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保险金,怀孕生娃不知道这些社保和保险知识,白白损失好几万
导读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国家从上到下在鼓励生娃。所以除了生育险可以领钱,各地区陆陆续续推出一些“生娃奖励金”。我也整理了一些,大家可以对照着可以去了解一下当地的奖励政策。钱不算多,如果自己想生娃,这钱也是国家送上门的福利,能领就领。可以看到,大部...
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国家从上到下在鼓励生娃。所以除了生育险可以领钱,各地区陆陆续续推出一些“生娃奖励金”。我也整理了一些,大家可以对照着可以去了解一下当地的奖励政策。钱不算多,如果自己想生娃,这钱也是国家送上门的福利,能领就领。
2)育儿补贴
二孩每年5000元,三孩每年10000元,给到孩子3岁。
3)现金资助
公办幼儿园的二孩每年资助1000元,三孩每年资助2000元
福利性补贴包括购房有政府补贴,对于贫困家庭视情况给不少于10000元的临时救助金。
对于需要钱的新生儿家庭,这些钱还是可以帮些忙的。
陆陆续续有更多的城市加入了“奖励生娃”的大军,准备生娃的朋友记得一下,别错过送上门的钱!
到这,生娃领钱的福利就差不多了。
小结一下:
1、生育险是一笔宝藏福利,如果可以,一定不要断缴,而且要交够期限,离职要三思!
2、如果孕期被辞退,收集好证据,你可能要大赚一笔,给无良企业上一课!
3、生育津贴只有在职职工可以领取,居民医保和自由职业交的医保都没有。
4、如果自己不上班,部分城市支持用老公的生育险报销一部分生育费用。
5、生娃奖励,真金白银,不拿白不拿。
除了孕产检和生育津贴,孕期要准备和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接下来就来说风很大的待产包。
孕产期间,还需要准备什么?
说到孕期准备,不得不提待产包。
关于待产包,各方意见很多,说要买的有,以前还鼓励大伙囤货,说鸡肋智商税的也有。
但真正经历过的人意见逐渐统一,要买,只需要买一些用的上的。
作为一个医院全程陪护,照顾老婆月子的宝爸,我再同意不过了,真缺啥,网购是个好东西。
基于我们之前产检和住院时期,用上的和剩的东西,我整理出下面这个极简主义的待产包,一定收藏备用,用过就知道有多香。

1、待产包不用囤太多!
这张表是真的真的极简主义了,都是我们孕妈在生娃过程用的上的东西,大家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生娃季节和自己的情况添加,比如说保暖衣物的增减。
但真的不需要太多东西,不管是住院还是家里,闲置都很占地方。
比如说住院的时候,睡衣就不用带,都要穿病号服的。
一般医院自带用品也有要求;具体可以提前咨询一下护士或者医生。
这里根据我老婆的住院经历,跟大家讲一些细节:
1)千万不要买成套待产包,就跟我常喷的捆绑性保险一样,坑,用不上的东西一大堆;
2)不要乱加什么母婴群,都是营销的,动不动制造焦虑,优惠券也是一些杂牌东西,没用的
3)准备待产包一定要带上宝爸,东西在哪一定要提前测验一下他是否知道!!!
当然像我这样自己给老婆准备待产包,这一步可以省略。
4)确定生产医院,了解医院要求再开始准备待产包。
2、孕产期间,需要买什么保险?
作为一个保险博主,保险也是我的专业范畴,怀孕期间需要买什么保险呢?
很多人是有了孩子以后才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份保险,孕期买保险有两类:
1)孕产险
对于孕妈而言,怀孕面临的不仅是宝宝出生的快乐,还需承受身体变化和未知风险。
孕产风险发生的概率很小,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有:
孕妈:妊娠期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羊水栓塞等
新生宝宝:由于遗传和环境影响,新生宝宝可能面临早产、黄疸等风险
这些风险发生时,通常会产生高额的医疗费。
以新生宝宝来说,如果早产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每日费用可能上万。
孕产险,既保障妊娠并发症,又可以提供新生儿先天性疾病、重症监护保障,比社保报销范围更广。
我当时也买了,幸运的是没用上,但心安的感觉真的不错,推荐给大家。
搜罗全网,我找了3款产品:

