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骯髒醜陋”:唐山师范学院教授石某为何用繁体字斥责网友?(文章微博骂人怎么回事)
导读自从昨天下午16:31分以来,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石文瑛就一再被点名,令这位中文系教授没想到的是,她不但把自己带火了,而且还把《礼记》也带火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先来看看石文瑛教授在昨天下午16:31分的内容:关于安倍先生遇刺,我...

石文瑛是唐山师范学院教授,女,笔名潇元。石文瑛不愧是中文系教授,她的这段话文化性十足,短短几句话中,含沙射影,引经据典,令人惊诧。但是,网友们对石文瑛教授的“文化性”并不买账。当我仔细去阅读了石文瑛教授当时的文章,我也对其内容并不认可,且感到奇怪。关于安倍先生遇刺,我很庆幸,在我的朋友圈没有看到欢呼雀跃的支那劣根奴。道不同不相为谋!“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礼记·曲礼上》)今之土地,人性扭曲,靈魂骯髒醜陋,愧不如先祖古人。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石文瑛教授的“惊诧之言”吧。在石文瑛教授的这段话中,归纳起来,至少有四个细节值得注意:
1、“支那劣根奴”;
2、“道不同不相为谋”;
3、“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4、“靈魂骯髒醜陋”。
就冲这四句话,你就不得不佩服这个石文瑛教授的确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但是,你即便是觉得她有文化,当你得知真相时,你也不会尊重她。

现在,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这四个细节的内涵:
1、“支那劣根奴”。
“支那劣根奴”这个词看似很熟悉,但实际上很陌生,因为在历史上没有这个词。之所以有一种熟悉感,是因为“支那劣根奴”由三个词组合而成,分别是“支那”“劣根”“奴”。
“支那”这个词最早产生于印度,最先是没有轻蔑之意的,到了清代末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起侵略,蔑视、侮辱当时的中国国民,甲午战败以后,日本就一直用这个带有侮辱性质的词来称谓中国国民;直到日本战败后,应中国代表团的要求,盟国最高司令部经过调查,确认“支那”称谓含有蔑意,故于1946年责令日本外务省不要再使用“支那”称呼中国。
“劣根”这个词于“劣根性”,“劣根性”最早是谁发明和开始使用的,现在已经不可考。有一种说法是日本人当时发明了“劣根性”一词,鲁迅到日本去留学回来以后,根据“劣根性”提出了“国民劣根性”这个概念,指在国人身上存在的某种专制性和奴性。
“奴”这个词很早就有了,意思指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而没有人身自由等政治权利的人。但“奴性”这个概念主要产生于清代,鲁迅对“国民劣根性”和“奴性”都有深刻的阐述。直到今天,中国国民都一直在和奴性作斗争。
点评:石文瑛教授自创“支那劣根奴”一词,无外乎就是要显示其文化渊博,思想深邃,炫耀其阅读过历史、研究过鲁迅的经历。但用这个词来斥骂中国网友,则是极其无知、极无涵养的表现。

2、“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一个成语,它的本意是:道,不同的话,就不要去选择、谋划。比喻实现理想的道路有很多。
后来,这个成语又有了一个引申义:志向不同,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点评:石文瑛教授引用孔子的这句话,就是想借此来表达自己和中国网友的不同文化涵养,石文瑛影射自己不会像这些网友一样没素质、没涵养。字里行间,石文瑛教授所表现出这种“自视清高”态度,却最终让她自己栽了跟斗。

3、“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出自于《礼记·曲礼上》,石文瑛教授在文章里还特别对句子做了标明,希望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说服力。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是《礼记·曲礼上》中“居丧之礼”下面的内容,其意思是:邻家有丧事,舂米时不唱歌助舂;同里有丧事,不在巷中唱歌。
包括石文瑛教授在内的不少网友,都引用这句话来表达“当邻居有丧事的时候,我们不能唱歌,不能幸灾乐祸”的建议。
但有细心的网友指出,在“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的后面,还有“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的记载。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的意思是:“对于父亲的仇人,不能与他共同生存于天地之间;对于兄弟的仇人,要随时携带兵器准备去报仇;对于朋友的仇人,不要和他处在同一个国家。”
点评:石文瑛教授的文章表面上看起来引经据典,实际上却是断章取义。作为中文系教授,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记载来批判中国网友的幸灾乐祸现象,没想到却在网友面前顿时翻车。这位中文系教授对《礼记·曲礼上》作出如此肤浅和偏颇的理解,实在有些打脸。


