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速递  >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小众歌手孙燕姿)

  • 浏览7012次
  • lengsiwei.com
  • 评论0条
  • 导读|作者:刘潇一条评论孙燕姿为“冷门歌手”的帖子竟然掀起了轩然大波。犹记得2020年6月9日,孙燕姿直播演唱会的场景。当时的她一头齐肩发、一身白色T恤、一条蓝色牛仔裤,靠着简单的乐器伴奏,将巨大的感动带给了深处疫情恐惧的人们,让人觉得她还是那...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讽刺,唏嘘,慨叹,怀念,一代人复杂的情绪中,孙燕姿全然不在意“冷门歌手”的标签。她曾说过:“这个世界本来就很大,不可能所有人都跟着一个潮流,听一首歌。”


    |作者:刘潇

    |:咖喱



    一条评论孙燕姿为“冷门歌手”的帖子竟然掀起了轩然大波。


    犹记得2020年6月9日,孙燕姿直播演唱会的场景。当时的她一头齐肩发、一身白色T恤、一条蓝色牛仔裤,靠着简单的乐器伴奏,将巨大的感动带给了深处疫情恐惧的人们,让人觉得她还是那个“不被工作打败”的低调天后。


    观看孙燕姿直播的主力军是“80、90后”们,而彼时的“00后”们正在隔壁的直播间里狂欢。孙燕姿的直播让一众老粉丝记忆如潮涌、“老泪纵横”,但还是无法推开横亘在年龄代沟中间的那堵“墙”。


    即便如此,没人觉得孙燕姿是“冷门歌手”。直到“隔壁”的“00后”无意间探头过来。


    虽然“冷门歌手”的帖子言论很中肯,发帖人也才14岁,但还是让“80、90后”这些“老叔叔”“老阿姨”们禁不住感叹了一番:时光不等人。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有“80后”的网友评论:“这个冷门歌手陪伴了‘80后’的整个青春”;说起孙燕姿刚出道时带给人们的冲击和感动时,有网友感慨道:“刚出道时她在金曲奖上打败了一个唱双截棍的小子”;更有人说:当年在KTV把她的歌从头唱到尾。


    孙燕姿被冠上“冷门歌手”的头衔,让她一下冲到了“热搜榜”。这一冷一热形成的巨大反差背后,是“80、90后”对青春的集体回忆。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叱咤歌坛,“无限大”的十年


    当年有问王菲:你觉得谁能是你的接班人,成为华语天后?王菲想了想说,我觉得只有孙燕姿了,不过我俩是不同类型的,不知道算不算。


    王菲与孙燕姿属于不同类型,各具特色。孙燕姿的特色不仅来自其抓人的声线,更来自于她的家庭背景。


    1978年7月23日,孙燕姿出生于狮城新加坡,爸爸是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母亲是一名教师。孙燕姿作为家中3个女儿中的老二,次+女=姿,故被取名“燕姿”。孙爸爸既严格又开明,让女儿选择自己的兴趣,然后努力做好。从小受爸爸音乐熏陶,孙燕姿天赋尽显,5岁学琴,10岁时便有登台演出的经历。聪慧的她高中毕业后考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大学期间,孙燕姿对音乐的喜爱愈发显露无疑,创作热情也被点燃,组建乐队,名为Hall6,并创作歌曲《Someone》。后来,妈妈给孙燕姿报名了李伟菘音乐学校。在学校接受歌唱专业训练后,经李伟菘推荐,孙燕姿顺利签约华纳音乐公司。


    孙燕姿在2000年6月推出首张专辑《孙燕姿》。封面上的女孩,一头利落的短发,瘦、平胸,背心加长裤,眼神中还有一丝茫然。就像专辑封面上写的那样:没有一个22岁的女生像她这样唱歌。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2000年,孙燕姿首张专辑《孙燕姿》。


