学家的世界。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霍金最知名的两个理论分别是:「奇点定理」与「霍金辐射」,它们都与黑洞有关。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人们发现宇宙中存在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它的引力之强,甚至连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吸引,这就是黑洞。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但尴尬是,这种天体虽然被证实存在,但因为光都会被吸走,所以人们根本无法去观测、了解它。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而霍金则根据数学计算,和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一同向人类展示了黑洞的中心的样子。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当你有机会漫游宇宙,并不小心被吸到黑洞中心,就会发现一种叫做「奇点」的东西。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在奇点上,大量的物质不断的汇聚、挤压,凝结成为一点。它的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同时这也让引力达到了无穷大,而它就是黑洞的中心。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计算出了黑洞中心,霍金就开始琢磨黑洞的外围,他根据量子力学,推算出了关于黑洞的「霍金辐射」。简单的说,就是黑洞并不是只吃不吐,它也在不断的往外喷东西。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通常来说大家都认为真空就是空的,但从量子理论出发,其实空间中还存在着正反粒子。这些粒子不断的出现、消失,周而复始,默默的遵循着能量守恒。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而当他们遇到黑洞这个奇葩天体,事情就开始变得不同了:正反粒子中会有一方被吸入黑洞。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另一方则会幸运逃离,而这个逃跑的家伙,就是霍金辐射。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那些逃跑的粒子还会从黑洞获得能量,以便于跑的更远,黑洞的质量也会逐渐变小,如同蒸发一般。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最终经历漫长岁月后,黑洞会缩小至极限,并爆发出100万个原子弹的能量,化为一片虚无。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霍金与罗杰·彭罗斯还对此进一步推论,世间万物都会终结于黑洞,凝缩于奇点。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然后它会发生爆炸,形成新的星系、行星、以及世间的一切。这或许就是我们宇宙的开端。

    点击观看高清视频>>

    而当大部分人类还觉得探索宇宙不如优先解决温饱的时候,霍金却已经给出了人类逃离地球的最后期限:600年。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这是因为他预测,在2600年,地球将会因为人类活动而变成一颗赤色火球。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霍金认为,自人类诞生以来,地球所面临的灾难愈发严重。从火山喷发、小行星撞击、流行性病毒,再到人口过剩、气候变化、AI威胁,地球很快将变得不再适合生存,后代们必须在太空中建立新的生存空间。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他对此还曾建议,我们的邻居,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是逃离的最佳选择。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而该星系距离地球25万亿英里,也就是4.37光年,如今最快的宇宙飞船需要3万年才能到达那里。所以说准备「搬家」,已经是人类的当务之急。

    不知道霍金的大脑中到底装着怎样深邃的世界,才能做出这些深远的贡献与思考。也许,他的思维早已延展至宇宙深处,活跃于星辰大海。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而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人们都会永远缅怀这位传奇科学家。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猛戳左下角「了解更多」,更多精彩就在下方

    霍金去世,3分钟动画帮你读懂这位超越时代的科学家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文|九月纪实

    |九月纪实

    2018年3月14日,霍金走完了属于他传奇的一生。但他作为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则为我们留下了诸多信息。

    严谨、信奉科学一直是霍金的信条。他生前曾利用物理知识推演出了六大预言,这些预言全部弥漫着未知、神秘的色彩。

    距离霍金逝世已有长达四年的时间,而人们却也发现霍金所预言的事物竟也在悄悄实现。他著名的六大预言,如今已经实现了三个。

    霍金的六大预言到底是什么?现如今又有哪三个预言实现了呢?这些预言的实现又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霍金

    霍金的六大预言

    一、人工智能极大可能影响人类生存

    霍金的一生都在一台特制的智能轮椅上度过,失去发声、肢体能力的霍金只能凭借人工智能的介入来使他向外界传递信号。

    1963年—2018年期间,霍金乘坐的轮椅随着科学的发展一共进行了五次重大升级。这台轮椅因此也成为了世界上最为昂贵的轮椅,价值达8亿元。

    可以说霍金能够拥有如此非凡的成就,这台人工智能轮椅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那为什么获得人工智能益处的霍金,却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呢?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霍金—超级轮椅

