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梦奇缘观后感300字 #
《童梦奇缘》是最近NLP课上小雨老师推荐的,我也还没看相关知识点,先把电影过了,就凭借着一种很是感动的观感先来谈谈吧。
先抛开电影不说。曾经有一位做成了朋友的同事,大家偶尔还能聊些心里话。只是最近半年来,他成了领导,我呢,也因为种种原因有点偏离了工作重心。有一次不经意的聊天,我说自己已然不那么重视眼下的工作,想去做些别的尝试,而他,似乎从未那么认真地跟我表明了态度,他说,他是有学术追求的。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幕给我印象那么深刻,似乎,这次聊天之后,就已然宣告我们的朋友关系结束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实想来,我也是有学术追求的,只是呈现方式和表达方式跟他不同而已,但不论怎样,我们之间产生了误会,加之,因为所处立场的改变——此处,我指的就是一种角色的改变,他做了领导呢,自然会有一种权力加持下的、比较能够超出个人情感的宏观考量,不论我们是否承认,一种微妙的心理隔阂都由此建立起来了。好吧,重点是,这个小事情给我的深刻启发在于,人们长久的默契可能敌不过一次有些激烈的误会。
这就回到《童梦奇缘》了。电影采用的是改变时间轴这一老套路,即主人公突然由小孩子变成了成年人,但电影的重点是,把这个离奇的成长只是作为一个背景,电影中,主人公有了另一种全新视野看待自己的家庭,还有朦胧的爱情,最终,重新审视人生,重塑人格。
本来,只是一个“小黄瓜刷绿漆”的设定,但随着情节的展开,你会发现小孩眼中的成人世界跟成人眼中自己的世界是多么不同,或许正是因为身份立场的改变,我们跟随主人公,比较自觉地跳脱出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摆脱掉贴在身上的伦理标签以及由之产生的种种道德标签,就这样,突然发现了很多藏在生活明处、却往往让我们视而不见的“秘密”——啊,原来是这样!以往,在一种关系设定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关系“视障”,你会执着地守着对一段关系里的一个人的一种执念,但随着关系的改变,也就是,我们立场的改变,原先相应的信念和情感都会改变。
这就是今天的重点。所谓“误会”,是一个可以产生就可以解开的东西,用的方法,当然不是去吃一颗“催长药”啦,而是,试着观想换掉你在特定关系中的特定标签,换一个立场重新审视。这跟“将心比心”还不太一样,你不是试着成为对方,而是试着成为另一个视角及其身份的你自己,你会发现,一来,伦理对我们确有束缚,二来,换种伦理眼光,你也不必一定要任性地去挑战原有关系中对方的伦理认定啊!
譬如,换个视角,你才发现当你不是孩子的时候,你父母让你一度很是烦躁的做派原来是种关心;当你不是仰视一个人而产生迷之爱慕的时候,你会发现她也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内心也住着一个跟你一样缺爱的小孩;当你同作为一个背负着生活烦恼的成年人再看待曾经很讨厌的一个人,会发现他有他的无奈,跟你一样......这才产生了理解的基础吧?
