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皮革手册第二部剧情,日本版《那年花开月正圆》,她用个黑本本“黑”了所有男人
导读影视口碑榜(ID:yingshikoubei):白天的职场,她屡屡吃瘪挨P,但并不逆来顺受。晚上的灯红酒绿处,她是世人眼中的“×工作者”,但始终拒绝成为“金丝雀”。客人高兴了,要给她买衣服,她就只要一件和服——那是一件在东京银座的妈妈桑才能...
影视口碑榜(ID:yingshikoubei):白天的职场,她屡屡吃瘪挨P,但并不逆来顺受。
晚上的灯红酒绿处,她是世人眼中的“×工作者”,但始终拒绝成为“金丝雀”。
客人高兴了,要给她买衣服,她就只要一件和服——那是一件在东京银座的妈妈桑才能穿的。
她既能这一刻成为“小白”,也能下一刻和客人大谈家国天下理想抱负成功之道,还能给予点评建议,“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收放自如。
她吃过苦头,但她不想被男人操控,就用一个黑本本“反操控”、“黑”了那些黑她的男人。
处处留心皆套路,人情练达即力量。
她,就是日本版“肖申克救赎”、电视剧《黑色皮革手册》的女主元子。看了几集后,我想起了丘特切夫的名诗《沉默吧!》:“沉默吧,隐匿并深藏/自己的情感和梦想——/一任它们在灵魂的深空/仿若夜空中的星星,/默默升起,又悄悄降落,——/欣赏它们吧,——只是请沉默!//你如何表述自己的心声?/别人又怎能理解你的心灵?/他怎能知道你深心的企盼?/说出来的思想已经是谎言。/掘开泉水,它已经变浑浊,——/尽情地喝吧,——只是请沉默!//要学会只生活在自己的内心里——/那里隐秘又魔幻的思绪/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千世界,/外界的喧嚣只会把它震裂,/白昼的光只会使它散若飞沫,/细听它的歌吧,——只是请沉默!”
莎士比亚感叹:“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但这话并不适合在银行上班的元子,虽然她只是一个连编制都没有的“派遣工”。《黑色皮革手册》的剧情很简单,一明一暗两条线:明的是元子等人,暗的则是元子手中那本犹如“黑匣子”的黑色皮面手册。
从现代人力资源的角度看,元子这样的员工将从此失业:哪有吃了前东家的亏,就“怀恨在心”、利用职务之便“暗中调查”公司的“猫腻”儿呢!这样的员工谁人敢用!但从人性的角度一分析,我就觉得这个“元子复仇记”的故事不简单,她就像《肖申克救赎》里的男主那样,干得漂亮!
在挪用了雇佣自己的银行的1.2亿日元后,元子拿出了一本黑色皮革封套的笔记本。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净是多年来银行内部所有利用空头账户偷税漏税的“黑名单”。
于是,行长目瞪口呆,元子理直气壮,并“明码标价”:以等同于自己挪用金额的价格来购买这个杀伤力巨大的“黑匣子”。“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昔日作威作福、现在授人以柄的行长尽管恨得牙痒痒,但也只得答应,成了元子“黑色皮革手册”的第一块“鱼肉”。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元子很聪明,离开银行后,并没有再度选择金融界,而是在银座开了家酒店。在经营过程中,她更是利用自己妈妈桑的特殊身份,四处搜集“鱼肉”的种种劣迹,并将之全部记录于“黑色皮革手册”里……
钱钟书曾说:“如果鸡蛋好吃,何必在意是什么母鸡下的呢!”列位看官读到这里,是否很想知道下《黑色皮革手册》这枚蛋的是什么“母鸡”呢?这只母鸡就是酷似高晓松的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松本清张。
1949年,松本已到不惑之年。他40岁之前混得咋样?我们就不用了解了,反正一个字:惨。因为立志成为作家的他,40岁了还未发过一篇作品,真的,一篇像模像样的都没有。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如果拿他跟咱们的郭小四等鲜肉级作家一比,松本大叔都半截儿入土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还有机会吗?
事实胜于雄辩。40岁后的松本异军突起,跟打了鸡血似的,很快成为一匹脱缰狂奔的黑马、白马、骏马、领头马……别的不多说,光这个《黑色皮革手册》,前前后后就被改编了6次之多!
厚积薄发,看来松本大叔的前四十年,没有白过,也不是白费,真的是在进行人生和素材的经历、积累与提炼。
毛姆曾说,“年轻人拥有的全部,不过是在年轻时代特有的精力旺盛和青春创造力,写写散文写写诗歌,不过是他们的本能。”一旦这些发泄完毕,消耗殆尽,又不能像韩车手那样,及时找到新赛道,那么,“江郎才尽”就是他们最终的结局和不可避免的宿命。
有人称,松本是日本影视界的“金庸”,此言不谬。松本的作品和金氏作品有三个明显的“交集”:一是纯文学特征突出,崇尚写实,不魔幻不玄幻不穿越,既有小清新,又有大厚重;其二,不炫技,轻诡计,重动机,看重犯罪心理学、社会诱因,敢于自曝“家丑”,特别是在人性阴暗的描写方面,浓墨重彩,极尽渲染之能事。当然,如此分量的主观写作组成,也影响了电视剧的创作。