4、“靈魂骯髒醜陋”。
“靈魂骯髒醜陋”是石文瑛教授用来批评中国网友的,前面还有一句“人性扭曲”。言外之意,好像只有石文瑛教授的人性才不扭曲,只有为安倍感到悲痛的人的人性才不扭曲。
然而,石文瑛教授有一个最让人看不明白的地方,就是:在前面的所有文字中,均用汉字简体,到了些“灵魂肮脏丑陋”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繁体字了,这是为什么?
这究竟是在炫耀其传统文化知识的丰富渊博,还是出于一种见不得人、于心不安地表达?
我不知道石文瑛教授突然用几个繁体字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把这几个字变成繁体字之后,总有一些人是不认得的。既然不认得,那么就会忽略;既然忽略,就不会较真了。
但问题是,如果中国大陆的网友不认得这几个繁体字,中国台湾的网友还会不认识这几个字么?这难道是写给台湾的网友看的?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点评:“灵魂肮脏丑陋”,这几个字明显的是骂这些中国网友的。但是,这个石文瑛教授很奇怪,既然要骂中国网友,又弄出几个繁体字来让中国网友认不出来;这究竟是为什么?根据个人推测:一方面可能是心虚,一方面则可能是自我安慰。

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石文瑛的账号,目前已经因为发表不当言论而被永久禁言。相关部门已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这个石文瑛教授的文章有以下特征:
一是以引经据典来炫耀其文化渊博,
二是以贬低网友来展示其自视清高,
三是以断章取义来强调其政治倾向。
但是,石文瑛教授到底对中国文化有多少了解?有多深的理解?这个还真不好说。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石文瑛教授已经退休了,没想到还发表如此错误言论,真是晚节不保啊!我们相信石文瑛教授一定会后悔的,然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片于网络,侵删】
渤海居士冯志亮:古人是如何骂人的?古代“文骂”“武骂”大盘点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当代著名诗人、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冯志亮先生是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先生现担任华夏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兼北京分会会长,中华儒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年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东方孝道文学院荣誉院长。冯志亮先生还同时担任时代文学杂志社总编,中国名家杂志社荣誉总编,中国炎黄文化报文学总顾问,中国文化新闻报编委会副主席。冯志亮先生兼任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华北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传统礼仪促进会理事。冯志亮先生同时兼任北京汉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燕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北京海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中国诗词协会终身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冯志亮先生还是挪威国立艺术家协会外籍会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荷兰皇家文学院高级学术顾问。冯志亮先生的历史文学作品曾多次刊载于中国文联创办的《神州》《中国魂当代名人专访特刊》《中国当代文学家》《北京文化》等期刊。曾被中西文化联合会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AAAA级宣讲人”荣誉称号。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厚葬》,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零四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