再来看看我和这位同事,也就可以理解。那次隐藏着崩溃的看似漫不经心的聊天,其实呢,我是无意中戳到了让他珍视的东西,哪怕我们理解的“追求”本质一样,但因为一个伦理设定,其内容绝不相同的时候,我的表述让他受到了打击——对啊,凭什么你认为我“追求”的是你要“弃绝”的呢?这难道不是一种不尊重吗?只有换过一个伦理身份,我才能看到他在一定位置上选择的价值及其必然性,然后心理跟他有个和解。
所以,这个电影的意义更多表现在,不管用什么观想法,把你自己从一个伦理身份里抽离出来,重新看看这个世界,才知,在哪个位置就说哪个位置的话,千万别挑动了别人的身份认同还浑然不觉,更重要的是,更深地理解“角色”本身对人的设定及其塑造,既有其无奈,又有其必然。
“混血歌后”的野性情史
她是中、英、伊、德四国混血儿。
母亲是张国荣出道的评委,她6岁时就给张国荣献花,视他为白马王子。
长大以后,她却走上了一条被李敖称为“放浪不羁”的道路,一度和周星驰、朱茵、蓝洁瑛传出“四角恋”。
她就是莫文蔚。
2016年,54岁的周星驰满头斑白,对46岁的莫文蔚说:“看来看去,还是始终你好啊。”
可惜,莫文蔚已经嫁给了德国人。
一、
1994年,周星驰《大话西游》选角,和24岁的莫文蔚聊了两分钟,就签下了她。谁能想到,后来两人竟会翻起别样的爱恨。
那时,刚留学回港,进军乐坛不顺的莫文蔚,有了自己的首个经典角色“白晶晶”。在戏里,她和朱茵、蓝洁瑛、周星驰“四角恋”,在戏外,关系也很暧昧。
周星驰拍戏时,压力很大,有一次,他正在酒店打某种游戏解压,正牌女友朱茵提前从片场回来,敲他门半天不开,好不容易敲开,卫生间门却紧闭。
顿时,朱茵的脑袋比这个酒店的房间还乱……
于是,在银川城头,和周星驰拍完最后一场吻戏,朱茵就退出了这场没有结果的爱情。
纷纷把枪口对准“疑似第三者”的莫文蔚和蓝洁瑛,两人被迫一次次出来否认……
1995年,《大话西游》上映后,票房扑街,周星驰刚成立的彩星电影公司也因此破产,他很失落,压力更大。
关键时刻,善解人意的莫文蔚,经常陪星爷一起品红酒,看电影,学演戏,玩游戏解压。
一来二去,25岁的莫文蔚和33岁的周星驰,惺惺相惜,情不自禁地相爱了,之后又合作了《食神》等多部电影。
尽管在《食神》中,莫文蔚作出牺牲扮丑,多年以后,她依然觉得那是她最爱的电影。
而她扮演的“龅牙妹”,也是星爷作品中,令人过目不忘的经典形象。星爷也凭借这部电影,再夺票房冠军,终于东山再起、扬眉吐气……
1996年,26岁的莫文蔚还参演了红透半边天的《古惑仔》,与陈小春狂野飙戏。
她还和舒淇、张国荣一同参演了尔冬升的三级片《色情男女》。她演唱的《做自己》等歌曲,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本来,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莫文蔚男友周星驰,主角名字都叫“阿星”。可因为周星驰和导演尔冬升有分歧,最后没来,换了张国荣顶上。
这样,周星驰就把本属于他和莫文蔚的激情戏,拱手让给了张国荣。
莫文蔚比张国荣小14岁,幼时视他为白马王子,断然没想到,他会把她扎得泪洒当场!
二、
张国荣刚出道时参加比赛,台下有个评委就是电视台高层莫何敏仪,莫何敏仪很看好他,还让女儿上台献花,张国荣十分感激,默默记在心里。
后来张国荣成了巨星,一次活动上偶遇莫文蔚,交谈得知,眼前这个青春靓丽的大美女,就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莫何敏仪的女儿,遂主动提出关照她。
正是因为有了张国荣的关照,才有前面莫文蔚试戏《大话西游》的桥段。也正是因为有张国荣的救场,莫文蔚担任女主的《色情男女》才没有烂尾。
但在拍戏时,由于两人太过投入,张国荣的胡根把莫文蔚本就晒伤的美背都扎疼了,疼痛难忍的莫文蔚泪洒现场,张国荣很愧疚,赶紧帮她冰敷……
