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乞丐位置,问道手游江湖绿林探案任务怎么完成,江湖绿林探案任务流程攻略
导读问道手游探案江湖绿林任务流程攻略最新2021.8.2于是王重赶忙前去阻拦道:“住手,莫要伤到了老人家。”王重则是快步回去端了一碗肉过来,王重将一碗肉递给了老乞丐道:“老人家,您快趁热吃吧,不够在和下人要,我先进去了,我还赶着去喝交杯酒呢!”...
问道手游江湖绿林探案任务怎么完成?问道手游最近上线了最新的探案任务,这次的任务是江湖绿林任务,这个任务应该如何完成呢?下面就带来了这次的任务流程一览,喜欢的玩家不要错过。
问道手游探案江湖绿林任务流程攻略最新2021.8.2

1、探案江湖绿林任务流程:李捕头领取任务 – 衙门口乞丐– 对话城南门卫两次 –查看来访人员记录 - 逐一寻找来访人员(正常在通灵道观、客栈、镖局)-找对之后屠娇娇位置处红圈圈跟随该人员(注意保持车距)- 卧龙坡石魔傀儡进入秘境 - 破阴阳阵(有人说直接走,但我试了没走出去,笨方法就是一个个试,每关最多也就九次,应该不会那么衰)- 第三关找到绿林头目 – 李捕头结算
民间故事:男子大婚,给了落难乞丐一碗肉,乞丐:你根本没有妻子
明朝末年,在同安县内有一个名为王重的年轻人,他自幼父母双亡,小小年纪便跟随街上的乞丐开始乞讨,可谓是吃尽了苦头。

他平日里就和这群乞丐挤在镇子外面的破庙里,每天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即使如此,年长的乞丐总会将自己的吃食分给王重,对他很是照顾。
其中一个老乞丐被称为六叔,王重便是他外出捡来的,所以他便将王重视为己出,对他甚是疼爱。
如今王重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六叔便将他叫到身前说道:“重儿,你现在正逢年少,不能整日里和我们这群老乞丐一样乞讨度日,你要出去找份稳定的工活养活自己。”
闻言王重也是点头道:“六叔,前几日我曾去粮铺问过,可是人家看我如此瘦弱,谁也不肯要我。”
六叔望着骨瘦如柴的王重,心中也很不是滋味,如今王重已经十五岁了,可看起来也就十一二岁的模样,便是经常饿肚子造成的。
像王重这样没技艺没背景的人,除了靠力气挣钱六叔也想不到别的工活了,如今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天六叔带着王重来到了城里乞讨,就在路过一处酒楼之时,二人见到一个杂役正拎着一桶剩菜走了出来,只见他将剩菜朝着外面的大桶便倒了进去。
待到杂役走后,二人赶忙来到大桶旁边,一股浓郁的菜香味从里面飘了出来,让他们不禁猛的咽了几口吐沫。
六叔激动的说道:“这几日的饭菜有着落了,重儿赶紧能装多少就装多少。”
于是二人便用带来的破袋子破碗装了起来,就在此时那杂役又是拎了一桶剩菜出来,见到有两个乞丐正在偷这剩菜,不由得怒喝道:“哪里来的臭乞丐,敢来我福来客栈偷食。”

闻言王重手上的动作一僵,六叔也是经历的多了,便拉着王重的手匆忙离开了,即便如此二人也有着不少收获。
等到了老庙,二人还将带来的吃食分给了其他人,待到手里的饭菜吃完,王重还是一脸回味的模样,他不禁感叹道:“若是我在那里面作工,这剩菜岂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此话一出六叔不禁眼前一亮,他激动的说道:“重儿,你可以去那里面尝试一番,未必没有机会啊。”
闻言王重不禁一阵苦笑,像他这样的条件人家谁能看的上呢?可是六叔却笑道:“重儿,你可以提出不要工钱,只要那一天三顿饭,待到身子壮实了再出来作工不就可以了。”闻言王重不禁一喜,六叔这话说的没错,若是自己去了酒楼,也许大家都不用饿肚子了。于是为了王重能够成功,大家便将乞讨来的铜板凑了起来,为王重买了一身得体的衣服,于是王重便鼓起勇气来到了福来客栈。店内小二听闻王重是来应聘的,便将他带到了管事的屋内,那管事姓李,如今四十有余,看着一副老奸巨猾的模样。李管事望着王重如此瘦弱,不禁皱起了眉头,不过想到最近客栈里的确是缺少两个杂役,便准备与他先谈谈工钱。望着李管事一脸的不愿,王重便连忙开口道:“李管事,我可以不要工钱,只需要管我一日三餐即可。”闻言李管事不禁内心一喜,没想到这小子如此的识趣,虽说身子瘦弱了些,但是这杂役的活自然可以胜任。