    没想到,这张专辑在台湾地区一上市就狂卖180万张。专辑中那首《天黑黑》成了当年热曲,大街小巷都在传唱。歌曲热情地鼓励人们即使“下起雨也要勇敢前进”。至今,她的歌迷仍会记得MV中的经典画面——孙燕姿穿着一袭白衣,迎着风,弹着钢琴,用潮汕话唱道:天黑黑/欲落雨/天黑黑/黑黑……


    天黑黑(原版伴奏)孙燕姿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就在这一年,还有一个羞涩的、口齿不清的卷毛小子周杰伦出了名,推出一张名为《Jay》的专辑。“男周女孙”的说法盛行一时,甚至成了21世纪初的乐坛景观。


    公司很快为孙燕姿打造了第二张专辑《我要的幸福》。此后短短3年间,孙燕姿共发行7张专辑。


    2002年10月,《亚洲周刊》用长篇报道来描绘这场席卷亚洲的“孙燕姿现象”。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说自己在台北和上海看到街上都是孙燕姿的广告牌,“觉得非常骄傲”。


    如此频繁发歌,孙燕姿感到了疲乏,瓶颈随之而来。


    2005年,她迎来了10年上升期的“中场休整”时期。《完美的一天》算是一首比较另类的经典。孙燕姿以一种舒服、慵懒的姿态,唱着“我要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然而,专辑销量下滑。于是,她打算暂时退出,休整。


    完美的一天孙燕姿 - 2010垦丁半岛音乐嘉年华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短短两年后,重新归来的孙燕姿唱着“我逆着光却看见/那是泪光/那力量我不想再去抵挡……”,再次一鸣惊人,给热切期盼她新歌的歌迷带来了惊喜。


    2010年,孙燕姿成为新加坡旅游局代言人,又在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上获得“十年十大最具影响力音乐人物”以及“十年港台十大金曲”奖。接着,她开启了在香港、北京、美国拉斯维加斯等地的巡演。


    这场巡演给孙燕姿登上乐坛的第一个十年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靠“直觉”浮浮沉沉的十年


    2011年,孙燕姿推出专辑《是时候》,并以长发形象亮相——此前10年她一直是短发,“这个造型希望让大家知道,孙燕姿还有很多空间、很多的可能性。”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2011年3月31日,孙燕姿与相恋5年多的男友纳迪姆在新加坡登记结婚。


    人生的转型往往伴随着迷茫。孙燕姿开始寻找当歌手更深层次的意义:音乐还可以怎样?


    2011年3月,孙燕姿加盟“滚石移动美妙音乐”,并推出第十一张全新国语专辑《是时候》。开启第二个“十年征程”。


    《是时候》中,孙燕姿首次担任整张专辑的制作人,最终专辑以8.5万张的销量获得台湾2011年度专辑销售第四名的成绩。


    但也就是从2011年开始,孙燕姿的公司不再公布新加坡各大销售公司综合统计的销量榜,这也意味着她的“新起步”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


    2012年10月,儿子出世,孙燕姿沉浸在平静幸福的家庭生活中。儿子快一岁半的时候,她即刻又返回舞台。


    “克卜勒”,也即“开普勒定律”,是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2014年,孙燕姿“克卜勒”巡演,并推出专辑《克卜勒》。当年11月7日,她获得第19届新加坡金曲奖最受欢迎女歌手等五项大奖。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2014年,孙燕姿专辑《克卜勒》。


    在歌词中,孙燕姿唱道:“藏在众多孤星之中,还是找得到你。”


    《克卜勒》被认为是孙燕姿最具突破性的一次尝试,过往那些讨好市场的元素都消失无踪,创作过程十分尽兴。她至今还记得在录《无限大》那首歌时,配唱的李伟菘老师即兴跳起了舞,各种舞步,让人忍不住发笑。


    孙燕姿想做那颗闪亮而自由自在的星星。她想突破,想在艺术的“麦田”里尽情歌舞,即便是自我陶醉。


    无限大孙燕姿 - 克卜勒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2017年,孙燕姿在这样的心境下,推出单曲《跳舞的梵谷》。