后来,张国荣继续关照莫文蔚,让她做他《红》和《偷情》的MV女主角,甚至还拉她做自己演唱会的嘉宾,各种提携,不遗余力。
然而奇怪的是,尽管有张国荣和周星驰助力,莫文蔚却只是在影视方面因王家卫的《堕落天使》得了个“金像奖最佳女配角”,音乐方面,屡战屡败。
数年前,莫文蔚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进修意大利文学时,就录了很多唱片小样,被香港星光公司发掘,发行了首张粤语专辑《KAREN》。
那时,打造新人的套路是先走“玉女”路线。但当经纪人给莫文蔚拿来唯美的拖地长裙时,莫文蔚瞧了一眼,就果断拒绝了,理由是:
“这一点都不是我的感觉,我只做我自己。”
结果,这张唱片卖了不到800张,很多人都替她惋惜。她却说:
“我没有觉得遗憾,能够发那张唱片已经算很幸运。我从没想过一炮而红,那不是理所当然的。”
1996年10月,由李宗盛、卢冠廷等大佬加持的莫文蔚第二张专辑《全身》,在莫文蔚全裸出镜的封面下,野性上市。
可惜,由于太过前卫,专辑再次遭受冷遇,被称为“歌坛毒药”,莫文蔚颇受打击。然而祸不单行,歌坛失意之时,她在情场也遭到了重重一击。
三、
1997年,周星驰和莫文蔚合作完电影《算死草》之后,两人逐渐有了分歧,莫文蔚再受打击,索性告别伤心之地,独自前往台湾发展歌唱事业。
说来也怪,仿佛真应了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莫文蔚转战台湾不久,屡败屡战的歌唱事业,居然很快就柳暗花明起来。
在林夕、张洪量等人的加持下,莫文蔚推出了自己的首张普通话专辑《做自己》,一举卖出80多万张,是她首张粤语专辑销量的1000多倍。
随着其中《广岛之恋》《他不爱我》等歌曲的广为传唱,27岁的莫文蔚终于以她想要的方式红了。
次年,大火之后的莫文蔚出演了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还深情演唱了《恋一世的爱》等歌曲,然而唱完之后,两人并未恋一世,而是正式分手了。
毕竟,星爷的爱情保质期一般只有3年,绯闻也太多,属于莫文蔚的3年,也终于到期,28岁的于文凤迅速填补了她的空缺……
同样是星爷前女友,和朱茵不同的是,莫文蔚分手后,还一直把星爷当朋友,总是无条件地挺他,还老夸他是天才。
多年以后,她依然十分感恩地说:“要是没有他,我不会有今天。”
在李宗盛等大佬的加持下,凭借着性感的身材、狂野而富有个性的音乐,莫文蔚在歌坛混得风生水起,还获评1999年“香港十大杰出衣着人士”。
那时,张国荣第一次担任导演,执导公益短片《烟飞烟灭》。常怀感恩之心的他,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莫文蔚,没想到,竟无意中撮合了一段恋情。
四、
张国荣本来想请冯德伦和莫文蔚做男女主角,结果,冯德伦没有出演,倒是和大他4岁的莫文蔚见了一面,就擦出了火花。
冯德伦被性感迷人、野性十足的莫文蔚吸引,说莫文蔚“是个值一百零五分的女人”。
莫文蔚芳心大悦,也回敬说:原来你和传说中的一样帅!
两人迫不及待地展开了恋情,爱得干柴烈火,顺畅丝滑,可面对时,依然躲躲闪闪,玩躲猫猫。
2001年,当问冯德伦是否在和莫文蔚拍拖时,冯德伦说:“我不觉得没可能啰,这个世界有什么是没可能,怎么可以那么快封自己后路?”
老司机冯德伦不仅掩饰了这段恋情,还不小心说出了自己的“浪子心声”:不公开恋情,是为了给自己“花心”留条后路。
那一年,31岁的莫文蔚推出新专辑《一朵金花》,身为专辑制作人的伍佰,放弃了一贯的摇滚路线,大玩电子混搭实验。
而莫文蔚也再度大玩“人体艺术”,用胶带包裹全身,全裸出镜,以为这样野性十足的封面能吸引到歌迷。
出人意料的是,她的“野性”并没有溅起一丝涟漪,大众依旧只是愿意去为那个唱着疗愈情歌的莫文蔚买单……
为了表示对男友冯德伦的支持,莫文蔚把专辑中《冬至》的MTV交由他执导。
