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速递  >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cocteautwins王菲)

  • 浏览1054次
  • lengsiwei.com
  • 评论0条
  • 导读二十七年之前的今天,1994年6月29日,王菲推出《胡思乱想》专辑。这是王菲的第八张个人大碟,也是她的第七张粤语专辑,更是她正式把中文艺名从“王靖雯”改回本名“王菲”后出版的第一张大碟。不过,真正从音乐角度而言,《胡思乱想》专辑最为重大的意...

    二十七年之前的今天,1994年6月29日,王菲推出《胡思乱想》专辑。

    这是王菲的第八张个人大碟,也是她的第七张粤语专辑,更是她正式把中文艺名从“王靖雯”改回本名“王菲”后出版的第一张大碟。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不过,真正从音乐角度而言,《胡思乱想》专辑最为重大的意义,实则是从这张专辑开始,王菲开启向国际潮流最前沿女声学习之路。

    专辑收录了九首粤语歌曲和一首国语歌曲,其中三首粤语歌曲来自对英伦乐队的翻唱。其中,第一主打“知己知彼”和同名主打“胡思乱想”来自对苏格兰仙音乐队Cocteau Twins的改编,“梦中人”则是翻唱爱尔兰摇滚乐队小红莓乐队的代表作。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以如今眼光看来,苏格兰仙音乐队Cocteau Twins绝对能称作影响王菲音乐风格的乐队,王菲不仅在1996年与乐队合唱了“Serpentskirt”,王菲的《浮躁》专辑当中也收录了乐队为她创作的两首作品。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专辑另外三首翻唱作品,来自对台湾歌手张宇与林良乐作品的改编。很难想象,“用心良苦”与“走路有风”这两首张宇早期苦情歌,居然能得到王菲的青睐。而“温柔的慈悲”作为林良乐淡出歌坛前的最后一首佳作,如今更是让我们对这位因病早早去世的歌手充满怀念。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也不得不提窦唯。作为专辑唯一的国语歌,“誓言”由王菲与窦唯合作完成,窦唯不仅是这首歌的编曲,他还通过这次合作准确把握到王菲的音乐特点,这才有了两年之后那张惊艳无比的《浮躁》专辑。

    另外,也正是在录制《胡思乱想》期间,林夕正式加入王菲的制作团队。不再是每张专辑为王菲提供零星作品,而是长期为王菲量身定制。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同样与王菲形成固定合作的音乐人还有江志仁、陈伟文和辛伟力。

    从《执迷不悟》专辑开始,江志仁就频频为王菲谱写与监制歌曲,两人算是早就达成默契。陈伟文和辛伟力则是在王菲制作人梁荣骏的邀请下加入团队,他们三位来自港岛的音乐人,完成了专辑九首粤语作品的编曲。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据统计,1994年,《胡思乱想》专辑推出了大陆、香港、台湾与日本四个版本。

    其中,港版与台版保持一致,都是收录十首作品。日本版则附赠三首作品。除了“知己知彼(Europe mix)”,另外两首歌曲是王菲与张学友合唱的“爱一次给不玩”与“非常夏日”。尤其是后者,任何看过张学友与王菲演唱会合唱版的人,都明白这首作品的魔力。

    这一年,也是王菲疯狂的一年。除了一张EP《菲碟》和一张精选,她还依次推出国语专辑《迷》、粤语专辑《胡思乱想》、国语专辑《天空》与粤语大碟《讨好自己》这四张全新大碟。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正是因为王菲这一年的善变,黄舒骏对她发出神吐槽

    搞笑的是,这一年4月推出《迷》时,王菲还叫“王靖雯”;6月《胡思乱想》问世之时,“王靖雯”变回“王菲”。及至年底,《天空》在11月亮相的时候,唱片封面上的歌手之名,又变成“王靖雯”。