于是王重赶忙前去阻拦道:“住手,莫要伤到了老人家。”
见到是王重出来,下人赶忙松开了手说道:“姑爷,这老乞丐还想着进去吃喜宴,我们这才将他拦了下来。”
王重则是快步回去端了一碗肉过来,王重将一碗肉递给了老乞丐道:“老人家,您快趁热吃吧,不够在和下人要,我先进去了,我还赶着去喝交杯酒呢!”
闻言老乞丐不禁开口道:“你根本就没有妻子,和谁去喝交杯酒呢?”
听到老乞丐的话王重则是一脸的疑惑,便对着老乞丐问道:“老人家,您此话何意,还请明示啊。”
老乞丐淡淡的说道:“你那妻子早已经被杀害了,让你结婚便是为了栽赃于你啊。”
闻言王重大惊,于是他便来到了院内询问柳员外,柳员外不禁脸色大变,见状王重哪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他便将此事说了出来,带着众位宾客一起来到了洞房查看。
刚一开门,便见到一个身穿红衣的男子攻击而来,王重因为早有防备便躲过了这一击,那男子见到来了如此多的人,便转身就要逃跑。
不料却被飞来的一个鸡腿给击晕在地,原来是那老乞丐出的手。

随后官府的人也随之赶到,在官府的调查下终于得知了真相。
原来那郭少出来之后,便是找到了柳家,柳员外为了从柳家拿到银两,便将女儿交给了他,郭少便对着柳梦频频施暴,不料竟将她杀害了。
柳员外得知也是大怒,可是在银两的诱惑下没有追究,于是郭少便想到了如今的计策,将柳梦嫁给王重,然后在制作他们二人互相残杀的场景,从而逃过官府的追查,没想到竟然失败了。
最终柳员外和郭少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王重也是找到了柳梦的尸身打算将她厚葬,不成想却被老乞丐拦了下来。
只见老乞丐在柳梦的额头轻点了几下,随后便见到一点金芒融入到了柳梦的体内,而那柳梦竟然是活了过来。

夫妻俩相拥而泣,他们没有想到竟然还能有再见的一天,可二人在看那老乞丐,却早已没了踪影。
自此以后夫妻俩将柳家经营的是越来越好,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而王重也是将破庙中的六叔等人都安置在了一个大院内,过上了吃喝不愁的好日子。
写在最后:
王重虽然经历坎坷,可是他却一直保持着一颗善良之心,这也让他有了后来的好运气,才能化险为夷,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而那郭少和柳员外,则是被利益熏心,失去了做人的底线,最终害人害己,遭受了牢狱之灾。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保持一颗善心,因为善待别人的同时也是善待自己,好运才会常伴于身。
民间故事:孩子失踪,爹娘心急如焚,乞丐说:你家的伙计不地道
明朝万历年间初秋的一天,繁华热闹的太原城沉浸在一片中秋节前的忙碌气氛中,街道两旁店肆林立,街上人来人往,车马粼粼,好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城门边的一个烧饼店前,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头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桌子上的一个箩筐里堆满了热气腾腾香气诱人的烧饼。
烧饼摊前不远处,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叫花子正在低着头猫着腰悄悄地朝着放着烧饼的桌子慢慢地挪动着,片刻之间,叫花子已经来到了桌子底下,只见他伸出黑乎乎的脏手朝着烧饼摸了过去。
就在他的手触摸到烧饼的那一刻,摊主发现了他,这个摊主也是个狠角色,只见他拿起夹烧饼的铁叉狠狠地戳了一下小叫花的手,那铁叉刚从炉子里拿出来,顶端还露着被火烧成的红色。
只听“哎吆”一声,一股青烟从叫花子的手上冒了出来,那叫花子疼得哇哇大叫,瞬间就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跑到了远处。
摊主似乎还不肯放过他,只见他又快步上前来到小叫花的身边,伸出手给了小叫花子两个耳光,嘴里骂道:“你这个臭叫花子,赶紧给我滚!”说完,他似乎还不解恨,又扬起手要打向叫花子。
就在这时,一阵女人的说话声从不远处传了过来:“住手!”