    这是一个讲述“理智与疯狂并行”的故事。


    孙燕姿说:“我去看梵谷(高)的画作和他的故事,觉得他很特别……在麦田里开枪自杀。”她对照自己,发现有些地方和梵高很相似,比如执着,比如理智与疯狂常常像两个小人一样,在内心深处打架。


    录制《跳舞的梵谷》这首歌时,孙燕姿先喝了一小杯酒,让自己进入微醺的状态。随后,她进入录音室,尽情开唱,唱着唱着还跳起了舞,“有一些癫狂,完全是在用直觉唱歌。”


    跳舞的梵谷孙燕姿 - “用奋斗点亮幸福”抖音2020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随后,她再次沉寂,这次也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直觉”。


    2020年,沉寂中的孙燕姿突然被网友顶上热搜,源于有影迷把酷似她坐高铁的一张照片po到网上。马上,孙燕姿以搞怪的方式回复网友,评论区一片嘻嘻哈哈的祥和。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2020年6月,孙燕姿以平淡朴素的方式,在网上开了一场直播音乐会,齐肩发、白体恤,一曲一曲娓娓道来,却让不少观众涕泪纵横,让“眼泪成诗”。


    直播中,她多次提起了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并用自己多年来的歌曲名字,串起了一场神奇的人生之旅:


    许多事情会让这个世界发生改变,许多人和事被突然画上了“休止符”,虽然我们也会犯错,会“任性”地“逃亡”,但希望观众不要“害怕”,“永远”“相信”“这个世界”,“逆光”里寻找那光芒,在“绿光”里让自己对未来充满喜悦,在“极美”中奔向“未知的精彩”。当然,也要在累了的时候,“慢慢来”“反过来走走”,因为人生总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这才是“真的”“很好”,像“跳舞的梵谷”一样享受生命的“神奇”。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2020年6月9日,孙燕姿线上直播演唱会现场。


    2021年初,孙燕姿又在毫无宣传铺垫的情况下,推出单曲《余额》,旋律并不洗脑,只是唱了她想唱的。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2021年1月,孙燕姿发行单曲《余额》。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由来只有新人笑,

    有谁知道旧人哭”


    曾几何时,那个万人体育场里高声唱《绿光》的短发女孩成为了“冷门歌手”。即便全亚洲累积唱片销量逾2000万张的孙燕姿,也难免落入被下一代人“视作陌路人”的尴尬。


    这次孙燕姿被“00后”称作“冷门”并非首例,上一次类似的“冷门歌手”事件发生在2019年。豆瓣出现了一个帖子质疑周杰伦人气,说“周杰伦数据这么差,超话排名不高,转评不过万,代言好像也没多少,他粉丝真的有那么多吗”……


    这些令老歌迷们哭笑不得的现象,是近十年来音乐娱乐经济模式逐渐发生本质变化引起的。


    在直播当道、由粉丝经济重构音乐娱乐市场的时代中,“唱片销量”的概念已经“作古”。在时间成本更低、更迭更快的造星模式衬托下,原有的巨星模式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招架新的冲击。这次孙燕姿被称作“冷门”,她的铁粉肖战称此评论“离谱”。


    而肖战的成名历程又恰恰像是如今“偶像制造”模式的一个代表。


    2015年,肖战先以选手的身份参加浙江卫视才艺养成选秀节目《燃烧吧少年》,获得了一定度。2018年,古装奇幻剧《哦!我的皇帝陛下》播出,肖战凭北堂墨染一角崭露头角。2019年,古装仙侠剧《陈情令》大火,肖战凭魏无羡一角站上了顶流位置。


    2020年1月24日,肖战登春晚。造星完成。


    流量当先,流量为王。新的娱乐经济下,偶像或歌手的形象更是依照市场来塑造的,以此才能尽可能多地在短时间内抢占更多的流量。又由于流量当道,造星成本似乎大大降低,引得更多娱乐公司入市抢地盘。造星时间被进一步缩短,迭代速度更快。


    不过,孙燕姿对“冷门”评论看得很淡,她回复说:“冷门歌手感谢大家的。很快要有新歌。敬。”


    有歌迷开玩笑说,新歌干脆就叫《冷门》吧……


    从亚洲天后到“冷门歌手”,孙燕姿遇冷背后,戳痛了谁的神经?