莫文蔚还在冯德伦执导的处女作《大佬爱美丽》中,力挺男友,倾情出演,让冯德伦因此入围了“第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新导演”。
不料,就在两人各种秀恩爱之际,一个意外,却使莫文蔚迎来了出道以来炮火最猛烈的批评。
五、
2002年,莫文蔚在香港某大学开演唱会,因穿着大胆暴露,表演过度卖力,一不小心春光乍泄,遭到了小朋友们和教授们的猛烈批评。
不过,莫文蔚一点都不介意,一个月后就在《夕阳天使》中和赵薇扮演“同志”,两人吻在一起,又一次引起了吃瓜群众热议。
与此同时,莫文蔚与舒淇不和的传闻也不胫而走。毕竟,舒淇和冯德伦也是有绯闻的,大有“情敌”相见、分外眼红的可能,就各种猜测。
但冯德伦技高一筹,早就铺好了“后路”,他总给女友们送猫,这样,她们见面后,或许还可以聊一聊养猫、吸猫,不会像猜的那样尴尬……
2005年,35岁的莫文蔚忙着开演唱会,想起已离世的张国荣,动情地说:
“‘哥哥’对我太重要了,我第一次登上演唱会的舞台,就是受他邀请,那时候,我还是一个新人,真的很感激他。”
这份感恩,延续了很多年,她总能用自己的方式,怀念这位温暖过很多人的“哥哥”。
趁着莫文蔚不在身边,冯德伦在和吴彦祖一同去杭州宣传《精武家庭》时,路采野花,和一名神秘美女形影不离,传出了绯闻。
莫文蔚听到风声,在上海开演唱会时,报复般在台上换衣服,还坐在周杰伦大腿上。万万没想到台下的冯德伦一点儿不吃醋,还像看小电影一样拍手叫好。
第二年,71岁的风流才子李敖重出江湖,主持《笑敖年代》,会上,36岁的女神莫文蔚突然出现,李敖激动得又搂又抱。
李敖大夸莫文蔚性感,对她流利的英、法、意大利语赞不绝口,称其为“梦中情人”,还自曝收藏有她的裸照。
可惜,李敖已经老了,所以那年金像奖颁奖礼上,莫文蔚凭借《童梦奇缘》获得“影后”提名时,牵着她的手走红毯的,依然是冯德伦……
恋情终于曝光,猜测两人好事将近。莫文蔚也透露,冯德伦为了讨她开心,会经常在家变魔术,比如将一张报纸撕碎,再把它完整地变出来……
然而,正当吃瓜群众以为,莫文蔚和冯德伦在家中把各种游戏都玩得严丝合缝,即将步入婚姻殿堂时,一则新闻却把大家雷得目瞪“狗”呆。
六、
几个月后,在一次活动中,吃瓜群众发现女神莫文蔚性感的后背上,竟然有几道血痕……
后来爆料,冯德伦有“虐女癖”,“凡是和冯德伦接触过的女人都被他不同程度地虐待过,伤口也总是在不同的位置。”
随后,两人分手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
2007年,莫文蔚好不容易留在香港拍戏,这本是和冯德伦亲密交流的好机会,却发现,冯德伦居然丢开她,去干别的了……
这年5月,莫文蔚和前男友周星驰、现男友冯德伦,一起去尖沙咀看店铺,她和星爷勾肩搭背,哥们儿一般,被视为“分手情侣典范”。
冯德伦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友和老板,在眼皮子底下“勾肩搭背”,转身就和前女友舒淇约会,似乎在向莫文蔚示威。
随后,冯德伦又和蔡依林在《特务J》MV里,突破尺度,大玩暧昧,似乎根本不顾及莫文蔚的感受。
如果说,这是逢场作戏,工作需要,那么之后,星爷监制、冯德伦导演的《跳出去》本已杀青,可他依然和张雨绮夜夜笙歌,绯闻满天飞……
到了12月,莫文蔚在台湾的一场小型音乐会上说:
“去年我在小巨蛋的个唱他来了,今天没来,我相信他永远会支持我,有缘做情侣是很难得,但做朋友也不错。”
她还向歌迷爆料,说早在年初就和冯德伦分手,引得吃瓜群众扼腕叹息。
随后,港媒爆出了两人分手的原因:冯德伦早在一年前,就恋上了一位性感人妻,还把那对母女带回家……
莫文蔚为此和他发生了争执,为打赢这场“爱情保卫战”,她才在金像奖走红毯时拉起了冯德伦的手,可惜,她用尽全力,也没能拉回他的心。
尽管莫文蔚真的很伤心,但她依然澄清,两人分手不是因为“第三者”,而是在一起久了,冯德伦没有向她求婚,两人都决定终止感情,各自发展……