摊主停了手朝着话音传来的地方看了过去,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摊主正要开口,那女子又说道:“你干什么?不就是一个烧饼吗?不给他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拿铁叉烧他?”摊主一看不妙,也就没再多说赶紧抽身开溜了。
说完,那女子快步上前拽起小叫花的手看了起来,刚才那一下着实把小叫花烫得不轻,手背上好大一块地方已经成了白色。
再看小乞丐,他的手抖得厉害,显然是疼得厉害,眼角处已经流出了几滴泪水。看到小叫花的这幅惨状,女子恻隐之心大动,她赶紧掏出手帕给给小叫花擦了擦泪水:“孩子,你爹娘呢?怎么做起叫化子了?”
小叫花低声说道:“我……我……我爹死了,我娘不见了。”
女子叹了口气说道:“哎!可怜的孩子。你是不是饿了?”
小叫花点了点头,女子一把拽起他说道:“走,我带你去吃好吃的!”
很快,女子就带着小叫花来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小酒馆里,看到一个打扮还算得体的女子带着一个叫花子进了酒馆,酒馆里的人觉得甚是差异。
不久之后,满满当当的四盘菜就上来了,小叫花看着这香喷喷的饭菜,不由得咽了咽口水,但他还是忍住没有动筷子,女子笑着说道:“看什么看?赶紧吃呀!看又看不饱?”
女子刚说完,小叫花就像是听到了圣旨一般,伸出黑乎乎的双手朝着盘子里抓了进去。那女子看到他的吃相,顿时笑了:“着什么急?又没人和你抢?”
小叫花在那里狼吞虎咽,而女子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吃。
很快,四盘菜就被小叫花一扫而光,他摸了摸吃得溜圆的肚子,打了一个嗝后站起身来对着女子深深地鞠了一躬。
女子问道:“怎么样?吃饱了吗?”小叫花点了点头。女子又问:“那你准备去哪里?”
小叫花低头不语,或许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该去哪里。
女子叹了口气说道:“可怜的孩子!这样吧,我家就在城东的周记糕点,家里也有一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怎么样?愿不愿意和我回去?”
听了这话,小叫花的眼神猛然间变得亮了起来,片刻间,他的眼睛里流出了几滴泪水。
女子见此,笑着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哭?从我见到你以来已经哭了两次了!”
确实,短短的一个时辰之间,小叫花已经哭过两回了,不过,这两次的哭可不一样,第一次哭是因为疼痛和委屈,而第二次哭则是因为幸福和激动。
同样是泪水,味道却不一样!
在路上,小叫花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了女子:陈承远,小叫花得知女子姓刘,她的丈夫周为诚在城东开着一间“周记糕点铺”,家里还有一个十岁的儿子名叫锦之。
不久之后,刘氏就带着承远回到了糕点铺,此时,正赶上下午吃饭时间,刘氏的丈夫周为诚正在糕点铺里紧张地忙碌着。