三是松本作品的特点是“挖根刨底的深度采访和直达人心的洞察力”,作品开头就开门见山,没有废话,当然也鲜有金句。这种单刀直入式的爽利,直接影响了剧情发展,如《黑色皮革手册》一集就演了半泽直树五集的剧情。至于罗里吧嗦、磨磨唧唧的韩剧与之相比,更是不知被甩了几条街。
当然,经典之作从来都不是只靠一个好本子就通吃一切的。《黑色皮革手册》的改编之处,令人叹为观止。比如,原口元子在“米仓版”时,她是银行正式员工,之所以贪欲横生,剧情背景是日本经济的不景气和对生活的绝望。
到了2017版,元子则摇身一变,成了时下日本社会随处可见的“派遣员工”(临时工)。作为职场底层,“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猫晚,吃得比狗差”,啥保障一概没有,还动不动被大人物拎出来背锅。
因此,行长大人才会在开除元子时冷笑道:“你要什么理由?你是派遣工,派遣工懂吗?就是这样!”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于是元子“出离愤怒”了,“抛弃我们,就是为了保住那个靠关系进入公司的大客户的女儿,我们这样的代替品多得很呢”,不但说出了很多与其同时代的职场人的心声,也为剧情的猛烈冲突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果仅因遭受不公、蒙受冤屈,元子还未必会以身犯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如《肖申克救赎》、逼上梁山的众好汉一样,元子还有说不出口的沉重压力:她背负了双亲的巨债。这样一来,女主导演的一系列“黑吃黑”惊悚剧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有些关于美女的人像摄影背景不是大海、草地、花丛,而是沙漠、野地甚至粗犷的机器厂房,为的是什么?要的就是反差越大,冲突效果就越强,给人的印象就愈加深刻。影视剧同样如此。
在《黑色皮革手册》里,导演就充分释放了这种摄影学上的“反差美”,让观众除了看到黑,还看到了美,尽管是一种虚伪的病态美——丛林社会,弱肉强食,弱者若不善于伪装,则必不能自保。
于是乎,元子在陪客人吃饭、打高尔夫时,那情景,那演技,杠杠的,让我不由得想起一首诗:“呢喃的细语,羞怯的呼吸,/夜莺的鸣唱,/朦胧如梦的小溪,/轻漾的银光。//夜的柔光,绵绵无尽的/夜的幽暗,/魔法般变幻不定的/可爱的容颜……”柔能克刚,所以,她一连搞定了三个大BOSS。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生性羞怯怕生,她为此写了一篇散文《猫》:“和其他物种相比,猫差不多是最富于人类情感的一种动物。猫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时会隐藏它厌憎人类的倾向,假装和善可亲。
它不会从主人手中一把抢走想要的东西,而是温情脉脉地踱近,将可爱的小脑袋靠过来东蹭蹭西蹭蹭,最后伸出一只小爪,触碰轻柔得像羽毛从掌中拂过。等目的达到,它立刻恢复原貌……
我们把猫的这种狡诈称作虚伪,在我们自己身上,则叫作礼貌,凡是不肯动用这一技能掩盖自己真情实感的人,都会迅速被逐出社会。”这话来形容元子,是最恰当不过了。只不过,人类宁愿诋毁猫的品质,指责它虚伪、无情和忘恩负义,也不愿正视人性中的阴暗。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我的世界里从此没有了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黑暗,因为有什么东西……替代了太阳。
虽然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凭借着这白蒙蒙的光,我就能在白夜行走……你明白么?我不曾拥有太阳,所以也不害怕失去。”稍显遗憾的是,《黑色皮革手册》的剧情里,计中计、碟中谍、黑吃黑太多,太黑暗太压抑了,如果能来点“漫才”(日本的一种由两人表演的站台喜剧)式调料,松弛下受众紧绷的神经,效果也许更好。
总之,复杂多变的大自然,漫长寒冷的冬季,狭小贫乏的空间资源,苦难深重的历史,勾心斗角的社会,种种因素造就了日本人既开放又保守,既热情又冷漠,既理性又感性,既是天使又是魔鬼的、同时也颇为忧郁的民族心态。
貌似巴尔扎克说过,“小说是民族的秘史”,这也在包括《黑色皮革手册》在内的日本文艺中鲜明地体现出来,使得日本艺术自始至终,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阴郁气。偶尔有一种“明亮的忧郁”,也如樱花般一闪而过,转瞬即逝。因此,思考大自然、心灵的奥秘,思考人性,多角度展示人生的种种悲剧,在《黑色皮革手册》里,就显得格外凝重了。
今日推荐——《黑色皮革手册》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娱评大赏##日常#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剧是松本清张的作品改编的《黑色皮革手册》。原口元子是东林银行的一名派遣员工,(由派遣公司指派限期合同制的工作,非正式员工),每天在银行负责窗口营业,即便是工作能力比正式员工强,还是经常被领导讽刺做着一份任何人都会做的工作。
而她却只能黑白无休的努力工作,晚上在银座俱乐部陪酒,赚钱偿还双亲留下的巨额债务。