    讽刺,唏嘘,慨叹,怀念,一代人复杂的情绪中,孙燕姿全然不在意“冷门歌手”的标签。她曾说过:“这个世界本来就很大,不可能所有人都跟着一个潮流,听一首歌。”

    “冷门歌手”孙燕姿入驻抖音,歌坛天后外号“冷门歌手”怎么来的

    “冷门歌手”孙燕姿入驻抖音,歌坛天后外号“冷门歌手”怎么来的


    前几天,孙燕姿正式入驻抖音,并在平台上了第一条短视频。很有趣的是,抖音宣传海报上着重标出了“这个歌手不太冷”,与之前网友的戏称相呼应。
    在短视频中,孙燕姿没有把唱歌,跳舞作为主题,而是选择与粉丝分享日常生活中的趣事。不仅包括美食、运动、读书、化妆等方面,而且还放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小糗事,比如把蛋煎糊了,看书看睡着了等等。这些短视频让很多人打破了对孙燕姿的刻板印象,同时表示喜欢这样有趣的视频。
    粉丝表示这其实就是真实的孙燕姿——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通过抖音,孙燕姿与粉丝建立了更具意义的,把跟屏幕上不一样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冷门歌手”孙燕姿入驻抖音,歌坛天后外号“冷门歌手”怎么来的


    孙燕姿是华语乐坛四小天后之一,她的名字你可能没听说过,但是她的有些歌一听到旋律便能跟着哼唱几句。比如,《我怀念的》《遇见》《爱的号码牌》等歌。无数80,90后的童年都充满着她的歌声,旋律中伴随着满满的回忆。


    “冷门歌手”孙燕姿入驻抖音,歌坛天后外号“冷门歌手”怎么来的


    然而,近几年孙燕姿有了一个称号“冷门歌手”。
    出道多年,孙燕姿的歌迷依旧十分狂热,发行歌曲也都有不错的成绩。那为什么这样一个歌坛天后会被冠以“冷门歌手”的标签呢?首先,孙燕姿本人就是一个非常低调的歌手,除了发行歌曲外,几乎没有参加其他一些综艺或者其他活动。再由于这几年,孙燕姿的生活重心渐渐转移到家庭,结婚后生下一个女孩之后在家养胎育娃,比较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随着时代的更迭,有些较年轻的网友不认识她也是正常的。


    “冷门歌手”孙燕姿入驻抖音,歌坛天后外号“冷门歌手”怎么来的


    “冷门歌手”这个标签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来自这个帖子,帖子的内容大概是一个网友在安利孙燕姿的歌,并带着惋惜说这么好的歌手居然这么冷门。帖子一,就被很多网友到了,引起大家的讨论。有些粉丝纷纷感叹时代的眼泪,原来孙燕姿已经不火了吗。经过事情的发酵,很多网友带着玩笑意味称呼孙燕姿为“冷门歌手”。
    但是这个帖子能引起大家这么热烈的讨论,就直接说明了孙燕姿的不冷门。


    “冷门歌手”孙燕姿入驻抖音,歌坛天后外号“冷门歌手”怎么来的


    在抖音上,我们看到了孙燕姿热情可爱的一面,接下来,小编就带你感受一下,其实孙燕姿一点都不冷。
    孙燕姿,在2000年签约了唱片公司并了第一张专辑,以其中的一首歌《天黑黑》风靡全国,就此成名。在同一年,孙燕姿获得了第12届金曲奖的最佳新人奖,在随后的歌手生涯中十分顺利,火热至今。从出道到现在,孙燕姿已经发行了三十张专辑,包含歌曲三百多首。
    在当年那个众神之战的年代,孙燕姿的歌曲不仅取得非常好的销售额,并且获得了一溜水的专业奖和人气奖。