刘氏回到家后,先把承远安顿了下来然后赶紧帮着丈夫忙前忙后去了。承远也是个有眼色之人,看到人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也没有闲着,在店里干起了力所能及的活计。
周为诚见莫名其妙地来了个帮忙的小孩,也很是意外,等到刘氏把经过告诉他时,周为诚并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妻子这个人心地善良,只要能帮上一把,她总会伸出援手。
锦之见家里来了一个伙伴,也很是高兴,很快,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周记糕点铺虽然不大,但生意却相当红火,每天来这里买糕点的人都络绎不绝,这一切都归功于周家的祖传秘方。
周家经营糕点铺是由周为诚的祖父开办起来的,到他父亲这一代时,父亲苦心经营精心琢磨终于研制出了一个独特的秘方,从此,周家的生意越做越好。
糕点铺总共也就三个人,除了周为诚两口子以外,还有一个名叫张安奎的人,这个人大约四十多岁的年纪,一年前,周为诚再一次外出途中见他受了伤便把他救了回来。
张安奎孤身一人前来此地投靠亲戚,但亲戚却早已远走他乡,周为诚见张安奎无处可去便把他收留了下来。张安奎这个人话不多,干活倒是一把好手,深得周为诚的信赖。
转眼间,承远来到周家已经三个月了,这一天,周为诚带着刘氏和锦之去了城外的一个亲戚家里,糕点铺里就剩下了张安奎和承远两人。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承远来到周家以后,这张安奎就时时处处看他不顺眼,总是嫌他碍手碍脚的,不管承远怎么样做,张安奎总能找到数落他的理由。
虽然进了周家,但承远并没有忘记以前和他一起乞讨的小伙伴们,每次没事的时候,承远都会拿上一些吃得过来分给小伙伴们。对于他的所作所为,周为诚两口子全部看在了眼里,但他们没有吭声,在他们眼里,承远能有这份善心,也算没有白收留他一回。
这天,因为要给小伙伴们带点吃的,周为诚一家子刚走,这两人就又吵了起来,那张安奎见承远不服管教便要伸手打他,承远也不是省油的灯,躲开张安奎的追打后,又冲着张安奎骂了几句,这才跑出了院子。

把东西分给叫花子们以后,承远便回了家。因为店铺就在当街上,以往这个时候张安奎应该就在铺子里开始忙活起来了,但今天却不见他的身影。
难道周为诚一走,张安奎就偷起懒来了吗?承远不由得心里嘀咕了起来。随后,他进了院子。就在他要往房间走的时候,他无意中朝着周为诚两口子住的房间瞟了一眼,里面似乎有个人影在闪动。
承远不由得警觉了起来:周为诚两口子不在家,谁会进他的房间里?难道家里进小偷了吗?不可能呀,张安奎不是在家吗?怎么能让小偷进来了呢?
想到这里,承远赶紧轻手轻脚地朝着屋子走了过去,走到屋子跟前一看,屋子里的那个身影正是张安奎。
为了不致引起张安奎的警觉,承远并没有大喊大叫,他反而悄悄地退了出去,在门口大叫了起来:“张大叔!张大叔!”
不久之后,张安奎从院子里跑了出来:“你个小鬼,叫什么叫?”
承远笑着说道:“我见铺子里没人,以为你不在了,就叫了几声。张大叔,你在后院干什么?”
张安奎斜眼看了他一下:“你管我干什么?”说完,张安奎没有再理会他而是继续干活去了。
天快黑的时候,周为诚一家子回来了。忙完店里的活计以后,承远就计划把今天遇到的事情和周为诚两口子说一下。谁知,周家夫妻因为劳累了一天早早地就休息了,承远便计划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再说。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起床以后,刘氏就把承远叫了过去。一进屋子,承远就感觉到周家夫妻的脸色不对劲,便赶紧问道:“娘,出什么事了吗?怎么看起来你的脸色不太好?”
听了承远的话,刘氏朝着丈夫看了一眼说道:“没什么。承远呀,你来这里时间也不算短了,为娘带你怎么样你心里也有数,你看你年纪还小,可不能往邪路上走呀。”
一听这话,承远顿时一愣:娘这是怎么了?怎么好端端地说起这番话来?转念一想,马上便有了答案。不好,一定是张安奎在他们跟前说我的坏话了。
原来,今天早上,刘氏昨天回到家后发现屋子里像是有人翻动过,便把张安奎叫了过去。张安奎心里有鬼,便谎称昨天看到承远进了他们的房间。刘氏一听,尽管心里不愿相信,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把承远叫过去吩咐了一番。
承远想要解释,但因为已经临近卖糕点的时间了,周家夫妻便忙活去了。
出了这件事情,这一天,承远过得很是郁闷,一整天他都在外面乱逛,等回到家时天已经快黑了。
到家后他才知道,周家出事了!锦之不见了!