    也难怪十五年之后,黄舒骏在神作“改变1995”当中唱道:“歌坛出了一个张惠妹/王菲变王靖雯又变回王菲……

    【我是听首歌再说爱,每天分享最新音乐、聊些乐坛八卦,想了解的朋友请加关注,点赞,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马云王菲KTV合唱,高音超稳

    #马云王菲合唱《如果云知道》 昨天,马云和王菲直播合唱一出,便有不少网友发出感慨“有钱真好”,“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追星”,等等。今天,小编不给你们聊马云,毕竟马云巴巴的历程大家都知道,来看看天后王菲如何保

    持至今的名气。

    马云王菲KTV合唱,高音超稳

    王菲,1969年出生。1987年底由北京到港定居,经父亲朋友介绍拜戴思聪为师学唱歌,89年加入宝丽金旗下的新艺宝唱片公司,并成功的推出来首张个人同名专辑《王靖雯》。1991年年初王菲决定暂停歌曲事业,远赴美国修读音乐。

    1996年,王菲与窦唯结婚,留京安养并孕下了可爱的女儿--窦靖童。同年,王菲越洋与英国的骚灵组合Cocteau twins合作推出另类专辑《浮躁》,受到外界一致好评。同年并登上了美国《TIME》时代杂志封面,是继巩利后第二个登上《TIME》杂志的华人女艺人。

    1997年,向乐坛告别一年多的她复出歌坛。2003年2月入围香港电影金像最佳女主角,7月接拍黎明的电影《大城小事》,11月初推出加盟sony music的首张唱片,唱片销量全亚洲破100万。12月20-27日,在港连开8场"菲比寻常"王菲香港演唱会。

    马云王菲KTV合唱,高音超稳

    王菲是现存华人世界影响力最大、成就最高的女歌手。她的影响力遍布两岸三地,在香港与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合称“四王一后”;在大陆、新马台地区被称为“华语天后”;在日本地区被日本金唱片大赏和NHK誉为“亚洲歌姬”;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世界八大流行天后”之一;被BBC、CNN、ORICON、路透社、雅虎、Billboard、CCTV、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网、VOGUE、ELLE、时尚芭莎、新加坡金曲奖、香港四大电台、台湾金曲奖、华语榜中榜、音乐风云榜等权威媒体和权威颁奖典礼誉为“华语天后”。
    王菲经典作品众多,在影坛、时尚界也有不菲的影响力,粉丝遍布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表白过她的社会名人有歌坛天王天后、影坛影帝影后、商界首富、政界官员等等。

    马云王菲KTV合唱,高音超稳

    作为一个全方位的偶像,王菲是一个文化符号。她标志着一种音乐、一种态度、一种传奇。在一次采访中,王菲说“我希望这个乐坛,多点音乐,少点是非!”洒脱的性格,毫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可能这就是她能在娱乐圈中仍有自己一席之地的原因吧。

    马云王菲KTV合唱,高音超稳

    吴青峰EP《牧神的午后》上线,收录三首歌合作国际音乐人

    新京报讯(记者刘臻)7月22日,吴青峰EP《牧神的午后》正式上线,EP收录了吴青峰与北欧歌手欧若拉(Aurora)合作的作品《Storm》,与曾获格莱美奖提名的美国创作歌手洛福斯·温莱特(Rufus Wainwright)共同创作的单曲《A Wanderer In The Sleeping City》,以及苏格兰知名音乐人,也是风靡上世纪80年代“Cocteau Twins”乐团的创始成员罗宾·格思里(Robin Guthrie)携手合作单曲《哥伦布的蛋》三首音乐作品。

