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西瓜卖的非常贵,为什么不进口中国的呢?
导读日本的西瓜卖的非常贵,为什么不进口中国的呢2023年01月30日我们整理了日本的西瓜卖的非常贵,为什么不进口中国的呢的相关数据,这么贵的西瓜,日本人已经不舍得自己吃了,一般会拿它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上司等等朋友去日本看到他们吃西瓜那么寒酸,果...
朋友去日本看到他们吃西瓜那么寒酸,果断回国买了2个大西瓜犒劳自己,就算日本最有钱的人都没有像我们一样,把西瓜对半切开,用勺子吃的经历,因为对他们来说真是太奢侈了!
日本人在夏天能够吃上一口西瓜,就觉得整个夏天已经圆满了,别无他求了。
如果能像中国人一样把西瓜从中间切开两半,用勺子吃半个西瓜,那他们绝对不会相信有人是这么吃瓜的。
因为在日本,西瓜都是一小牙一小牙吃的。
难道日本人真的穷得连西瓜都吃不起吗?
10多年前,朋友刚到日本,在一户人家家里吃完饭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女主人拿着水果出来了,她拿了一个杨桃和一牙西瓜。
对,你没看错,确实是一牙西瓜。
当时在座的有四五个人,朋友还在好奇:一牙西瓜大家怎么分呢?
朋友实在不太懂,毕竟在家里都是对半切开用勺子吃的。
再起码也是一个西瓜切开,一人一牙才是。
朋友带着好奇继续观察着。
只见女主人一边温和地跟大家继续聊着天,全然没看到朋友的尴尬表情。
女主人把西瓜往下慢慢地切,切得刚好一口一小块,切好一块就分给大家一块。
日本人吃上西瓜后的表情,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中华小当家的那个场景:满脸的满足啊!
难道这西瓜有魔力,真的是人间美味吗?
明明还不够塞牙缝的啊!到底是怎么回事?朋友满是不解。
这是朋友在日本遇到的第一个关于吃西瓜的故事。
当时他心里就想着:日本人咋这么寒酸呢?
不过他后来仔细了解了一下日本西瓜的价格,他感觉突然理解了日本人吃西瓜的小心翼翼。
当时他的生活费一个月600块钱,但是按10多年前的物价,日本一个西瓜就要100多块钱!
算不算贵得离谱?
就算他做客的那一家其实是日本收入非常高的家庭,西瓜也绝对不像我们在国内随处都可以买到各种品种的西瓜。
最重要的是:国内只需要2,3块钱一斤,便宜的时候可能只要5毛呢!
另一个朋友开的民宿,今年夏天接待了两个日本人来成都旅游。
朋友想着天热,买几个西瓜,对半切开,让他们一人一半,日本人都惊呆了!
因为他们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过这样敞开吃西瓜的经历!
他们感动得都快流泪了,西瓜真是太好吃了!一直夸赞:国人也太豪横了啊!
两个故事相隔10多年,但是不变的是:日本人还是和以前一样,没吃上瓜啊!
我们吃瓜群众都一群又一群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西瓜在日本可是奢侈品一般的存在。
不过也不得不说的是:日本的物价10多年来涨得不算太多,现在一个西瓜的价格还是60到几百不等。
就是下面这样的小西瓜,一个60多块。
日本人买西瓜的方式和我们确实不太一样,我们习惯了一个一个地买,甚至有的家庭比较豪横一袋一袋地买。
很多日本的西瓜都是切块来售卖的,很少有人会买一整个西瓜。
当然了,切块的原因也在于:一整个西瓜真的太贵了!
在日本有可能会看到有一些长相独特的西瓜,比如说下面这个四角西瓜。
卖的价格非常高,折合人民币770块钱了。
这么贵的西瓜,日本人已经不舍得自己吃了,一般会拿它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上司等等。
这就是日本西瓜逐渐变成奢侈品的过程。
当然了,按照日本人的收入水平,要吃上西瓜肯定是没问题的。
大家也别信 说日本人吃不上瓜。
只是有没有必要吃的问题。
我们习惯了饭后吃点水果,但是日本人其实并没有这样的饮食习惯,他们觉得水果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这么说大家可能不太能理解。
大家想一想泰国的榴莲是不是很好吃?但是一个榴莲20块钱一斤。
一个榴莲就要几百块,大家是不是一样觉得榴莲很贵呢?