每天早上周为诚都会把锦之送进学堂读书,下午放学后再把他接回来,但今天周为诚因为有事就没有去接,往常周为诚不去接的时候,因为学堂里家并不远,锦之就会一个人走回来。
眼看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依然不见锦之的影子,周为诚心中不免有些着急了,就沿路找了起来,直到到了学堂也没有发现锦之,一问学堂的老师才知道锦之早就出门走了。
周家夫妻赶紧撒开四处找了起来,但直到天黑以后依然没有锦之的消息。
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承远心急如焚,赶紧在周围找了起来,但依旧是一无所获。
屋子里,刘氏正在偷偷地抹着眼泪,周为诚在一旁长吁短叹。此时,承远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是默默地蹲在那里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了起来,承远赶紧起身朝门口看去,来人正是张安奎。
见张安奎回来了,周为诚赶紧起身问道:“怎么了?有消息吗?”
张安奎喘着气说道:“我把附近都找遍了,仍旧是没有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周为诚瞬间瘫倒在地,张安奎连忙把他扶了起来说道:“掌柜的,你别着急,我回来的时候,发现铺子门口的门缝底下塞着一张纸,我不识字,你看看,是不是和锦之有关?”
说完,张安奎从身上掏出一张纸递给了周为诚,周为诚抢过纸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交出秘方,孩子无忧!
一瞬间,周为诚明白了:孩子被绑架了!绑架孩子的目的就是那张糕点的制作秘方。
见周为诚站在那里发愣,刘氏赶紧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和孩子有关?”
周为诚叹了口气说道:“是的,看来孩子被绑架了,只要我交出秘方他们就放了孩子。”
一听这话,刘氏不由得长长地出了口气:“孩子活着就好,不就是一张秘方吗?交给他们就是了。”
周为诚看了他一眼说道:“你说得倒是轻巧,你知道那秘方是怎么来的吗?那是我爹用性命换来的,怎么能白白地给了他们?”
听丈夫这样说,刘氏顿时着急了:“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在你眼里孩子还不如秘方值钱吗?”
周为诚叹了口气说道:“这样吧,我再想想办法,你也不用着急,反正只要他们拿不到秘方孩子就平安无事。”
第二天一大早,承远早早地就出了门,他计划找他的那些叫花子的朋友们帮帮忙。
一出门,承远就看到门口不远处有个乞丐,承远以为是他的朋友就走上前去,走到跟前一看,才发现并不认识此人。