    霍金表示在理论上,人工智能有能力处理现今社会任何遇到的问题,而且当今社会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研究。

    霍金认为只需要100年的时间,人工智能便可以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岗位。

    届时人类将要面对的则是与人工智能的挑战和竞争,人类尚且有生物进化的限制,但人工智能却恰恰相反。

    它可以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更新换代,倘若人类无法规范、控制人工智能。则极大程度会出现诸多影片中的可怕景象,最终造成人类灭亡。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人工智能

    二、宇宙不止地球文明存在

    2010年4月25日,美国一档科教栏目播放了纪录片《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而在纪录片当中,霍金表示地球文明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浩瀚广阔的宇宙中一定还存有其他文明的生物,也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外星人。这些文明可能会有一些文明不如地球发达,但肯定也会有一些高纬度的文明存在。

    例如我国的“天眼望远镜”就曾在2021年接收到了来自外太空的信号,这是一则来自30亿光年之外的无线电信号,而这恰恰也印证了霍金的理论非常正确。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天眼望远镜

    要知道就算以现代最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向外太空发送信号,能够覆盖的距离也仅仅只有120光年。单从这一点来看,地球文明与对方就不在一个维度之上。

    霍金也多次在公众和论文上表示,人类应当减少或者暂停与外界文明的一切接触。毕竟没人能预测、保证外星文明的行为,友好还是敌对都处于未知阶段。

    三、地球将陷入自然危机

    纵观霍金的诸多预言,我们发现他总会存在着一种悲观的基调。他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并不看好,他认为在诸多因素下人类并不会存在下一个千年生存周期。

    人类对于地球资源的过度开采、污染已经有了诸多的连锁反应,长期温室效应的积攒继而造就了全球变暖。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全球变暖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未来可能存在的核战争对于地球的生态平衡也是极为严重的冲击。为此霍金认为人类的活路只有一条,探索宇宙、星球移居。

    四、地球的寿命将会骤减

    如今地球的总人口约为78亿,50年后人口数量将到达100亿。根据相关人员的测算、研究,发现地球的资源却只能养育100亿—150亿的人口。

    而这一切却需要建立在一个良好且稳定的生态环境下,但如今人类对于地球资源的开采毫无节制。

    随着人口的无限制增加和地球能源的消耗,地球的寿命终将会在1000年内持续骤减。最终地球将会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人类也将会葬身在这片火海当中。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地球燃烧

    无论这条预言是否是真是假,不可否认的是现实已经在朝着霍金所说的演变。如今的世界,确实出现了一些可怕的现象。

    美国西北部、加拿大西部,这些地区的温度都达到了平均50摄氏度。放在数十年前,这是我们根本想象不到的事情。

    五、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无法控制的生物研究技术

    霍金认为生物技术是颇为复杂且高深的东西,转基因技术本身来说就是一项打破自然排列、组合的新生事物。

    对于大自然来讲,人工所打造的基因排列组合一定是不完美且有缺漏的。在这个基础之上,人类同样无法控制未来转基因技术的走向。

    倘若出现了有心之人,未来甚至有可能利用转基因技术研究出足以毁灭人类的病毒。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转基因技术

    六、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可以实现时间旅行

    霍金认为宇宙万物皆有裂缝和孔洞,哪怕如时间这种计量单位也存在相对应的裂缝效应。他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在未来的某一天内。

    人类可以在浩瀚无际的宇宙当中,发现并通过时间虫洞。而穿越这个虫洞,对面就将是一个全新的时空。

    但霍金也有特别强调一点,即便未来人类真的可以做到时间旅行。人类也一定不能回到过去,因为这会对时间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时间虫洞

    霍金预言的延展性

    纵观霍金的一生,尽管传奇但又充满了坎坷。

    21岁之后的他不幸患上了ALS(肌萎缩侧索硬化),这便是我们口中常说的渐冻症。拥有光明未来的他却被医生诊断仅仅剩余两年的寿命,这对他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但霍金并没有被疾病所打倒,拥有坚强意志的他战胜了死神一步一步顽强地活了下去。