人们常说“文人相轻”,鄙夷耻笑于自古文人相互轻谩,彼此菲薄的文坛现象。虽然文人多好面子,但“文人相轻”却也说出了文人的一分特性。毕竟,最会骂人,骂出了门道,且将骂人弄成一种文化的,还是他们。
孔老夫子,在国人眼里,最为温文尔雅心性和善的长者,怎能料到倡导君子之风者骂起人来也是刻毒至极。据说他有个弟子宰予,一天中午犯困睡着了,孔子对着其他的弟子骂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这话成为千古骂人绝句。
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
后来,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贼,杀了他,得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都咬定说自己干的。
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或许是最早流传下来的骂人故事了。
其实这还是文雅的,要说到文人骂人的刻毒,就不得不提到三国时候陈琳的檄文了。官渡之战时,陈琳在袁绍手下当差,为袁绍起草檄文,对曹操破口大骂,从曹操的祖父到父亲一直到曹操自己,因为曹操的祖父为太监,父亲是祖父养子,陈琳骂曹操:操赘阉遗丑。气得曹操头痛病发作,战败袁绍之后,曹操审问被俘的陈琳,骂他也就够了,为何还要骂他祖宗三代。
相比较而言,三国时候另外一人,就没这么好的心里承受能力了,活生生的被孔明一骂至死。据说孔明带领部队与汉魏军队两军对峙,战前一番唇舌之辩,可怜那老臣王朗被孔明一番痛骂后,气得肝胆俱裂,死于马下。骂死一个大臣,赢得一场战争。
还有就是如袁术说刘备“织席贩履之徒。”周瑜说曹操“曹贼”。这都是姓加贬出身或身份的。
古代骂人的话也有很多,有些如今我们也在用。《孟子·滕文公下》里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禽兽也是骂人的话。还有骂人的话叫“食其肉”,恨得要吃你的肉。
古人说:“吾食其肉,不以分人?”我一个人吃你的肉还不够吃呢,还不满足呢,不能分给别人。还有一个“尔何知”,也是骂人的话。意思是“你懂什么!”还有“划尔类”,意思是干掉你这一票人。“残竖子”,意思是你这个浑小子!还有“厉鬼”“死鬼”“役夫”“贱货”“役人”“役臣”等等,都是骂人的话。
鸿门宴的时候,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把刘邦干掉,项羽当场没做到,最后范增发脾气了,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你这个幼稚无知的人,我没办法跟你共事,以后抢你天下的人肯定是刘邦。
后来汉高祖刘邦“骂郦生为竖儒,谓此儒生竖子耳”,你们这些知识分子是竖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公,高祖自谓也。汉书作‘乃公’,乃亦汝也。哪乃公就是你老子,自称你老子,骂你是竖子。所以汉高祖一边骂你是竖子,一边捧自己是老子。
为何“竖子”就会是骂人的话了呢?按照《说文》的解释,“竖”指的是“直立”。“竖”的读音和“孺”很近,所谓竖子也就是“孺子”,那就是黄口小儿的意思。和我们今天说“小子”差不多,但是又有不同,以前的“竖子”是不管你年纪多大,只要他觉得你是傻瓜呆子,就可以这样叫。
刘邦骂人,一般是骂“竖儒”的时候多,骂“竖子”的时候少。刘邦在世时骂了无数人是“竖子”或者“竖儒”,可是他死后四百多年,也被阮籍赠送了这顶帽子。他在游山玩水时,屹立于楚汉相争的战场大发感慨:“唉!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还有就是《史记伍子胥》列传,白公胜与子西对骂,白公胜自磨剑说:“欲杀子西”,子西听后笑道:“胜如卵耳,何能为也。”这句话其实非常毒,不解释了,大家体会体会其中的意思吧。
相比较起来,文人骂人更加自成一体,甚至出一篇文章来骂人。此处就不得不提到骆宾王那篇《为徐敬业讨武墅檄》。
骆宾王在檄文里,指控武则天弑君鸩母,包藏祸心;窃窥神器,并张扬后宫隐私,污辱个人人格,把武则天骂得狗血喷头,但武则天非但没有因此而怒火中烧,还为他的才干没有得到发挥而惋惜,由此责怪宰相有失察之过。骆宾王断难料到的是,这篇精彩的檄文居然被后世选进《古文观止》,成为后来者学习的范文。
文人之骂,在古代,更多的是文人之间的一种戏谑。《宋书·谢灵运传》中,何长瑜嘲笑陆展曰:“陆展染鬓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本来是拿同僚的年龄开玩笑,说他好一把年纪了,还不怕麻烦地把头发染黑取悦于新娶的小妾。可惜官场中人缺乏幽默,开这样的玩笑便被当成了“骂”,骂人的人也因此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
