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是什么?我们为啥要填写“籍贯”?它还有存在的意义吗?(籍贯怎么填写)
导读说起“籍贯”,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从一出生开始就要填写,而且在今后的一生还要多次填写。如上学、找工作、结婚、做生意、买房、货款等等都要填写很多表格,籍贯就是其中很常见的必填内容。很多人经常填写,但并不是十分清楚“籍贯”是什么?怎么来填自己的...
说起“籍贯”,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从一出生开始就要填写,而且在今后的一生还要多次填写。如上学、找工作、结婚、做生意、买房、货款等等都要填写很多表格,籍贯就是其中很常见的必填内容。很多人经常填写,但并不是十分清楚“籍贯”是什么?怎么来填自己的“籍贯”?今天小编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籍贯”。
一、什么是“籍贯”?
籍贯通常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从原则上来说,籍贯一般都跟随父系,只有个别特殊情况会跟随母系,因为在公安部公通字号文件中有明确说明,公民的机关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或户口所在地。
籍贯又叫做原籍地,它的意思就是原来的籍贯,籍贯一旦登记之后,即使你的祖先因为各种原因又进行迁徙,又更改了户口,那么籍贯也不会再跟随户口更改了。这是因为写籍贯的目的就是要以后可以追溯到你祖先的出生地的,这样就有利于你或你的家族知道自已祖先最早是从何地迁徙而来的,这叫追根溯源,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人们填写籍贯大多都随父亲,也有个别人跟随母亲的。一个人一生下来,随父亲籍贯就随父系,随母姓就随母亲,基本上一辈子不会再改了。这在上户口填写籍贯时,工作人员会提醒悬跟父亲,还是随母亲。在我国,人们大多随父亲,随母亲的较少。
二、如何填写自己的籍贯
可以说,填写籍贯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事。不少人在填写自己的简历、资料时,竞不知道自己的籍贯这一栏该如何填写。有的人还搞不清楚自己的籍贯是哪里?我们该怎么确定呢?
这个其实也很简单,只要翻开家里的户口本,就一目了然了。按户口本上记载的填写就行了。大多数籍贯都是填写成省份,还有县市。或者就按照父亲的籍贯填写也行。
但要记住,籍贯一经确认填写后,是不能随意改动的。如需要改动,就必须向户口登记机关进行申报,经审核后,才能够进行变更。
有些材料上要求填户籍地,这要注意,户籍地不一定就是的籍贯所在地。有人在填写自己的籍贯的时候经常会把自己的出生地当籍贯来填写。出生地是你出生的地方,籍贯是你祖上居住的地方。这二者有时并不一致。
户籍地就是户口所在地,是居民户口簿登记的地方,是指父母出生时户口登记地方,由于本人户口会迁移到学校、单位等,因此,户籍所在地也会随着发生变更。
如何准确填写自己的籍贯呢?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爷爷)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三、籍贯存在还有意义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越来越快,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对下代、下下代人来说,他的籍贯、户籍和他祖上出生地的已没有太大关系了。籍贯还有没的有意义呢?
我认为,不论到什么时候,籍贯都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也许到时候籍贯失去了实际意义,但它仍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籍贯最终会成为一个人对自己故乡,对自己根在哪里的一种思念和追忆。
若干年后,人们对自己的籍贯可能会模糊,甚至是没有任何印象。那么怎么才能不忘自己的根是在哪里,自己的又是从哪里来的?人们除了看家谱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这种代代相传的登记本上知种材料上登记的,自己的“籍贯”。只有它才能唤起你对遥远故乡思念,和对自己祖辈的感恩,这种“根”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根植在心田里的永恒的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籍贯到底该怎么填,现在籍贯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人才,自2008年之后,开始有了大量的地域转移。
而对于需要人才的城市,在面对人才时也开出了各项优惠政策,相关的落户以及车房的优惠条件,对于人才这类群体而言,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市场的需求逐年增加,在相关事宜的办理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类似信息登记等方面的问题。
在此类问题中,有些人对于填报的一些信息,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疑问,例如籍贯,籍贯究竟是什么?时至今日,信息的高效流通,是否还有必要在某些事情中进行登记。
籍贯是什么?怎么填?
首先,人们要明白籍贯,其实就是本人的祖居地(祖父辈长期居住地),一般主要以父辈信息为主,除特殊情况外。
在1999年的时候,我国在登记《干部履历表》的时候,开始以此为标准进行登记,并延续至今。
简单来讲,籍贯其实对于个人而言,意义并不是很大。虽然,此前有部分人为了在落户地得到一定的认可,曾谎报籍贯以获得一定的地域支持。
但对于无此想法的大部分人而言,其实没有什么用处。那么为什么在面试,或是其他登记时需要登记呢?原因很简单,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时可以根据每个人的籍贯,以及现居地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在每年汇总数据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而所产出的数据,也并非只有地域人口数据。相关的数据,还包括出生率死亡率,以及其他的数据等等。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填写籍贯是否还有必要呢?仅从手机上传信息难道不能进行相关的登记么?