表格中每个产品都有几个版本,我选择的是基础版本对比,其他版本主要是保额和保费的区别。
买孕产险一定要注意投保的孕周要求,大多数产品都要求是小于24周,有些放宽到了28周,所以想买的尽早看。
直接说结论:
如果担心妊娠并发症:考虑孕育宝·母婴险保额高,对于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 子痫症等10种严重并发症,5 万保额一次性赔付。对于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也有保障。
如果担心妊娠产生的意外风险,可以考虑孕产母婴意外险,意外风险保障还可以。
除了这种孕产险,近来保险公司还开发一些妊娠期医疗险,用于报销妊娠期特定疾病的住院费用,我也找了两款产品:

这两款产品都是针对于24种妊娠期并发症,二者的差别主要是等待期、报销范围、报销比例和保费。
如果想要报销的更多,孕妈保·医疗险(升级版单胎)不限社保,社保报销后可以100%报销,很不错。
不过注意有些情况买不了这个产品:
比如说胎儿超过2名,有刮宫史且手术未满一年、先兆流产或自然流产两次以上等,所以大家投保时一定要注意健康告知。
如果想要极致性价比,可以考虑孕妈保·医疗险(普惠版),一年保费只要90元,非常便宜。
而且这款产品不限胎儿数量,没有孕周限制,如果已经24周或者多胎可以考虑。
2)四大险种
普通人需要的保险就四种: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
但这些保险对孕妈来说,投保会有一些限制:
重疾险:怀孕 28 周以内大多可以投保;
医疗险: 只有少量产品接受孕期投保;
定期寿险:大部分产品都不接受孕妈投保,少数未满 28 周可以买;
意外险:一般对怀孕没有特别要求,符合职业和收入就可以投保。
怀孕对买保险会有一些影响,但也不是说没有产品可买。
就算暂时买不到也不用焦急,等宝宝出生之后再买也是可以的。
到这孕前孕中要准备东西,要重视的检查,要提前知道的知识和可以领的钱到这基本都说完了。
接下来就到了生娃后,给孩子准备的了。
五、生娃后,这两件事要注意!
孩子出生后,才是养娃长征的开始,要担心的事情多着呢,慢慢来···
新手家长两件事情别迷糊,一是少儿医保尽快办,二是儿童保险别踩坑。
1、孩子出生,少儿医保尽快办
新生宝宝身体抵抗力弱,新手爸妈又容易紧张,一有小异常都会跑医院。
这一来二去啊,花费可不小。
而少儿医保一年只需要200多块,就可以报销七八成费用。
简直就是国家给我们的羊毛,不薅都对不起自己!
(1)少儿医保的优点
总的来说,少儿医保有两大优点:
1)价格便宜,保障全面
由于有政府补助,大部分地区少儿医保一年只需要三百多就搞定了。
新生宝宝身体弱,门诊、住院可不少见;这少儿医保报销一次都值回保费了。
前几年刷爆朋友圈的深圳白血病小朋友,根据医保记账系统显示,小朋友2016年9月8日至今3次住院,共产生医疗费用204244.31元;
最终医保一共记账报销168050.98元,个人现金支付36193.33元。报销比例高达80%。
2)没有健康要求
商业保险一般都会有健康要求,宝宝早产、低体重、肺炎等常见病都会影响投保。
而少儿医保是属于国家福利政策,所有宝宝都可以参加。
只要你想买,就可以一直买下去。
所以说,少儿医保绝对是宝宝最值得购买的第一份保险!
(2)如何办理少儿医保,有哪些注意事项
关于少儿医保的办理方式和报销方式,我也整理了如下表格,