她的原则就是不依靠女人的身份去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她选择像个男人一样掠夺。
这样的女人是勇敢的,聪明的,她放弃了一条对女人来说轻而易举的路,宁愿一个人走得艰难。

妈妈和元子在咖啡厅说的那段话:“你以为真的可以自己不沾上任何污点就轻易得到一切?你以为自己是谁啊?银座比你想的更黑暗,看来你不适合在银座生存。”
她拒绝借给元子五千万,脸上挂着看热闹般嘲讽的笑。每一个人都想看到元子失败,想看到她做出和自己当初一样的选择。

只是因为她挑战规则,她以一个强者的姿态摧毁掉人们构建的那个弱小世界,所以人们戴着或说教,或道德,或受害者,或可怜的面具,每一个人都想看到她摔得粉碎。
也许,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元子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好女人,哪怕是作为一部以女权为噱头的电视剧的主人公,她还是有太多难以令人接受的缺点。但是正是因为她的不完美,才造就了这部戏如此强烈的冲突和由此引出的百态人生。

“在银座,女人找到一个依靠,从此可以安心的活下去。”这是经验老到的妈妈桑给年轻的妈妈桑元子的忠告,但是元子拒绝了。
“我只依靠我自己。”无数个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甚至那个呼云唤雨的大BOSS提出可以与她共度一晚,来还她欠下的两亿的债。她依旧选择了自己的尊严。
剧里的各色角色虽然脸谱化却也算面面俱到了,但相较华丽的众角色设定,元子赖以维持生计的手段剧情体现得有些小儿科,没有读过松本清张的原著,但是只靠单枪匹马地敲诈勒索着实弱了点。
不过不得不说,武井咲的和服真得好漂亮啊。
《黑色皮革手册》:活出不好惹的样子,到底有多爽?
马路上,一个女孩抱着一个大包狂奔,背后是一个男人的穷追不舍,本是很紧张的追赶场面,没过多久,就看到女孩跑到一个提款机面前,火速取走几本存折里的所有钱,然后出门,抱着大包继续奔跑,直到男人再也追不上……
抱着大包奔跑的女孩叫元子,是《黑色皮革手册》里的女主,去年我追这部剧的时候只觉得这部剧从男女主到打酱油的全员恶人,但世事难料,一年后再回头看看这部剧,却希望我们能都像元子一样,活出不好惹的样子。
10年,在银行踏踏实实地当一个非正式工,工作了10年,存下40万日元的存款(按如今的汇率差不多人民币2.5万左右),成天谨小慎微地帮别人的“不法存款”找到合理的途径入库,还得忍受“上头有人”的正式工新手,同时,还不得不面临自己仅仅只是一名临时工的命运,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这便是元子的前半生,或者也可以说,这是元子白日的前半生。
如果事情总是这么按部就班,过成“让人嫌弃的元子的一生”就很悲剧了,但女主元子并不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那样一个女人。
日常的元子,到了晚上还有一项兼职工作,银座的陪酒小姐(在日本,这个职业并不是那样不堪),这项工作给她种下一个梦——成为银座的妈妈桑。