    “冷门歌手”孙燕姿入驻抖音,歌坛天后外号“冷门歌手”怎么来的


    在这个时代,华语乐坛称得上是渐渐落败。随着流量的兴起,现在歌曲榜单上的歌大多与质量好坏没有关系,而是看发歌者有多少粉丝,粉丝为他冲了多少钱买专辑。其实若是歌曲质量好,也不说什么,很多歌没有内涵和灵魂,单纯为了押韵而押韵,或者为了追求所谓的独特而十分阴间。甚至前段时间还出现了“赊歌”,粉丝买一个空专辑单纯为了销量好看,苦苦做韭菜。
    在此小编希望这种风气能逐渐散去,真正有质量的歌能被听到,真正有才华的歌手能被看到。而不是成为所谓的小众和冷门。虽然孙燕姿的冷门歌手称呼是戏谈,但确实存在真正的歌手被时代洪流所埋没。

    选孙燕姿还是罗大佑?这届网友:线上演唱会时代真香

    选孙燕姿还是罗大佑?这届网友:线上演唱会时代真香

    (IC photo / )

    5月27日晚,两场重磅线上演唱会同时开唱,分别是罗大佑首场线上演唱会,以及孙燕姿的抖音唱聊会。

    不少网友此时此刻,拿着手机前所未有地忙碌,分别在两场演唱会之间切换,哪一场都不舍得错过。

    最近这两年,线上演唱会越来越频繁。

    这两个月,就有几场轰动全网的线上演唱会。4月1日晚,张国荣2000年《热·情》演唱会线上播出超清修复版;4月15日,崔健“继续撒点野”首场线上演唱会,累计观看4608万人次;5月17日,郑钧举办了一场线上VR演唱会;5月20日、21日,周杰伦《魔天伦2013演唱会》《地表最强2019演唱会》在线上重映,据不完全统计,两场演唱会连映总观看量近亿,创造了在线演唱会观看人数最多的新纪录……

    这些演唱会,有的是重映,有的是录播,也有的是现场同步直播……形式多样的线上演唱会,会成为我们观看演唱会的主流形态吗?观众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疫情下的“求变”

    事实上,线上演唱会并非这两年才出现的形态。

    早在2014年,就有线上演唱会。当时汪峰线下演唱会的同时,线上也进行收费同步直播。2016年,王菲的“幻乐一场”线下演唱会,也线上同步直播。不过,当时线上演唱会颇为小众。

    疫情改变了一切。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下演出全方位萎缩。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演出市场经济规模共335.85亿元,与2019年同比降低了41.31%,折损近半。

    2022年从2月中旬至3月中旬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取消、延期的演出场次,已超过4000场。截至2022年3月18日数据,一季度演出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25%,票房收入下降35%。

    对于很多艺术家来说,线下演出受阻,就必须在“线上”求变,才能获得一丝生机。与此同时,一线巨星的线上演唱会也越来越频繁。

    譬如腾讯音乐专门成立了一个TME live,为歌手们打造线上演唱会,目前已有林俊杰、刘若英、袁娅维、A-lin等人开了线上演唱会。短视频平台,譬如抖音、B站、的视频号也纷纷经由线上演唱会攻城略地……

    不差钱的大平台+大牌音乐人,让线上音乐会的能见度、热度和接受度迅速提高。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我国演唱会直播用户规模为1.42亿,同比增长476万,占网民整体的13.8%。

    选孙燕姿还是罗大佑?这届网友:线上演唱会时代真香

    (IC photot / )

    常态化的可能

    线上演唱会究竟是疫情下的“特例”,还是会成为日后的一种常态?