城里的叫花子承远几乎都认识,眼前的这个人却是是个陌生人,难道是新来的吗?
承远开口问道:“哎,以前怎么没见过你,新来的吗?”
叫花子缓缓地抬起了头,看了看承远说道:“小兄弟,你知道哪里能要到饭吗?”
承远仔细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没有说话,而是从身上拿出了一块糕点递给了叫花子。
叫花子慢慢地伸出了手接过了糕点,掰了一块塞进了嘴里。看着这个叫花子,承远不由得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看了一会之后,承远便离开了,不过他并没有走远,而是躲在一旁偷偷地看起了叫花子。
承远为什么没有走?难道他从叫花子的身上发现了什么吗?
确实如此!承远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叫花子,就刚才那么一小会儿,他已经断定眼前的这个叫花子肯定是假扮的。
叫花子的衣服虽然破破烂烂,脸上看起来脏兮兮的,但却丝毫闻不到一丝异味。正常的叫花子因为不洗澡,身上难免臭烘烘的,人们都避之不及,但眼前的这个人却没有丝毫臭味,这难道不奇怪吗?
再看他的那双鞋,一般的叫花子因为没鞋穿大都是光着脚的,但此人却穿着一双鞋,鞋看上去已经烂了,但鞋底却是干干净净,鞋身也没有一点泥土,这很不正常。
在叫花子伸出手的那一刻,承远又看出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他的两只手尽管脏了,但一看就是专门蹭上去的土,特别是他的指甲盖里竟然没有一点脏东西。
再说他吃东西,叫花子饥饿难耐,不要说糕点了,就是臭了的馒头都抢着要,但这个叫花子却不是这样,在承远拿出糕点的那一刻,他显得很是犹豫,似乎在思考要不要伸手去接。要是饿了的话,早就一把抢过来塞进嘴里了,而他呢,则是掰了一块慢慢地塞进了嘴里。
所有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承远的眼睛,据此,他断定,此人肯定有问题。只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久之后,张安奎走了出来。自从那天张安奎进到周为诚的屋子里以后,承远就对他有了警觉,见他走了出来,承远的两只眼睛便盯上了他。
出得门来,张安奎向四周看了看,随后,他的眼睛盯在了那个假扮的叫花子身上。只见他快步走到叫花子跟前对叫花子低声说了几句话,便转身离去了。那叫花子像是得到了张安奎的吩咐,张安奎一走他也马上走了。
和一个叫花子有什么好说的?难道他们两个认识吗?张安奎悄悄地进了周为诚的房间、假扮的叫花子、蹊跷失踪的锦之等等等等,把这些事情起来,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了承远的心头,难道锦之失踪的事情和这两个人有关系吗?
越想越害怕,见叫花子渐行渐远,承远不敢耽搁,随即加紧脚步紧紧地跟在了叫花子后面。

不久之后,叫花子出了城。走了不远,他来到了一个破屋子里。见叫花子进了屋子,承远赶紧紧走几步在屋子外面的窗户底下偷听起来。
只听刚进来的那个叫花子说道:“哎吆,跑了这么长的路,累死我了!”
另一个粗重的嗓音说道:“六哥,张大哥怎么说呢?”
叫花子说道:“能说什么呢?他让我们两个在这里死等,听他那话估计是这桩买卖不好做。哎?那个孩子怎么样?“
“他能怎么样,昨天晚上哭闹了一晚上,估计是累了,现在正睡觉呢?”粗重的嗓音回道。
叫花子又说:“把他看好了,不然的话可就白干了。”
听了两人的对话,承远心中不由得嘀咕了起来:他们口中的张大哥是谁?莫非是张安奎吗?
从两人的对话中不难判断他们的手里有个孩子,孩子又是谁?不会是锦之吧!
一想到此,承远的心中不由得着急了起来,孩子被他们藏在哪里了?不行,我得看看!
心中一着急,脚下的动作不由得大了起来,只听“嘎吱”一声响,承远的一只脚恰好踩在了一根枯枝上。
尽管声音很小,但还是惊动了屋子里的那两人,片刻之间,两人便从屋子里冲了出来。承远一看不妙,撒腿就跑,可毕竟他年纪还小,哪能跑得过那两人,跑出去还没多远,就被逮了个正着。
或许是为了不想多事,那两人对承远倒是没怎么样,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以后就把他关进了一间屋子里。进到屋子里一看,地上还躺着一个被捆起来的小孩,不是承远又是谁?
人没有救到,自己也被关了进来,这该怎么办?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这天正午时分,一个十五六岁的叫花子领着四五个年纪稍小一点的叫花子来到了周记糕点铺。
来到糕点铺门口不远,大叫花子朝着身后的一个小乞丐问道:“承远是不是住在这里?”
小乞丐点了点头,大叫花子又说:“这家伙今天怎么也不出门了,咱们还得饿肚子。走吧,到那边等一会。”说完,几人朝着糕点铺对面的一条小巷子走了过去。
就在他们刚进到小巷子里的那一刻,小乞丐朝着墙上的一个记号看了过去,随即他的脸色变了:“大哥,你快看,这不是承远留下的记号吗?”
大叫花子扭头一看,墙上果然有一个画得歪歪扭扭的记号,这种记号他再熟悉不过了。原来,承远经常和他们呆在一起,以前在一起时,为了防备万一,他们之间就约定了一种只有叫花子门才能看得懂的记号。这种记号平时不常用,只有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才会出现。
瞬间,大叫花子感觉到了危险,他赶紧招呼大家:“快去前边看看,还有没有记号了?”
众人分头行动,没多久,一个叫花子跑了过来:”大哥,前面也有记号!”
循着记号,众人边走边寻,不久之后他们出了城,而记号也在一间破房子前消失了。