数据准确以及唯一性很重要
对于此类问题,其实很好理解,但从以下几个方面不难看出,即使身处互联网时代,籍贯登记也尤为重要。
1、数据准确,一般来说个人身份证上的地址,指的是个人居住地,在人才流动后,地址的变更是常见现象。
而此时,单凭身份证上的地址,很难确定此人是否还在此居住,对于一些数据的采集,以及一定的网格区域划分上,有着一定的阻碍,而印有籍贯的户口本,就比单从身份证上获取的信息要准确。
一般来说户口本,通常以家庭为单位,由于在部分事件中必须使用户口本,其在数据上保有一定高准确性。
而由于使用频率低于身份证,相关的纸质数据也能更好存放,在数据采集时,准确率较高,这也是为什么身份证上,没有籍贯的原因。
2、数据唯一性,由于家庭原因,导致个人身份信息改变的事情常有发生,一般情况下,如果需要进行户口的相关变动。
户口本是需要的,且作用大于身份证,二者相比,简单讲身份证代表着个人数据,而户口本代表着家庭的数据。
那么籍贯有必要再填写么?
其实换一个角度而言,填写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其实籍贯从某一角度而言,是个人的家族历史。而在外出时填写的必要信息也在其中,一来方便数据统计。二来,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个人是否对于籍贯地,有着一定的情感。
一般人或是没有什么大用,但对于企业的HR而言,作用很大,从字迹和描述方面可以直接看出面试者,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感恩等有利情感,也能在交流中察觉,情况是否属实。
结语
籍贯,于个人而言,或者没有什么大用处,但对于社会和家庭而言意义重大。
一方面从数据角度出发,这是对个人以及家庭的查找基础,从教育层面出发,可以引申的方面也有很多,类似历史以及个人发展等方面,都可以引申。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不良分子有着一定数量,这部分人在造谣,以及产生其他恶劣行为时,也可通过相关部门,从籍贯出发追寻到本人,在效率以及准确性上也可得到提升。
虽然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但老方法却不能丢失,类似籍贯的填写还有很多,比如上家单位等等的填写项目,虽然感觉并不使用,但从数据角度出发,这都是社会行为的缩影。
籍贯到底应该怎么填?现在籍贯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知情人给出答案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当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比如在填写一些资料时,会出现籍贯。
其实很多人都并不知道,籍贯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大部分人看来,自己的家乡地址就是自己的籍贯,这种理解究竟正不正确呢?
有相关人士给出答案,其实籍贯并不单单指家乡地址,这和祖籍有一定的区别。那在现实生活当中,什么情况需要填写籍贯呢?填写籍贯究竟有着怎样的作用?
一、籍贯是什么?
相关部门对此有着明确规定,根据文件来看,在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就是公民的籍贯,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户口所在地。
如果在本人出生时,祖父就已经去世,那么就需要将祖父去世时所在的地方,填写为户口所在地。
如果祖父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在当地落常住户口,那么在确定籍贯时,就需要填写祖父应该落常住户口的地方。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情况,如果已经对籍贯进行了登记,后来祖父又对户口进行迁移,那么这个人的籍贯就不能再进行随意更改了。
简而言之,想要确定一个婴儿的籍贯非常简单,只需要看在这个婴儿出生时,他的祖父在哪个地方落的户口,如果很难确定祖父曾经的居住地,那么就可以跟随父亲的籍贯,然后进行填写,就算不能确定父亲的籍贯,也可以登记这个婴儿的出生地。
从这可以看出,人们的籍贯和祖父的户口所在地有着直接联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祖父出生于四川成都,并且也一直在这里生活,那么祖籍就为四川成都。
但在自己的孙子出生之前,又去到云南昆明生活居住,后来也将户口迁到了这个地方,那么孙子的籍贯就变成了云南昆明,而不是之前的四川成都。
二、为什么要填写籍贯?