    吴青峰EP《牧神的午后》上线,收录三首歌合作国际音乐人

    吴青峰EP《牧神的午后》。

    洛福斯·温莱特自1998年出道至今已有24年,首张专辑就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音乐才华,被《滚石》杂志誉为“最佳新人”。更屡屡获得格莱美奖以及全英音乐奖的入围肯定,就连埃尔顿·约翰都赞扬他是“全世界最杰出的歌曲创作者”。在乐坛拥有崇高地位的洛福斯,鲜少与他人共同创作,在收到吴青峰demo后,立刻拍板邀请吴青峰与他合写合唱全英文单曲,歌词也由洛福斯一手包办。吴青峰受宠若惊又战战兢兢地表示:“每次寄回去合写的段落,都好像在交作品给教授评分。”而两人对唱也表现出彼此深厚的演唱功力,默契十足。

    来自苏格兰的罗宾·格思里,是“Cocteau Twins”乐队的创始人和吉他手,这支乐队所引领的Dream pop音乐风潮席卷了上世纪80年代英国另类乐坛,连王菲都深受影响。《哥伦布的蛋》由吴青峰写词,罗宾编曲,两人共同制作完成。歌曲传达创作就像在探险一样,作者一直在找寻着出口。当吴青峰谈及此次与罗宾的合作,他表示在这一年之间,两人不只是音乐交流,还会分享彼此的生活近况,而在创作和写歌过程中,罗宾一直以前辈身份来鼓励他,让吴青峰在疫情期间感到慰藉。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吴兴发

    那英VS王菲:没风格和伪风格之战(文:李皖;摄:储璨璨)

    编者按:该文曾于2000年刊载于《南方周末》,二十多年后读来仍觉作者眼光独到透彻,特予转载,供条友赏阅。

    那英VS王菲:没风格和伪风格之战(文:李皖;摄:储璨璨)

    歌手那英

    那英VS王菲:没风格和伪风格之战(文:李皖;摄:储璨璨)

    歌手王菲

    那英再怎么新潮,总脱不了一股小城市的乡气;王菲是真酷,那是与生存环境俱来的一种气质。

      《山不转水转》时期的唱腔是那英的惟一成就,之后她没风格了,名声越来越大,艺术上越来越退步。

      王菲成了华人流行女歌手中最有风格感的歌手。但眼光放宽一点就会发现,王菲是特里-阿莫斯……比约克……链上的一环。所以,她的风格不能叫“王菲风格”,而只能是“伪王菲风格”。

      王菲后边还有戏,那英已经没戏了。

      自从那英签约到台湾之后,她就成了一个没有风格、只有音色的歌手。但她的没风格,却换来了整个华语世界的流行,换来了她演艺事业的高潮。那英的出现,使台湾一贯的小情小调、有时亦被唱片行自称的“都市女子情歌”系列得以继续占领市场。80年代以来,这“都市女子情歌”一直是流行市场上的一个名牌产品,一个畅销品种。刚好那英出现了,名牌得以继续名牌。

      名牌永远不变,但名牌的代言人却要经常变幻,因为名牌的有效期长,而代言人的有效期却相对较短,这几乎成了定律,里面也暗藏了可怜的都市生活里的可怜的人性,那种喜新厌旧和喜新厌旧中其实并未有实质改变的单调口味,那种一茬人又换了一茬人,但都市的时尚却一直没有实质改变的城市生活的单调可怜本质。

      那英的“前任”中,最出名的有黄莺莺、陈淑桦、潘越云等等。她们作了几年的代言人,然后失效了,但名牌还是要继续,于是出现了这英、那英,继续为唱片事业创造利润,辉映城市生活的热闹,和歌坛的群星闪耀。

      那英的“前任”,因为处在打造“都市女子情歌”的早期,多少都还有些风格,至少有风格感。回过头去看,那是台湾流行情歌的初创阶段,因此真生命的流露和台湾气质的音乐原创时时冒出来,比如黄莺莺的《雪在烧》专辑、陈淑桦的《明天,还爱我吗》专辑就堪称创作,潘越云的歌唱就很有些风格感。但到了那英这一任,台湾音乐和唱法已经滥了,风格没有了,风格感也没有了,剩下的只是音色,其实也就是她的口音。