反正我一年也就吃一两回,我就满足了。
我们吃榴莲的心态和日本人吃西瓜的心态其实非常像。
但是日本人吃水果是一直都吃得很少,这是事实。
所以日本人对吃水果的态度并不像国人这么习以为常,饿了吃水果,饭后吃水果。
从江户时代开始,日本的日料最后一道甜点,就是应季的水果。
由此可见,日本人把水果当做甜点在吃。并不是必需品。
很多水果在日本是被当做礼物在送人的。
比如下面这两个哈密瓜,2个瓜1400块人民币哦!是不是很意外!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西瓜,很多水果在日本都很贵。
苹果橘子,桃子,葡萄这一类的东西在日本都特别贵。
前两年刚开始火起来的玫瑰阳光,大家还记得吗?
这其实是一个日本产的葡萄,但是在日本要卖500块钱一斤。
这也是日本的水果奢侈品之不过来到中国之后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家都能消费得起的平价葡萄了。
从最开始的30块钱一斤,到现在的只要8块钱一斤。
不得不说中国的这片土地上,打败了多少其他国家的食品奢侈品堡垒啊!
水果在日本很贵的原因
当然,回到正题,我们要讨论的是:日本为什么不进口中国的水果?
首先日本人吃水果的既然只是甜点,那就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而且中国的西瓜这么便宜,进口到日本国内,势必会冲击日本的农业。
日本有很多农业协会也在想尽一切办法发展日本的农业,特别是保护本土农业的发展。
日本的gdp虽然在全世界排名第但是日本的农业却一直都是它的软肋。
因为日本山地丘陵多,适合发展农业的耕地面积极其稀少。
其实不仅仅是西瓜不会轻易进口,其他所有农产品也是尽量都不进口。
所以日本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供养着一亿多人的口粮和必需品蔬菜。
在这个基础上才会考虑种植水果。
而西瓜和其他果树不同,不能种在山地上,自然也就更贵了。
这就是日本水果,特别是西瓜,哈密瓜之类的水果如此珍贵的原因。
但是即便是本国农业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日本也是要鼓励国家粮食自给自足的?
如果放开进口,日本的农业一定会垮。
当一个国家自己手里的饭碗,都在别人手上端着的时候,你们说日本人紧张不及紧张?
再说了,日本人早已经已经习惯了把水果视作珍宝,如果突然有一大批廉价的水果,他们估计自己也不接受吧!
毕竟突然把他们供奉在神坛的奢侈品,突然硬生生告诉他们那就是智商不够。
估计没有谁能接受这样的心理落差啊!
当然了,不进口他国产品以保护国内产业的事情,并不是只有日本一个人在做。
国内的养猪业其实也在被祖国妈妈保护着。
我们一直吐槽,韩国的肉那么贵,韩国人肉都吃不起。
因为韩国发展畜牧业很艰难,但是韩国不也一直在强撑着不进口吗?
如果一个国家的农业大量依赖进口,在未来是会有不可估量的隐患。
特别像日本这种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他们更宁愿的是管住自己的嘴,不吃就不会有需求。
大家说,是吧?
300人民币一个,你敢相信吗?
我们国内也就20~30人民币,日本西瓜对我们来讲,堪称“天价”,你要是拜访日本朋友,带一个西瓜去,人家开门的瞬间肯定会惊讶且开心。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跟日本也不远,不论海运或空运,日本都可以轻松从我国进口西瓜,让日本老百姓也能实现西瓜自由,但具体还真不是这么一回事,背后涉及的门道又深又复杂。
中国吃瓜群众有多幸福?
从2019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调查数据得知,我国人口占全球20%,生产的西瓜却占全球70%,而且我国每年要吃掉160亿个西瓜,以每个西瓜平均10斤来计算,每人一年要吃掉100多个,真实情况扣去老人孩子,青壮年吃的远超100个,我国属于名副其实的“吃瓜大国”。
虽然现在我们能畅吃西瓜,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西瓜不仅质量差,产量也低,为了培育出优良的西瓜品种,吴明珠院士翻山越岭,前往遥远的西部,投身于中国甜瓜育种事业,经过多年日以继夜的努力,吴明珠院士培育出了约30个优质瓜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8424,个头大、甜度高,关键还能大批量产,从而导致价格也低。
正是有了吴明珠院士培育的优质瓜种,我国东南西北绝大多数省份,都能种植西瓜,有些地方甚至能四季不间断的种植,仅仅河南这一省份,在2018年就生产了1364.32万吨的西瓜,这也导致我国西瓜的价格非常低。
日本西瓜这么贵,为什么不愿意向中国进口?
我国的西瓜产量占却全球总量70%,所以我们西瓜的价格在1~3元/斤,但你知道日本西瓜卖多少钱吗?