一代大文豪杜甫,在墓前见妄人的题诗乱批评李白,勃然大怒,于是说:“尔曹身形俱泯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诗圣出手果然非同凡响,虽骂的不脏但积恨所发,酣畅淋漓,古今难及。
王安石年老归乡时偶住一乡民家,村妇人唤猪、鸡都是:“嗟夫,荆公,来食!”粗贱的农妇都如此侮辱自己,也无怪乎王老先生仰天长叹,心如死灰了!
当然,古代文人“骂街”也不见得都不带脏字,大文豪苏轼说佛印:“我修行时,观君如一泡屎!”而佛印却说:“我参佛时却看君是一尊佛!”苏小妹的解释是:心中所想便为外物所化,即:佛印心中有佛,东坡心如臭屎。
继续说,在清朝乾隆年间,尚书和绅和侍郎纪晓岚在花园饮酒。突然,一条狗从他们身边经过,和绅故意指着狗问纪晓岚:“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从容不迫地答道:“尾垂为狼,上竖(尚书)为狗。”
文人之间爱骂人,皇帝更是常常忍不住就开骂,喜欢骂人的皇帝远不止刘邦一人。雍正皇帝是个“折子控”,常常每天批十几个小时的奏折,乐此不疲,还在折子上留下了不少有趣的“回复”。
雍正皇帝会在折子上讲一些浅显的笑话来揶揄人,比如他在折子上说别人坏话:“此人乃天日不醒的一个人,朕当日在藩邸骂他玩,都叫他‘球’,粗蠢不堪,于登极后不记出仕何地。”“朕将王嵩调到,看伊竟是一不堪弃物,满面鄙俗之气。”雍正骂人也很有一套,痛骂之中带着讽刺挖苦:“你是神仙么?似此无知狂诈之言,岂可在君父之前率意胡说的!”“朕这样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这样人!”“多赏你些,好为你夤缘钻刺打点之用。”
其实在中国的四大名著里也有许多骂人词汇,例如:《西游记》里悟空骂八戒是“夯货,呆子”;《红楼梦》《金瓶梅》里骂的“天杀才,狐狸,蹄子”;《水浒传》里“金钱豹子”杨林初遇戴宗,在“火眼狻猊”邓飞来劫时,骂了一句“我来结果这呆鸟!”;鲁达骂镇关西“阿咂泼才”、“狗一般的人物”,都充分展现了古人市井间的谩骂之语。
说了这么多古代骂人的事例,那被骂怎么办?
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骂,那个人前不骂人。当自己被别人骂的时候,应该怎么对付呢?
一者有时对骂,这种对骂的方法只适用于文骂或酸骂,也就是文人骂人的时候,应该用的这种。表现的结果是言论镇压,如果别人骂得自己都很在理,自己不吭声就表明了被骂之人是心虚了,只有通过对骂,把骂人的人用言论压下去才可以真正算作被骂的人有理。
二者有时沉默,俗话说“沉默是金”,谁最能沉得住气就是最有理的,记得当年王朔大骂金庸的事情还刻记于心,王朔那种武骂,看似有理,但却没有现实根据,所以那种骂法是占不住脚的,金庸表现出不理不睬的沉默方式就是对待这种武骂的最好办法。虽然骂的有理,但大家却普遍认为王朔是个泼妇,金庸虽然不是古人,但是颇有古人之风。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与骂王朗时,用的是武骂,借用了类似有文化的泼妇骂人技术,可王朗太糊涂,竟然和诸葛亮对骂起来,一个骂不过,竟然骂死在两军交战的大旗下,可见,对付骂人同样也是一种艺术,如果处理的不好,也会和王朗一样被人骂死的。
骂人看来是件容易的事。但骂人之道,要有修养、有学问。有哲学、有艺术……骂人要骂得典雅,有风度、有幽默。如果张开血盆大口,赤裸裸开门见山,什么祖宗八代、猪狗牛羊、死鬼杀千刀,如是等而下之乱搞两性关系,这是村头拨妇式骂街,不必深谈。
再者,如骂人骂得不痛不痒,不即不离,口中喃喃而不知所云,被骂者一头雾水。这是黄口小儿念经式,亦谓之不人流也。故骂人之道,最忌生吞活剥,心浮气躁,骂得人七窍生烟,斩得人刀痕累累,虽是痛快,但总谈不上艺术。故骂人之道,最似武家功夫,有深有浅……
《四十二章经》中有言:“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而堕其面;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飞其身。”骂人,不是不可骂,但要出于好意,出于爱心、善意,不要从否定他人的立场来骂,最好是从积极面来说,古人如此,当今人更是应该如此。比如:你要有良心,要学圣贤,要讲究做人的道理,如此,就能让人接受与受用了。总之,还是少骂人的好。
温儒敏:一条微博,几句真话,功夫不大,就遭到了排山倒海的谩骂
“毒教材”事件发酵后,我国的教材总编温儒敏教授出来发话。“一条,几句真话”,功夫不大,就遭到了“排山倒海”的谩骂。老先生不堪忍受,无奈之下关闭了评论。关闭时还不忘撂下几句话,一示冤枉,二表不服,像鸵鸟把头插进土堆里,眼不见为净。