分手后,两人继续做朋友,连冯德伦送给莫文蔚的猫,她也一直养着……
然而,后面的剧情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七、
莫文蔚和冯德伦分手后,很长一段时间,娱乐圈穷追不舍,跟冯德伦传过绯闻的徐若瑄等人,纷纷被疑“第三者”,一次次躺枪……
莫文蔚则一再澄清,似乎是想保护好所有的人。“失恋”的她,拼命工作,事业很快呈现出新局面。
2008年,38岁的莫文蔚成为首位与好莱坞公司CAA签约的中国香港女艺人,还参与北京奥运开幕式及闭幕式文艺表演,斩获“亚洲最佳女歌手”。
一年后,她和内地“金牌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合作专辑《回蔚》,张亚东亲自为她挑选美食,一同进餐,耳鬓厮磨,探讨音乐,大胆开展新的尝试……
两人的绯闻,一度让正在和张亚东拍拖的瞿颖深感不安,不得不出来力证“感情稳定”,宣示主权。
可野性十足的莫文蔚,依然肆无忌惮地展示性感,在《新娘驾到》等MV中,继续全裸出镜。
在莫文蔚的演唱会上,张亚东上台助阵弹钢琴,穿着大胆的莫文蔚,竟然玉体横陈,直接躺在张亚东的钢琴上,含情对望,深情开唱……
两人合作了一场又一场,莫文蔚插足瞿颖和张亚东恋情的传闻,也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爆出。
直到2011年,第22届台湾金曲奖颁奖典礼上,再次获封“歌后”的莫文蔚,忽然宣布了自己的婚讯。
这下,瞿颖大概才松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和吃瓜群众都很好奇:莫文蔚经历了那么多,一般人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那么,她最后选中的结婚对象是谁呢?
八、
原来,在一次校友会上,莫文蔚见到了自己17岁时的初恋男友Johannes。Johannes是德国人,两人1987年在意大利留学期间相识相恋,后分手。
多年未见,Johannes居然没有秃头,几乎还是原样,这让莫文蔚大受触动。虽然他有过一段婚姻,还是3个孩子的父亲,但她还是旧情复燃了。
2011年,41岁的莫文蔚说到做到,和Johannes故地重游,在当年初恋的地方,拍摄了婚纱照,并花几百万举办了婚礼。
婚后的莫文蔚没有选择生孩子(反正老公也不缺孩子),继续忙工作,演唱会一场接着一场开,电影也没少演,经常把老公晾在一边。
2012年,在“壹基金”的一次公益活动中,莫文蔚还戴上安全帽,拿起瓦刀,一砖一瓦砌墙,为贫困家庭建新房,真刀真枪地献起了爱心。
2013年,星爷再请莫文蔚、卢冠廷、舒淇合作《西游降魔篇》,改编翻唱经典音乐《一生所爱》,情怀依旧在,人却早已不一样了。
星爷的初恋罗慧娟已身患癌症,老天没有给他莫文蔚那样的好运。
2014年,网上一篇《为什么这么多人黑周星驰》引发热议,惹恼了向太。一时间,香港明星纷纷站队,莫文蔚却毫不畏惧,毅然选择力挺周星驰。
她还颇有女侠范地说:“星爷很照顾人,很会照顾演员,不管外面如何评价,我都不会理会,会一直支持星爷。”
2016年,已为人妻的莫文蔚,再度与周星驰携手合作,为他的电影《美人鱼》献声,演唱《世间始终你好》。
54岁的周星驰,早已满头斑白,半开玩笑半深情地对46岁的旧爱莫文蔚说:“看来看去,还是始终你好啊”。
只可惜,老天爷并没有给他重来一次的机会,而是把这样的机会,给了莫文蔚和她的初恋。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万小刀。
刘德华还演过这些“离谱”角色?演了40多部,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想看点老片清醒清醒,忽然刷到一个帖子,瞬间清醒。必须看!