日本西瓜多以零散形式售卖,一块西瓜卖685日元,大概35rmb,一整个西瓜在200~300之间,这还只是小西瓜,要是个头大的,单个售价超过400rmb的比比皆是。
简而言之,日本西瓜的售价是我国的10倍左右,而我国西瓜品种质量高,价格低,为什么日本不从我国进口物美价廉的西瓜?
1.日本对水果的关税极高
从表面看,关税是国家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但随着世界贸易的一体化,关税的深层次作用体现出来了,国家可以通过调节关税,来重新分配产业结构。
日本对西瓜的关税高达90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西瓜,进口的卖900,日本国产西瓜卖300?
此时日本群众肯定会觉得,本土西瓜好便宜,设想一下,如果日本把西瓜的关税降到100%,进口西瓜200,个头大、甜度高、价格低,此时日本群众肯定都去买进口西瓜了,从而引起的蝴蝶效应,包括但不限于大量日本人失业,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
而日本不仅关税高,近年日本海关还采取了逆算法征税,原本关税、消费税以采购成本或售价的30%来申报,这一搞,申报比例高达50%~80%,而且自从日本出台逆算法征税后,卖家出口到日本的货物,如果想要顺利进关,还得找中间商去操作,因为逆算、申报、缴纳等工作太麻烦了,这些无形中都增加了进口西瓜的成本。
所以,别看日本对进口西瓜的关税设置比例高达900%,实际一套流程走下来肯定更高。
2.日本向中国进口西瓜的运输成本高
很多朋友认为,我国东部沿海距离日本东京也不远,运输成本能高到哪里去,实则不然。
西瓜属于季节性很强的水果,我们菜场的售价在2元/斤,但很多瓜农卖给批发商的价格才0.3~0.5元/斤,为什么我们买的西瓜翻了这么多倍?
原因就在于运输成本,这还只是陆路运输,西瓜从摘取日开始计算,储存期大概30天,走空运不要想,价格高的离谱,如果走海运,就需要从内地先水路运到东部港口,再运到日本港口,日本港口卸货后,继续运到日本各大仓库,最后公路运到各大零售店,这样倒腾来倒腾去,中国西瓜最终卖到日本人手中,恐怕也不新鲜了。
3.日本人更加愿意相信自己种的西瓜
日本对所有食物的监控都极其严格,这点你去日本旅游就能知道,没有瞎说,就拿西瓜来说,他们售卖的本土西瓜,必须要有种植信息、种植资料、种植照片、运输记录等等,但凡门店在接收西瓜时,发现西瓜损坏了,立马就能找到对应的运输员,同样的道路,如果消费者买到了质量差的西瓜,维权也很轻松,销售店铺轻而易举就能追根溯源,找到最源头的西瓜种植户。
这样严格的西瓜销售环节,在中国现阶段是行不通的,所以日本在食品方面,很少进口其他国家的,都是吃“自家种的”居多,你还别说,就算进口的便宜,只要价格差的不离谱,日本人还真是喜欢挑国产的吃。
4.日本致力于保护本土农业,对农业的补贴很大
日本老龄化严重,乡村农业更是存在隐患,如果进口食品大量冲击本土农业,可想而知,越来越多的日本消费者倾心于物美价廉的进口食品,那么问题来了,本土产品卖不出去,自然也没人愿意种植,日本这么多农户、老龄人口去干什么?
日本果农的年收入很高,甚至超过普通上班族,这背后跟补贴紧密相关,而且日本果农在种出水果后,会由日本农协统一收购和销售,也就是说,日本果农只管潜心种植,其他的事交给国家。
日本对农业的补贴项目超过470种,例如农田保护和灾害防治补贴、土地改良补贴、基础水利补贴、森林病虫害防治补贴等等,初衷都是为了保护本土农业的发展,毕竟一个国家的根本是农业,一旦发生战争或贸易战,其他国家对日本食品进行封锁的,后果可想而知。
日本果农在得到大量补贴后,也不用担心销售问题,所以他们专注于“精耕细作”,就跟日本发动机的研发道路一样,选择的都是“精细”路线。
日本果农没有想着如何提高西瓜产量,而是一门心思的钻研,怎么把西瓜种的更方、更甜、更小更精致,甚至还有三角形的西瓜,这也跟他们国情有关,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中间大部分区域都是山脉,农业耕地本就不多,要大面积种植西瓜不现实,日本境内85%的果园面积连2公顷都不到,所以日本想要大面积量产西瓜,除非他们愿意牺牲农田面积,很显然,这同样不现实。
况且日本思想文化也是一大因素,如果你有日本朋友,可以问一下,日本人其实对西瓜的需求量不大,他们不热衷于吃西瓜,就算吃,也是一块一块的吃,吃完饭,吃一块西瓜就够了,再多吃他们其实也不太喜欢。
发表观点(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