各城市办理的方式大同小异,就是要注意大多数城市如果要追溯到出生的医药费,需要在90天内及时办理。
需要的材料每个地方也不太一样,大家可以提前去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了解情况。
对于少儿医保的报销政策,很多城市会有政策倾斜,比如说住院报销比例比成人高一些,门诊限额也高一些。
总之一句话,尽快办理。
2、孩子的保险,这样买不踩坑!
孩子的保险是很多朋友,尤其是新手爸妈踩坑的重灾区。
初为父母,不懂保险,但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不差钱”。
出于这种想法,很多就踩坑了,花大价钱买了不必要的保险。
比如说买了“什么都保的”捆绑型保险,什么重疾医疗意外都保,价格也很高。
苦谁不能苦孩子,咬牙供保费,结果大人没有预算买保险了。
先不说这种捆绑型的有多坑,一旦大人出事,没有保险没有经济,家庭陷入危机,孩子的保险费也交不起,损失惨重。
所以说给孩子买保险,如果预算有限,一定优先给大人买,不要让孩子占用太多预算。
1000元配齐儿童保险,保障高达400万
给孩子买保险要避坑,就记住这两句:
1)先给大人买,后给小孩买
2)不要给孩子买乱七八糟的保险
这里直接用一个1000多的方案给大家打个样:

具体看看孩子的产品搭配思路:
(1)意外险
每个孩子都需要防范意外风险。
意外险我选了专心少儿意外险 2022(基础版),如果发生摔下床、磕伤等意外,这款产品每年能报销2万元的意外医疗费用。
此外,它还能保意外造成的残疾或身故,保额有 20 万,保障还是比较全面的。
(2)百万医疗险
目前百万医疗险最好的续保条件是20年期的。
这里选择了 e 享护-医享无忧(20 年期)个人版, 20 年内保证续保,就算是身体变差或理赔过都不影响续保。
同时附加了外购药的保障,也就贵了 8 元,但能报销昂贵的院外抗癌药,这样保障更全面。
(3)重疾险
重疾险我选了一份保至70岁的少儿重疾险,保额 50 万的大黄蜂 6 号。
这款产品除了轻、中、重症的基本保障外,还有少儿特疾额外赔。
如果不幸确诊了白血病等少儿特疾,赔了重疾的 50 万保额后,还可以额外赔 50 万的少儿特疾保额。
此外,如果是前 30 年不幸确诊少儿特疾,还能多赔 50 万,最高可以赔 150 万。
给孩子买有这三种就够了,孩子生病意外都有很好的保障。
如果预算充足可以考虑再来一份小额医疗险,孩子感冒发烧都能用。
孩子出生后的保障有了,但养孩子的征途才刚开始。
作为前辈,能给的建议只有2个:
一是早点存钱,孩子就是吞金兽,特别耗钱,比较耗爹;
二是心平气和,很多事情要看开,尤其是看刚上学的神兽,比较耗妈。
以上生娃前,怀孕中,生娃后的整个过程的问题都给大家解答了,如果还有什么疑问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沟通交流。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老爸”,我深刻觉得养大一个孩子真的太难了,从经济、从体力、从精神力都不容易。
但成为一个“老爸”也是我了不起的经历之一,所以每一个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我都有认真研究,也积极参与
所以最后的最后,跟各位准妈妈强调一下:
该领的福利记得领,要买的东西早点买,该全程带上的人(准爸爸)也要带上,怀孕真的很辛苦,别一个人受罪。
最后祝各位准妈妈生娃后多点“岁月静好”······
如果今天的分享能帮到你,请点赞鼓励一下!
深蓝保,回复【福利】,可免费领取:
《社保手册》《医保攻略》《保险方案》《防坑攻略》等超级干货资料。
帮助大家「认识保险、买对保险」是深蓝保的初衷,如果你有任何保险问题尽管我,我将用从业5年的经验给您合适的建议;
通过深蓝保投保的粉丝,一旦出险,我们将全程协助理赔。
灵活就业人员和多孩家庭怎样享受生育津贴?你关心的这些问题,答案来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余雯雯