谁知,越看越上头,越刷越起劲……
虽说帖子有些标题党,但倒也没骗人
盘点了刘德华演过的所有盒饭角色。
别看现在华仔部部片都是大男主,绝对C位。
可当你把时间拉长到整个演员生涯,华仔竟然是个“死亡专业户”。
就说人家演员处女作。
刘德华从特训班出来演的第一个角色,领饭盒正常,可细看这“死亡”过程。
颇有艺术感
满屏的红光,抽搐的剪影,悲剧色彩拉满。
△ 《彩云曲》
恰巧在之后的表演舞台上,他多次表演死亡,死了四十多次,有时死得其所,有时死得活该,有时死得悲壮,当然也有在烂片中死得莫名其妙的时候,次次不同,次次都很精彩。
1、简直作死类
《停不了的愛》
死因:危险驾驶
刘德华、温碧霞主演的爱情电影。
华仔演中产家庭出身的纯良小医生,温碧霞演的是未成年就混迹欢场,与黑社会不得不纠缠的舞女。
后来经历种种无奈的故事,舞女终于坦白,并在一场误会后在车内发生口角。
越吵越凶、越吵越凶,直到……
而痴情的华仔死前最后一句话是……
不要再做舞女
《毁灭号地车 》
死因:找死
很多时候反派死于话多,在华仔这里,主角有时候也话多,还作死。
这是刘德华第一次演主角,人设是叛逆少年。
叛逆到什么程度呢?
对杀死弟弟的警察复仇,本来有机会一枪打死人家,但他非要“赌一把”,枪里就放一颗子弹,让警察对着车里的他打,比比汽车和子弹谁比较快。
结局……
看来是子弹比较快。
不过,这部影片里24k纯叛逆、纯白死的小伙,劲劲儿的,还有点《逍遥骑士》的感觉。
《十面埋伏》
死因:痴情
《十面埋伏》里的刘捕头,Sir也不知道该说他深情呢,还是该说他作死。
思量再三,Sir还是觉得作死成分比较多。
当刘捕头发觉小妹不爱自己了之后,伤心绝望之余,想的是杀死人家,得不到的就毁掉,这才导致了最后的决斗,最爱的人被自己亲手杀死,而他也在孤独绝望中走向雪地……
《天长地久》
死因:悔恨
一个浪子阿胜,流连于不同女人之间。
也因为他的一场谎言导致自己的白月光跳楼身亡,悔恨不已。
最后,阿胜在拍摄一场跳楼戏时,自己解开了威亚的绳子,真的跳了下去。
虽然最后他没死,变成了植物人,但心死和人死也差不了多少。
尤其是。
颜值巅峰时期的刘德华穿着白西装像断翅的鸽子一样从高楼上跳下,画面实在太美,必须算上!
《童梦奇缘》
死因:时间加速
大人的教育片,小孩的恐怖片。
谁能想到,一部奇幻儿童片刘德华也能领盒饭。
想迫切长大的光仔得到了快速长大药水,成人的快乐还没体验几天就开始光速变老,最终寻找解药无果,老死在后妈的怀里。
2、轰轰烈烈类
刘德华演过最悲壮最大场面的“死”就是《拆弹》系列了。
《拆弹专家》
死因:拯救世界
拆弹版超英,刘德华铁好人,沉稳、冷静,能解决一切危机。
最后牺牲自己拯救千万普通百姓的死亡方式重于泰山。
《拆弹专家2》
死因:赎罪
刘德华这次演的拆弹专家,本着演的坏人都必须死的原则,刘德华演的潘乘风就算是后来改过自新也得死。
这部评分比第一部高,估计也有人物更复杂的原因,刘德华饰演的拆弹专家因为善良被炸飞一条腿,后被警局“用完即弃”,变成了真正的反社会分子。
后来,他在一场爆炸中失忆,被女朋友植入了“自己是反社会恐怖组织的卧底”的记忆(其实他是创始人之一)。经历了种种,刘德华真的决定改过自新,用命完成了赎罪。
最后这段自己肉身上阵炸毁大桥,阻止了自己设计的毁灭计划。
虽然这部刘德华开局是个坏蛋,但由于心路历程曲折复杂,反而比第一部更加悲壮一些。
《阿虎》
死因:为尊严而死
刘德华的第100部电影,演了一个“海明威式”的硬汉。
阿虎,一个拳手,年轻时因打假拳和冲动意外打死对手,服刑期间女朋友被害。出狱后,阿虎立志改过自新,做一个真正的拳手。
但那时他已经不是年轻的阿虎了,在擂台上一次次被打倒,又挣扎着站起来,用无力的拳头打着对手坚硬的身体。
最后死在对手的怀抱里,赢得全场尊重。
《天与地》
死因:无力改变