温儒敏的
怕污染耳目,关闭评论,是聪明之举。“心有戚戚然”,却仍能“睡得很安稳”,说明心也比较大。老先生76岁高龄,身体仍能保持健康,可不是盖的。只不过,睡得着觉,并不能证明你就是清白。
身为教材,教育界位高权重的人,遇到了这样的事,出来向公众澄清,非常有必要。温公既然能够站出来,说明他很有胆魄。本希望他能解释一下“毒教材”里的“毒”字,没想到他却只解释了“毒教材”里的“教材”两个字。意思是说:毒不毒你们别乱说,教材是没问题;为什么没问题呢,因为教材是集体决定的事,是国家层面的事,不是我老温、老曹、老…、老…几个人决定的。好像是说,出了事有好多人担着,你可别光找我们几个算账。

温儒敏6月1日发文摘抄
学者而出政客的口吻,这是水平。但面对网友和家长的质疑,反而给网友扣上“别有用心”的帽子,也显得太草率了吧。

无论遴选、编审、审批的程序多么严密,多少人参与,从逻辑上讲,都没有证明教材没有问题。如果您想自证清白,为何不从专业的角度,给我们讲一讲,您的教材好在哪里?内容编排、取舍的好在哪里?几十年来语文教材几经变迁,是否变好了,如果变好,好在哪里?您为什么不就某些好文章被踢出教材,而选用一些西方虚假道德的课文,做一下说明呢?您为什么不就网友关心的《背影》、《谁是最可爱的人》、《狂人日记》等文章的移出,《爱迪生救妈妈》的移入做一下科学的解释呢?

温儒敏对曹文轩文章的评价(一)

温儒敏对曹文轩文章的评价(二)
关于曹大作家的文章,您好像做了解释,说入选非曹所主张,说曹文曾获过某某大奖,如何畅销云云。
首先,曹某既身为,入选自己的作品,虽说是编写组集体决定,但谁能否认他曹一点作用没起?
第二,获过文学大奖的作品多了去,作为入选教材的必要条件尚且说得过去,但是否就是充分条件呢?
第三,畅销,全国网友都知道是怎么造成的。只可惜,从今往后,畅销书榜单上,再也不会看到他的作品了吧?
第四,文笔。曹文是否真的好,不是您一人说了算,也不是几位、几十位甚至更多的专家说了算。好不好孩子们知道,家长们知道。如今家长们纷纷把曹的书籍倒入垃圾箱,文章好不好,是不是已经不言自明了呢?

编好教材的意义如此重大,您说得太对,说得太好了。能说得这么冠冕堂皇,我们做不到。
但这么严肃的问题,这么重大的问题,您认为这里面就没有你们编选者和出版社的一丁点责任,都是家长们、网友们别有用心吗?您认为全国网友都是吃饱了撑的,闲着没事干吗?如果现在的教材真得非常好,大家赞扬您还来不及,谁会到您的上“排山倒海”地谩骂呢?您高高在上,锦衣玉食,悠然看《孟子》,您理解过全国家长们的心情吗?
偌大年纪了仍然在读《孟子》,我们吃瓜群众真是望尘莫及。即使拿来《孟子》,我们也看不懂,也不太知道里面的意思。所幸我们倒认识“公孙丑”中的“丑”字。希望对“丑”字的理解,温老教授和我们是一样的吧。
是非对错,终有澄清的一天。拭目以待。
- 1真我11Pro+开启新赛道,高性能+素皮机身,1TB仅售1699
- 2幼儿园小、中、大班成长档案制作范例及注意事项,幼师收藏(教师成长档案模板 幼儿园)
- 3小米14提前看,1㎜窄黑边+直角中框,还有iPhone什么事?
- 4装一套90平米的房子大约需要多少钱?(90平方米装修多少钱一套)
- 5全省首座,在东莞落成使用(水准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 6江西一妻二夫案回顾:女子与俩丈夫同居一室,构成重婚罪吗?(2020年一妻二夫制新闻)
- 7wps表格怎么排序成绩高低,wps表格:数据透视表数据排序技巧
- 8唯爱侦查,反诈速递|小姐姐喊你来刷单,史口小孙被诈骗5万元!
- 9linux游戏模拟器,流行的任天堂电子游戏模拟器 Cemu 计划开源并支持 Linux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