今天(8月18日),杭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政策吹风会介绍杭州市医疗保障局在落实“浙有善育”,全面优化生育保险政策方面的相关情况(稍早前详细报道请看《杭州优化生育保险政策详解版:落实“三孩”生育保险待遇,优化生育津贴申报时间》)。
小时新闻将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答案都在这里了——
1.生育津贴申领条件是什么?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即可:
1)符合国家、省、市规定条件生育的;
2)生育时在本市职工医保待遇期内;
3)申领津贴时已在本市连续缴纳职工医保(含生育保险)费满6个月。
4)生育津贴申领时限为生育后次年年底前。
其中,灵活就业人员在2022年7月1日以后生育并符合上述条件的,可按规定申领生育津贴。
2.灵活就业人员如何缴纳生育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费由个人按规定与职工医保费一同缴纳,具体费率规定我市正在研究,明确后另行通知。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生育津贴待遇享受不会受到影响。
3.生育津贴具体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职工的生育津贴,按其新生儿出生时的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由单位申报并确认为医保缴费工资基数)÷30×生育女职工法定产假天数;用人单位职工平均工资超过省平工资300%的,按省平工资300%计算,低于省平工资60%的,按省平工资60%计算。
灵活就业人员生育津贴,按其新生儿出生时的上年度杭州市灵活就业人员月缴费基数÷30×生育女职工法定产假天数。以202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生育的一孩一胎顺产为例,其生育津贴为3576.15÷30×158=18834.39(元)。
4.分娩镇痛、早孕期胎儿结构超声筛查、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可以直接结算吗?
早孕期胎儿结构超声筛查、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按规定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调整后的分娩镇痛项目因信息技术问题暂不能直接结算。在系统未实现直接结算前,由个人先行垫付,待全省统一部署后再明确报销方式。
5.癫痫患者纳入门诊特殊病种管理有什么特别待遇?
门诊特殊病种在我市也称为“规定病种”,指各类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艾滋病、耐多药肺结核等,7月1日起,将癫痫纳入门诊特殊病种范围。在门诊治疗特殊疾病发生的医疗费用可按住院医疗费进行结算,且不设住院起付标准。
6.我是单位职工,刚生完小孩没几个月,企业快倒闭了,在走流程中,请问生育津贴下发的时候可以直接发我个人银行卡吗?
用人单位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照发。女职工生育津贴原则上由用人单位申报申请,经医保经办机构审核,拨付至单位对公账户。确实因用人单位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无法支付的,由单位提供相关材料,经审核后发放至个人银行账户。
7.我没有正式单位,自己交职工医保,生完孩子以后可以申领生育津贴吗?
2022年7月1日及以后生育的灵活就业人员(7月1日开始可参加杭州市职工医保并同步参加生育保险,具体费率另行通知,不会影响生育津贴享受),符合申领条件的(见问答1)在生育后至次年年底前可以申领。
8.2022年7月1日前生育的单位职工,如符合现行生育津贴申领条件,请问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吗?
生育津贴和计划生育手术津贴由用人单位在职工产后或手术后的次年年底前,按规定向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据此2021年生育的人员,按规定可在2022年12月31日前申领生育津贴,2022年生育的人员,按规定可在2023年12月31日前申领生育津贴。如符合现行生育津贴申领条件(见问答1)的,可向属地医保经办机构提出申请。
9.已经到退休年龄,正在延期缴纳职工医保费的人员,还要交生育保险费吗?
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含职工医保延期缴费)的人员,不再缴纳生育保险费。
10.领取失业金的人员,职工医保费是由失业金代缴的情况下,可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吗?
我市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疗保障局等17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规定,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含生育保险费),保障其生育权益,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列支。该规定待省级部门协调明确后执行。
11.申领生育津贴,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申请人申请时除填写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外,还需根据不同情形提供下列材料:
1)申请平产、剖宫产、助娩产待遇的:医疗诊断证明或出院记录复印件。
2)申请计划生育流产、引产待遇的:从确认妊娠开始(末次月经)病历复印件一份;医疗机构出具的流产或引产时间证明复印件一份。
12.有哪些渠道可以申领生育津贴?
可以通过浙里医保(浙里办APP搜索“浙里医保”—“我要报销”—“生育津贴支付”)和浙江政务服务网等线上途径,或线下到属地医保经办窗口申报。
13.符合“浙有善育”文件规定连续缴费满六个月但网上申领仍提示“当前人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未满12个月,无法办理当前业务”的生育人员如何申请?
该系统相关信息化模块正在完善中,因此杭州市暂以原12个月连续缴费作为判断规则进行线上收件。目前可通过线下途径到属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
14.生育津贴申领下来以后,医保部门会给我发短信告知具体金额吗?
线下申报没有短信告知,线上申报短信告知办结(不显示具体金额)。申报单位可通过医保公共服务网(zhyb.ybj.zj.gov.cn)查询,或到申报窗口领取生育津贴核定表,也可申请邮寄生育津贴核定表。
15.请问流产以后能享受生育津贴吗?
符合生育津贴申领条件(见问答1)的可以享受。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产假15天;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产假42天。
16.请问男员工什么情况下能享受生育津贴?
男职工实施输精管结扎手术并符合申领条件(见问答1)的,可以申领计划生育手术津贴,按7天计发。
17.我2021年生育的,津贴已申报领取过了,请问我还符合延长假补发吗?需要重新申报吗?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修正版)规定,生育一孩的产假为158天,生育二孩、三孩的产假为188天。在2021年11月25日(含)之后,仍处于产假期间的女职工,如已按原产假标准领取生育津贴的,医保部门会负责批量补发至原拨付账户。因系统还在测试完善阶段,批量补发时间另行通知。
18.双胞胎、三胞胎可以享受188天产假津贴吗?
可以。一孩多胎的按二孩或三孩享受188天生育津贴,并按照《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法》“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的规定叠加享受生育津贴。
19.我生育一孩双胞胎只发了188天产假还有15天产假津贴怎么申领?
凭原始申报材料(见问答11)至属地医保经办窗口申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生育金领取条件及标准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贝儿。咱们交的“五险一金”里,都有“生育险”的保障。
生育险包含“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两大部分:“生育津贴”可以补偿在产假期间的收入损失;“生育医疗费”则可以报销一定的因生育或流产所引起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等等费用。一般不包含因妊娠、分娩、产前产后检查等引起的并发症,医疗事故产生的费用。
具体能报销多少、怎么报,各地区会有一定的差异,大家可以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同事或者当地的社保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没有出门工作的全职太太,只要老公的单位交了社保,也是可以用他的社保来报销生育医疗费的哟~
那么,生育金领取条件及标准是什么?