当一个人有了梦想,就不再是一条任人宰割的咸鱼了,这句话放在元子身上百分百贴合。那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元子开启了一场针对违法者违法的赚钱计划。
本文开始的一趟跑酷下来,元子实现了小目标,拥有了几个亿,晚上的她安安静静地继续站好最后一班岗,做了最后一天的陪酒小姐,十分有排面地跟妈妈桑敬个礼,恭恭敬敬地告知:“我将在银座开一家俱乐部。”
梦想,终于开始有了雏形,元子也终于活出了不好惹的第一步。
之所以我总要强调“不好惹”的活法,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得“太好惹”了:
工作中被无休止地压榨(参考社畜),OK没关系的,年轻嘛,有福报的!
邻居制造噪音,OK没关系的,远亲不如近邻,抬头不见低头见!
租房时中介或二房东耍无赖,OK没关系的,只是一点钱而已,就当花钱买平安了!
在网站上买东西买到假货了,找店家退货他们还十分嚣张,OK没关系的,就怪自己傻好了!
谈恋爱,对方有诸多要求且自己万事say no,OK没关系的,爱就是付出嘛!
……
本着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想法,到底有多少人活出了一副“好惹”的模样?殊不知,你退一步的结果就是给人家腾个空可以更进一步?时移势易,老祖宗的话再也不能奏效,或者说,对君子奏效,对小人却如隔靴搔痒。
判断好惹不好惹,其实就看一点:每个人都别人都有一项标杆式的要求,能不能,或者说愿不愿做到全看自己。就如同《黑色皮革手册》里的元子,副行长对她的要求就是踏踏实实地挣一份死工资,为他们洗钱逃税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并且不要妄想其他。前期的元子无疑是好惹的,完美地做到了一切,并且也不妄想其他,10年存下40万日元便是证据,后期的元子,在副行长眼里黑化了,其实就是做出了一个挣脱枷锁的动作,然后捏住他们的软肋。

简单来说,判断一个人好惹不好惹,关键是在于是否愿意罔顾自己的意愿,去满足别人。
显然,元子并不是这样的人,职场如是,生活如是,感情如是。
变得不好惹的元子,换上一身和服,精心打扮后趾高气昂地回到从前工作的地方,让他们写下再也不讨回这些钱的保证书。这里还有一个可笑的事,就是从前的顶头上司提出一个条件想换回所有钱——给元子转正。“你不是一直想当正式员工吗?把钱还回来,我给你转正!”

第一遍看觉得可笑,第二遍看却觉得可悲,一味索取的人总是在索取不到后才猛然醒悟——原来对方也是人,原来对方也有需求,原来自己一直都能看到但是选择了忽略。

回到这部剧,名正言顺后,元子拿着这些钱如愿开了一家俱乐部,盘旋在诸多对她有想法且在她的黑色皮革手册里拥有姓名的男性之间,踩着他们各自的软肋——薄情、好色、自大,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黑化到这一步,元子这个恶女角色实锤了吗?并没有,至少在我认为,元子变成不好惹的人物,内心仍然保留着一份赤诚。
遇到从前的同事波子在街边发传单生活窘迫,她带波子入行,成为陪酒小姐,但波子不顾行规,钓到有钱的客人,便决意单干,还将新店地址定在元子俱乐部的楼上。
客人薄情寡义,辜负了相伴30年的老情人护士长,让她人财两失,还要帮新晋小情人波子开俱乐部,元子找到护士长侧面突破的同时,还想帮助她自己开一家咖啡店,这一刻,我相信元子是真心相帮护士长找回丢失了30年的自我。
剧情发展到这一步,元子的真心几乎寥寥无几,为数不多释放出来的几次还屡次遭遇打击,不过,最后一次的真心,元子得到了回报——两情相悦却不能在一起的男人安岛,把大BOSS的软肋交给了元子。

元子凭借这一点,从人生谷底一步登天,重新做回妈妈桑,甚至是,东京银座最大俱乐部的妈妈桑。
活出不好惹的样子有多爽?
你看外交部发言人,面对国土问题寸步不让;你看那些程序员,勇敢地站出来反对“996”;你看那些勇敢向命运抗争的人;你看那些为正义振臂高呼的人……所谓不好惹,不是侵略,而是自保。懂得争取,懂得反抗。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