    从手持拐杖到身坐轮椅、从失声到身体变形,这些可怕的并发症肆无忌惮地侵袭着霍金的躯体。唯一幸运的是,疾病并未对霍金的大脑造成伤害。

    因此这也才造就了一名伟大物理学家的诞生,霍金一生都在致力于寻找、验证新的发现。他也因此做出了上述的六大预言,而这六大预言也随着时间正在悄然实现。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青年时期霍金

    这些预言看似天马行空但却蕴含了霍金非凡的科学理论作为依据,尽管霍金的这六个预言有一些听起来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但其中的三个预言却正在逐渐发生,这是一个我们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

    1.转基因产品自从问世后就遭到了大众对于安全性的质疑,而科学家对它的态度更是褒贬不一各有各的看法。

    2.诸如知名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他们的工厂对于汽车制造生产线已经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随着智能化的进步日后将会造成更多廉价劳动力的失业,继而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3.此外就是地球的生态环境被人类大幅度破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居住环境。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特斯拉汽车工厂全自动化流水线

    自从社会迈入了工业发展时代,人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源开采总和甚至比以往千年相加还要严重。

    这不得不让人类深思一个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才能避免这些可怕的事物发生?

    其实不管霍金预言的真假与否,他只是再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人类需要停止做一些无法控制的事物,一切都要建立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霍金绝对不是一个希望地球爆炸、人类灭绝的人,他留下的这些预言我们可以理解为警告,也可以理解为提醒。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工业污染

    但不管怎样理解,人类确实需要对膨胀的欲望做出一丝收敛。长久的发展让人类觉得自己才是地球唯一的主人,于是便对地球进行了毫无节制的掠夺。

    人类只关心于眼前的发展和利益,却从来都不会考虑未来将会发生的种种可能性。不止霍金,许多科研人员都对地球的未来表示出了担忧。

    而人类在面对众多科学家保护环境的呼吁下却仍然没有丝毫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工业污染层出不穷。

    当然这却是人类现阶段必然会存在并且经历的问题,想要彻底杜绝这个现象恐怕也只能让人类从新进入农业时代。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人类需要发展、进步从而进入更高层次的文明。所以的这些能源消耗、工业污染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事情,那我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个困局呢?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过度的能源开采

    保护地球则是保护人类

    按照如今时代的发展速度,同时结合人类的环境保护来看。这个困局依然无法避免,在庞大的污染基数下人类做出的保护措施往往不值一提。

    人都是自私的,笔者在很多科普论坛上看到过这样的言论:

    “以后怎样跟我又没有关系,我过好自己的就行了!”

    纵观地球的历史,这颗蔚蓝色的星球经历了不计其数的灾难。地球也见证了多个物种的灭绝,然而地球却并未受到半点损伤。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陨星撞击地球

    我们应该明白的是,保护地球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人类面对大自然而言,还是太过于渺小。

    尽管霍金的预言距离我们现在还很遥远,但从宏观角度而言人类已然进入了一个毁灭的倒计时。

    我们应当明白一件事情,霍金自然是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所做的这些预言尽管大多数已经逐渐实现,但这并不是因为霍金本人有多神乎其神可以预测未来。

    而是这些预言全都来自于人类自身的行为,只要人类不停止这些行为,那人类的灭亡终将只是早晚的事情。

    人类、地球的危机于无止尽的贪欲,所以现代人类则更应该团结一心做好对于环境的保护。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人类对于地球的伤害

    现在的人类应当控制发展速度,减少能源开采。同时拒绝发生任何现代战争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地展开对环境的保护。

    物极必反、水满则溢的道理人类不是不懂,而是人类不愿意为了千年后的事情而选择现在买单。

    倘若变换一个角度,现在已是千年之后。地球的能源经过千年时间早已消耗殆尽,人类此时面临的将是一个生死存亡的挑战。

    那在此时,人类的心中又是否会萌生出埋怨我们这些前人的想法呢?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趁现在开始,就展开对地球的保护呢?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保护地球

    是的没错,我们的确无法改变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我们也无法影响对地球能源的开采,这些是人类现代工业的必经过程我们无法避免。

    作为一名普通人而言,我们单独的力量并不能为生态环境做出巨大的改变。但假使全世界的人都能将是保护环境印在心中,那地球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团结一心的力量却是无比坚固的,我们或许无法在短期内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但我们可以约束、规范自身的行为,将爱护环境当做自己的座右铭用于到日常生活当中,以身作则来对周围的人群进行影响。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保护环境

    小结

    记忆中的满天繁星我们有多久没有见到过了呢?现在我们又能看到多少条清澈见底的河流呢?