      那英的声音不柔弱,虽然签约福茂、百代后一直向着柔声细语发展,但一直还含有一种韧的东西,实中有气,气中有实,既紧又松,既韧且弹,这形成了那英的口音。另外,那英不管唱多高的音,始终给人一种未放量的感觉,还悠着,还有余力半含未吐,声音把你带得很高,已足够高了,但感觉还在升,并且不险急,这种音质别的女歌手没有。

    只有天赋的好嗓子才能支撑这种唱法。比较起来,王菲就没有那英的天赋,或者按常人的概念:王菲的嗓子没有那英好。

      要看清这一点,可以比比王菲那英的早期。早期的那英是有风格的,唱《山沟沟》的时候,唱《山不转水转》的时候。农业社会的残余造就了它,那是中国音乐传统在世界流行音乐侵入后交汇融合的产物,那英从“农转非”的中国社会中步出来,天生丽质难自弃,自然成为一时代表。此时,还叫王靖雯的王菲在唱《容易受伤的女人》,是商业都市香港的一个歌星,不仅没风格,而且也听不出嗓子上的天分。

    早期的比较还让人看清三点。一点是:那英是农村来的,而王菲生在城市。二点是:那英的天赋条件远远胜过王菲。三点是:王菲是一个很容易和环境发生互动的歌手,王菲的唱歌具有一种学习和模仿的性质。

      流行音乐是城市的一种生活。如果拿王、那二人的穿着打扮作为对其音乐的不自觉的隐喻,竟也无一丝一毫不恰当。那英再怎么新潮,总脱不了一股小城市的乡气;而王菲是真酷,国际化、都市化、前沿化,那是与生存环境俱来的一种气质,作不了假。结果那英折服了中国大陆的青少年,王菲则引领了更新潮的新人类,越是大城市越买她的账。

      也许,从艺术史的角度看,《山不转水转》时期的唱腔是那英的惟一成就,之后她没风格了,随着名声的越来越大,艺术上却越来越退步--在音乐的精致和歌艺的精进中退步。

      王菲却一直在进步,她的唱歌本来就具有一种学习性质,学得越深越广,进步就越大,所以最近的王菲永远是最好的王菲。王菲的后天修为,包括王菲的艺术悟性,不仅远远超过那英,也超过了中国绝大多数女歌手。正是那种艺术上的领悟力,让王菲成了华人流行女歌手中最有风格感的歌手。

      确实,在华语歌坛,王菲的风格是独树一帜、一眼即明的。但眼光放宽一点就会发现,王菲是特里-阿莫斯(ToriAmos,美国)--小红莓(theCranberris,爱尔兰)--比约克(Bjork,冰岛)--双生鸟(CocteauTwins,英国)链上的一环。所以,她的风格不能叫“王菲风格”,而只能是“伪王菲风格”。这有点像中国的戏曲,常香玉和小常香玉和小小常香玉,梅兰芳和梅葆玖和梅派传人,常香玉和梅兰芳是风格,是风格的创造者;在这个风格中延续的可以是优秀的歌者,却不是风格的拥有者。

    流行音乐是一种世界艺术,王菲成为一环,不奇怪,有时甚至可敬。对双生鸟和小红莓的亲近,说明了王菲及其幕后合作者极高的领悟力和品位的不俗。在交流如此频繁、世界如此紧密的当代,“交汇”,成了每一个艺术家都难以彻底摆脱的宿命:用世界的现行形式,表达个体自己的感受,关键看这种表达中个人有多大的异质,艺术有多大的刷新,作品有多大的力量。

      王菲还在进步,从早期的流行歌曲、后期的“伪风格”的深渊里慢慢爬上来,是好的。她在最新专辑《寓言》中的作曲和演唱,也证明了她的进步--视野不再单一和狭窄,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像是自己的了,后面还有没有戏,我想还有。但那英没戏,我相信。

    唯美、方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