    技术的革新,为线上演唱会提供了硬件条件。随着5G技术、VR技术、4K技术的进化和普及,线上演唱会的观看体验越来越好,视听效果愈发清晰,现场感也越来越强。

    而与线下演唱会相比,线上演唱会也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一则,线上演唱会的门票费用很低,更多时候是免费的,譬如崔健、周杰伦、罗大佑、孙燕姿的演唱会,观众都可以免费观看。

    二则,线上演唱会的用户规模巨大。线下演唱会囿于场地面积和高昂的票价,观众数量很有限。比如周杰伦自2013年开启的“魔天伦”演唱会共计76场,耗时2年7个月,累计观众才180万人次。

    对于线下演唱会来说,这样的观众数量已经很惊人了,可周杰伦任何一场线上演唱会的人数都可以秒杀这个数字。

    三则,线上演唱会,观众可以通过评论和点赞进行自我表达和情感传递,具有很强大互动性。陌生人共处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产生微弱但有趣的连接,不失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方式。

    不过,线上演唱会要成为常态,最关键的还是它的盈利模式必须是可持续的。

    对于像周杰伦、孙燕姿、罗大佑这样级别的歌手来说,他们的演唱会完全是赚钱的。周杰伦的演唱会重映,就是把版权给腾讯音乐使用,平台赚取流量,周杰伦获得版权收益;孙燕姿、罗大佑线上演唱会的费用,也均由平台支付。

    平台并非免费做慈善。一方面,大牌明星的演唱会一般可以拉到商业赞助,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赞助价格并不便宜;另一方面,平台往往可以借助演唱会推广视频应用、拉新、提升音乐会员付费率等。

    现在的问题是,二三线歌手能否通过平台赚到钱?相对而言,线上演唱会的成本要低于线下演唱会,主要是少了场地租金、保安费用、报批费用,舞美费用也会打折扣;可线上演唱会的票价,也远远低于现场演唱会。

    此前有做过调查,仅有5.56%的观众愿意为线上演唱会花费50元以上,44.44%的用户选择了10元以下的选项。

    换句话说,线上演唱会主要还是大牌明星的“专利”。对于二三线明星来说,线上演唱会的盈利模式仍不清晰,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单纯靠赞助、门票付费以及打赏,可能无法cover各方面的成本。

    选孙燕姿还是罗大佑?这届网友:线上演唱会时代真香

    (IC photo / )

    线下不会“消亡”

    对于很多人来说,线上演唱会再好,也只是疫情下的“代餐”。

    如果线下演唱会恢复,他们会毫不犹豫选择线下演唱会,原因在于:线上演唱会无法提供真正的在场感;线上演唱会也不具备线下演唱会那种一呼百应的氛围感。

    疫情之前,笔者也曾经参与过线下演唱会,它带来的丰富体验与感受,并不仅仅局限于演唱会进行的那两三个小时,还包括抢票时的焦虑紧张,与好友长途跋涉到演唱会地点心甘情愿的舟车劳顿,歌迷成群结队进入场馆时那种闹哄哄的人气,所有人一同欢呼、一同歌唱、一同跳跃的忘情投入,还包括那一天的天气、氛围、心情、情绪,包括那一天的气温,月亮,晚风,以及呐喊……

    这么多体验,是线上演唱会无法提供的。

    套用本雅明的说法,每一场线下演唱会都是转瞬即逝、不可重来的,它具有独一无二的“灵韵”,“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一边休憩着一边凝视着地平线上一座连绵不断的山脉或一根在休憩者身上投下绿荫的树枝,那就是这座山脉或这根树枝的灵韵在散发”。

    与之相对的,线上演唱会则有可能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尤其是那些录播的演唱会,演唱会面对的不是真正的观众,交流也只是对着镜头。

    演唱会不是瞬间的艺术,它可能经过修音、经过剪辑、错了可以重来;观众同样三心二意,他可以同时点开罗大佑和孙燕姿,他可以分心去刷个朋友圈……看演唱会,可能就跟看一部网剧、刷一个短视频没两样。

    或许在未来,线上演唱会是一个不错的补充,对于无法去现场的人来说,它是一个替代选择。

    但线下演唱会无可取代。我们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朋友们能够在线下相会,我们能够去现场听周杰伦、孙燕姿、罗大佑的演唱会。

    李愚

    lonely丶小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