    碧水蓝天曾经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形容词,现在却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幻。

    笔者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们都可以将保护环境放到日常生活当中,同时也希望国家加大对于保护环境的宣传。

    首先要让所有人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其次进行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

    所有人都应该明白一个最简单同时却也最重要的道理,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类自身。破坏地球、破坏环境,完全就是自取灭亡。

    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能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伸出双手共同构筑一个全新的世界,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2018年霍金去世,离世前留下的六大预言实现了吗?

    76岁霍金去世!折磨他50多年的究竟是什么病?离你有多远?

    今天,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奖史蒂芬·霍金去世了,享年76岁。

    而一提到霍金,大家在想到他做为世人做的杰出贡献时,不免也会想到他患的那种传奇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55年前,当霍金刚刚踏入人生的第21个年头时,正值青春壮年时他被医生诊断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让人唏嘘!

    76岁霍金去世!折磨他50多年的究竟是什么病?离你有多远?

    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病呢?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什么病?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英文简称ALS,又被称为“渐冻人症”、“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发病可能与遗传、中毒、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这种病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当前,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发病年龄大多在40~50岁之间,男性高于女性2~3倍,2%~5%的患者有家族史。

    病变时,主要侵犯脊髓、脑干和大脑主管运动的神经细胞,使之发生渐进性的变性、坏死。早期患者常表现为手指动作不灵活、无力及手部小肌肉萎缩。随着病情发展,病变逐渐向前臂、上臂、肩胛带肌发展,与此同时或之后,出现下肢痉挛性瘫痪、四肢活动障碍,最终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这种病又被称为“渐冻人症”,形容患者身体如同逐渐被冻住一般。

    76岁霍金去世!折磨他50多年的究竟是什么病?离你有多远?

    病程持续进展,患者最终可因呼吸肌麻痹或呼吸道感染而死亡。但这种疾病即使到了晚期,患者也不会发生感觉障碍,眼球活动不受影响。虽然患者身体会逐渐残废,但大脑思维和记忆这类高级功能不会受影响。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怎么确诊?

    目前,确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中年后发病,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无感觉异常(因为它不损害感觉神经元),肌电呈神经元性损害。这种病容易误诊为其他能引起肌肉萎缩和瘫痪的疾病,例如蛛网膜炎、脊髓型颈椎病、延髓和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和脑干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等病,更需要小心鉴别。

    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会死人吗?

    据了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元,当下运动神经元被损害时,患者出现相应肌群的萎缩,肌无力症状蔓延到躯干、颈部,最后累及面肌及延髓支配的肌肉。至疾病晚期,双侧胸锁乳突肌萎缩,患者无力转颈或抬头,被迫卧床,饮食由鼻饲维持。呼吸肌一旦受累,即致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无力,患者多死于肺部感染。平均存活期为5~7年。

    76岁霍金去世!折磨他50多年的究竟是什么病?离你有多远?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能根治吗?

    前面提到,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绝症,所以目前并无有效疗法,无法根治,主要以对症为主,使用神经营养药、中医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理。例如,患者呼吸不好时,可以使用呼吸机;吞咽困难时,需要插胃管等。

    早期症状不典型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临床上容易误诊。比较常见的是误诊为颈椎病,有的患者甚至还为此做了颈椎手术,但症状不见好转,病情逐渐加重,最后才诊断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而早期出现吞咽困难的患者,也易被误诊为食道病变或精神因素所致,以致延误了治疗。

    所以说,对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很有帮助。当前,国内多间大医院都先后建立了运动神经元病的专科门诊,为有需要的患者服务。

    76岁霍金去世!折磨他50多年的究竟是什么病?离你有多远?

    50多年来,霍金虽然遭受着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折磨,但他却凭着惊人的毅力和一颗未受疾病影响的大脑,为理论物理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人肃然起敬。虽然今天他走了,但世人不会忘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