如果因为生宝宝在家休产假,生育保险是可以领取生育津贴的,还能再报销一部分检查、接生、手术、药品的费用等。
“生育保险”的保障范围,主要包括“产假,生育医疗待遇,生育津贴”三个部分。
产假,就是生宝宝可以有三到六个月的假期。
生育医疗待遇,就是生宝宝的花费可以进行报销。
生育津贴,就是生宝宝有补贴,国家给你发钱!
当然了,享受生育保险福利的前提是,得符合现阶段的国家生育政策。
其次,生育保险的报销还需要满足一定的缴费年限和连续性,一般来说,需要在生育前连续足额缴纳9个月或12个月,并且使用时,也处于缴纳状态才可以。
如果有生育的计划,一定要提前进行考虑缴纳生育保险,才能顺利进行报销。

对于生育前的缴费时间这一点,各地的政策会略有小小的不同,不过都大差不差。
不过,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报销的标准差别还是比较大的,这点是和医保比较类似的。

关于“生育保险”的其他小问题
(1)我是男生,我要生育保险有什么用?
对哦,男性又不能生孩子坐月子,交生育保险有什么用啊?
小哥哥,你们的生育保险,也是可以给没有参加工作、没有缴纳社保的老婆用的。
不过,在报销上确实是会打一点折扣,也是可以享受50%的生育医疗费报销和10天陪产假期的。
再小的羊毛也是羊毛,男同胞的生育保险,也不能忽视啊。

(2)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一样吗?
生育津贴是由国家发放的,公司只是代发。
单位给我们交纳的生育险基数越高,我们领的生育津贴才会越高。
这也是有些妈妈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休产假,工资会比之前低了这么多的原因。
除了上述规定的产假外,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妈妈们在产假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还可以享受额外的哺乳假: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 1 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 的,每多哺乳 1 个婴儿每天增加 1 小时哺乳时间。
如果孩子还没有满一岁,可以试着向公司申请哺乳假哦。
(3)生育津贴怎么领?
步骤如下:

养儿才知父母恩,相信已经有了宝宝的小伙伴,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体会。
无论从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来看,这些都是国家福利性的制度,所以文文大保贝儿也一再呼吁,社保是我们每个国民都需要的基础医疗保障。
而宝宝出生后,新生儿的第一份保险,就应该是国家医保。
愿所有母亲,都被岁月温柔以待。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