热血缉毒专员刘德华,鸡蛋碰石头,想以一己之力改变社会现状。
殊不知黑白两道早已在背后联手多年。
最终,他死于自己信任的长官的暗枪。
死前,长官还说了句:
对不起,是你生不逢时。
这段,刘德华整整“死”了一分半钟。
先是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然后看向正在蔓延的血迹,抬起来的双眼里,依然是震惊。
即使是倒下后,他也死不瞑目。
《天下无贼》
死因:忽然的善良
“盗圣”德华听了老婆的劝,一起守护傻根“天下无贼”的纯净梦,也是为了下一代积点德而与另一犯罪集团斗智斗勇,最终殒命。
他明明可以选择下手或直接不管,但他选择做个好人。
这段的镜头语言也给得很悲壮。
先是把傻根的钱放回去时,他脸上滴了一滴血。
再转到尸体时,火车的前进导致光的流转,无意间给他打上了圣光。
《异域》
死因:战争
刘德华演一个被炮火轰炸的士兵,死前说:
生老病死,我已经受够了。
《上海滩十三太保》
死因:打架
一个类似于《十月围城》的故事,英雄好汉保护爱国人士。
张彻晚期作品,刘德华刚出道不久,演“十三太保”里备受重视的新人,也是一位学生。
一场精彩的打戏后,与反派同归于尽。
3、闻者伤心类
华仔演的悲情角色,很多都源于对兄弟的侠肝义胆。
死因:太义气。
《义胆雄心》里,他就为了救自己崇拜的大哥,不光牺牲了自己,还搭上了女朋友。
当他在大哥怀里咽气,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们被出卖了”。
《至尊无上》,一部戒赌教育片。
刘德华为救兄弟的女朋友喝了毒酒。
这里很悲壮的一点是,他明明已经喝了毒酒,鼻血已经止不住,还要硬撑着假装没喝到,以躲避反派的追杀。
直到把大嫂送到安全的地方才敢泄掉那口气,和女友死在了一起。
还有更著名的《旺角卡门》。
为保护乌蝇哥被枪打死。
这段又被刘德华“死”出新高度——失血过多,目光失焦,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
华仔角色的悲情,有时是因为为朋友插刀,有时是插朋友两刀(划掉),有时是兄弟反目。
《扫毒2之天地对决》
死因:没好好爱兄弟
刘德华的角色是与贩毒团伙死命对抗的民间组织,而大反派正是他曾经的兄弟。
最后在地铁隧道对决的戏,两人相互埋怨,也相爱相杀。
死亡方式高度戏剧化。
两人拿枪互射,双双倒地,但即使在两人倒地过程中还在开枪。
曾经感情有多好现在就恨得多深。
孽缘啊。
《新少林寺》
曾经,他也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军阀。
如今,他是劝你心存善念的扫地僧。
疯批反派谢霆锋背叛了华仔,还杀了他老婆,本是深仇大恨,“难以为报”。
但在已经开悟的华仔面前,众生平等,反派也是人。
最后时刻,华仔牺牲自己,救了仇人。
(诶,怎么感觉恨了半天最后一场空的谢霆锋更悲情呢)
还有的时候,他的悲情于爱情。
《天若有情》
死亡原因:帅死的
港片经典一幕:
富家女和小混混的浪漫爱情,这部里,刘德华死得也很浪漫。
在骑摩托载上穿婚纱的爱人时,血就已经流到了她的手上。
送走爱人,他马不停蹄去报仇,出发之前,还用酒瓶子砸晕了想一同前去的太保,只身前往。
结果可想而知
△ 这场他也死得很有层次
配上袁凤瑛的《天若有情》,谁看谁不落泪。
类似的还有《杀手的童话》,亡命鸳鸯设定,最后两人双双被犯罪集团乱枪打死,非常悲壮。
《五虎将之决裂 》
死因:耍花枪后自杀
是真的“无线五虎将”演的影片。
他们演一群被腐蚀收黑钱的警察,结尾,刘德华被警察包围,枪杀了话多的反派。
然后,开始了。
他耍了一通花枪(真枪)后爆头自杀,死前还说了句清晰的“再见”。
非常冷静,也非常潇洒。
到底他和反派谁才是变态啊!