因为不知道承远是否遇到了危险,叫花子们不敢贸然行动,众人围成一团商量了一会之后,大叫花子悄悄地靠近了屋子。
就在他刚走到屋子门口的那一刻,从屋子里窜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个说道:“嗨!叫花子,你干什么?”
大叫花子笑着说道:“你说我能干什么?没要到饭,计划在这里睡一觉!”
那人说道:“赶紧给我滚远点,这里不能睡觉!”
大叫花子说道:“怎么?这破屋子是你们家的吗?”
那人说:“别废话!小心我把你的腿打折!”说完,那人作势就要打叫花子。
还没等那人的手碰到叫花子,叫花子就往地上一坐叫了起来:“哎呀!疼死我了!”
一听到叫唤,其他的几个叫花子瞬间从旁边的杂草里冲了出来把那两人围在了中间。
很快,两人就被打倒在地,不久之后,叫花子们又从屋子里找出了被绑起来的承远和锦之。
得救后,承远详细问起了这两人为什么要绑架锦之,从他们口中得知,这两人和张安奎果然是一伙的。
张安奎真正的身份其实是邻县一个作糕点的,一年前,偶然吃了一次周为诚做的糕点以后便觉得异常好吃,一打听才知道周为诚有个做糕点的秘方。
为了能把秘方弄到手,张安奎假扮受伤被周为诚救起,后来又在他家做起了帮工,他的目的就是那个秘方。在周家的这一年,张安奎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得手。特别是承远来了以后,张安奎更感觉难以下手了。
为了秘方,张安奎决定铤而走险,于是他就找来了两个无赖在锦之放学的路上把他绑架了,并以此来要挟周为诚。
锦之得救以后,承远和叫花子门带着那两人回到了周记糕点铺。
再说周为诚两口子,这天一大早,两人又坐在那里长吁短叹起来。不久之后,张安奎走了进来说道:“掌柜的,今天早上我又出去转了半天,依旧不见锦之的踪影,你倒是拿个主意呀?到底该怎么办?”

一旁的刘氏听到这话,也哭着说了起来:“是呀,你倒是说句话呀!”
周为诚来回踱着步,看得出来,此刻的他正在经历着激烈的思想斗争:秘方到底该不该交出去?
张安奎又开口了:“掌柜的,锦之被绑走已经一晚上了,孩子是个什么状况谁也不知道,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就迟了,我看,你还是把秘方给了他们吧。”
在张安奎和刘氏的轮番劝说下,周为诚终于松口了:“罢罢罢,就给了他们吧!”
“不能给!”突然,一阵说话声传进了屋子里,随后,承远带着锦之进了屋子里。
看着锦之,刘氏两口子喜出望外,而张安奎则是一脸懵懂。得知实情后,周为诚把张安奎和他的同伙交到了官府处理。
锦之得救全靠承远,刘氏一把把两个孩子搂在怀里:“孩子,谢谢你了!”
承远笑着说道:“谢什么谢!你送给我一个母亲,我还给你一个儿子,咱们不就扯平了吗?”
后来,承远一直待在周为诚家里继承了周家的糕点铺,而锦之则考中进士做了大官。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