《投奔怒海》
死因:倒霉
刘德华演一个越南难民,游着泳紧赶慢赶终于上船,却在难民船上被乱枪打死。
4、坏人biss类
据传,刘德华曾经说,希望自己演的坏人都不会有好下场,以免小孩看了不学好。
按这个原则,他演的小混混、毒贩、背叛者,都会因为这个不可抗力而亡(狗头)。
《人海孤雄》,小混混,被撞死。
《飙城》,飙车党古惑仔,死了吧。
《轰天龙虎会》,唐人街暴力组织,乱枪打死。
《火烧岛》,黑帮老大,带着成龙一块死。
连《龙在江湖》这种中年窝囊古惑仔,想硬气一次,都打败反派,打完官司了,也得死。
还有啥,杀手?
嗯,更得死了。
《全职杀手》,和反町隆史决斗的关键时刻,忽然来了个反高潮设计,刘德华饰演的顶级杀手忽然癫痫发作坠楼,被对手一枪毙命。
包括那种有12个黑社会干爹干妈的天选黑帮人,《庙街十二少》不死不行。
这些坏人里面,Sir认为死得最意味深长是《门徒》。
一个表面上的居家好男人背后却是个大毒枭。
大毒枭,死也死得壮烈些。
卫生间里割破大动脉,血花四溅。
出来后先是威胁,后开始哀求,一场戏,把这个人物的复杂度一下子展示在眼前。
除了“华注定”的死,还有另外一种“不可抗力”:剧本让你死。
《长城》,大抬轿人,角色都把大女主护出去了,他活着还有什么用?
《投名状》,为了兄弟反目,突出大哥的野心,讽刺所谓“兄弟情”,最守道义的二虎不死不行。
最后,Sir还找到一些德华无法归类,但死出创新、死出风格的角色。
《新上海滩》:
丁力被暗杀时不可置信,先摸了摸脖子,摸到热乎乎的血才意识到自己中枪。等到体力支撑不住,他张开双臂倒下,像一只受伤的鹰,更像落难的耶稣。
《奇异旅程之真心爱生命》:
身患绝症的华仔大流鼻血死在热气球上。
《龙凤斗》:
没直接表现死亡场景,而是用镜头暗示——雌雄大盗因分赃不均互斗,斗到最后男方绝症发作入土,却留给妻子一条项链,让她以为自己仍活着,仍在跟她斗。
还有《决战紫禁之巅》——疯批华仔,最后死也要坐上龙椅才舍得去。
以上。
便是Sir总结出比较有意思的“死亡”,当然没有尽数盘完,有兴趣的毒饭们可以找原片重温。
写文的过程,Sir不禁再次感叹老港片的猎奇,以及刘德华作为演员的敬业。
最深的感触
这些“死亡”,其中很大一部分我们都无法在大银幕重现了。
就以Sir最爱的港片导演之一,杜琪峰为例。
死,是电影里绝对高潮。
《暗花》:凌晨前一小时内,所有玩家开启团灭模式,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PTU》:广东道深夜火并,黑、白、匪三道火并,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更别提杜Sir标志性“站位杀”。
为什么要用光影强调“死”?
它不仅是戏剧张力的集中爆发,更是人性面对宿命的最后一搏。
人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可惜。
放眼我们现在能看见的“死亡”。
不觉得太轻了吗?
本文片来自网络
助理:北野武术大师
童梦奇缘观后感300字,《童梦奇缘》的启示,改变立场看世界
《童梦奇缘》是最近NLP课上小雨老师推荐的,我也还没看相关知识点,先把电影过了,就凭借着一种很是感动的观感先来谈谈吧。先抛开电影不说。曾经有一位做成了朋友的同事,大家偶尔还能聊些心里话。只是最近半年来,他成了领导,我呢,也因为种种原因有点偏离了工作重心。有一次不经意的聊天,我说自己已然不那么重视眼下的工作,想去做些别的尝试,而他,似乎从未那么认真地跟我表明了态度,他说,他是有学术追求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幕给我印象那么深刻,似乎,这次聊天之后,就已然宣告我们的朋友关系结束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其实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