很多人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一些人觉得,人们生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本,在填写籍贯之后,就可以知道自己究竟来自于哪里,其实,这与籍贯填写并没有什么联系,籍贯在设立时,并没有存在这个目的。
也有一些人觉得,籍贯是在历史的长河当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东西。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才开始出现籍贯,而在那个时期,国内人口流动十分频繁,有不少人去到其他地方工作生活,所以被迫进行户口分离,籍贯就不再单纯地指人们的祖籍了。
有些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需要进行政审,而政审非常严格,需要追溯到父母甚至祖父那一辈,并且还要确认本人究竟来自于哪里,在这样特殊的就业环境之下,人们在进行户口登记时,就需要填写籍贯了。
除此之外,填写籍贯还存在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帮助对国内的人口流动进行分析。有很多人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会去到其他省份工作,甚至会将户口进行迁移,而在他们成家生子之后,又需要填写儿女的籍贯。
这时就可以便于对人口进行管理,对人口流动情况进行统计,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具体的分析结果,来确定相应的人口政策,这相当于是一个参考数据。
有些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企业也要要求就业人员填写籍贯呢?其实这可能和职场习惯有关,很多企业在进行招聘时,会考虑地域因素,如果就业人员来自于某个特殊地区,那么就不予录用,这种行为其实是违法的,属于一种职场歧视。
三、籍贯存在的意义
为了进行户口管理,不同国家都存在着相应的制度办法,我国之所以会产生籍贯,主要是与人口流动量大,且人口众多有着很大的关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人口统计变得更加简单,可以轻松得到具体数据,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籍贯对于人口管理所产生的一些意义,其实已经大打折扣了,而有些人甚至会因为籍贯而产生一些误解,就胡乱填写。
除此之外,有一些人非常疑惑,为什么在确认自己的籍贯时,需要根据祖父或者父亲的籍贯来进行填写,而不参考母亲的籍贯呢?
而籍贯的存在,也会让人们遭遇一些十分尴尬的情况,有些人可能会根据籍贯来认老乡,可事实上,这些人从来都没有去过自己的籍贯所在地,只不过是祖父当初在那个地方落的户,所以才成为那个地方的人。根据现实情况来看,籍贯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小结
当然,国家在推出一些制度政策时,肯定有相应的考量,之所以目前还未取消籍贯,那就必定有一些用处,或许未来还会发挥一些积极作用。
今日热议:籍贯到底应该怎么填?现在籍贯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知情人给出答案
有不少表格需要填籍贯,什么是“籍贯”?现在还有意义吗?
关于“籍贯”,是大家每一个人时常都会用到的一个概念,比如当我们考上入学、毕业求职、参加工作、申报户口、申请贷款等等时,大多需要填写各种各样表格,通常会被要求填写“籍贯”一栏的内容。有不少人常常会将“籍贯”与“出生地”和“户籍”等混为一谈,其实是不对的。那么,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籍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呢?有许多表格需要填籍贯,到底什么才是“籍贯”?现在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所谓“籍贯”,实际上是一个很正规和标准的概念。它指的是本人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即“祖居地”,登记填至县级行政区划。在具体实践中,如果不能确定祖父的居住地,就随父亲的籍贯。父亲籍贯也无法确定的,就填写本人出生地。可见,“籍贯”一般是随“父系”的。只有在父亲是外国人或者《出生医学证明》中未记载父亲信息时,才随母亲的籍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籍贯不详的弃婴,“籍贯”一栏可填写收养人的籍贯。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可填写入籍前所在国家的名称等。
从概念的角度,我们也许可以把籍贯理解为“认祖归宗”和“追根溯源”。从人的思想情感上,可以认为籍贯就是一个人的“根”在什么地方。尤其是在如今的现实社会中,人口流动很大,众多的农村、乡镇、县城等地的年轻人,走出家门,闯荡天下,读书就业,参加工作,成家立业,有许多人都在大城市里买了房,安了家,甚至入了当地的户口。到了这个时候,“籍贯”实际上就是帮助他们记住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自己的祖父辈世世代代是生活在哪里的,也就是说自己的“根”是在哪儿的。
这么一说,关于“籍贯”的填写就非常明确了,只要在“籍贯”栏中填写上具体到县级行政区划的相应地名即可。比如“河南省兰考县”、“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等,当然也有具体到地级市的,比如“湖南省娄底市”等。实际上,我们只要依照户口簿上登记的“籍贯”填写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籍贯”填写成“出生地”,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尤其是对于户口迁移过的人和许多年轻人来说,“出生地”不一定就是“籍贯”的。比如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他的很多简历资料中,籍贯一栏填写的都是“江苏青浦”,而不是“上海青浦”,其原因就是他的祖辈居住地,就是原属于江苏的青浦。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籍贯”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和意义了。从一张身份证上,就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许多信息了,何况国家也确实掌握着每一个公民的详细资料,似乎“籍贯”实在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意义不是不大。也许籍贯的本身没有什么重大意义,但是在当今人口众多的社会里,籍贯却能有助于个人及相关信息的快捷查询,会在很多的社会活动的实践中,起到不少作用的。
随着全国人口流动的迅速加大加快,城市化的推进和普通话的普及,年轻一代中的很多人,从小随父母从农村或小城镇来到大中城市生活,回老家的机会极少,对故乡的印象甚至完全淡化,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民风习俗更是知之甚少,也许早已就忘记了乡音乡情和家乡故土。中国人自古就有“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传统理念,而“籍贯”就像是一种烙印,能够让我们时刻记住自己从哪里来的,“根”在哪里。所以,“籍贯”即使在现在,也仍然还是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的。
我国当代女作家杨沫,湖南湘阴人。她在她的《乡思的朝和暮》中,写有这样一句话:“多少年来,每当有人问到我的籍贯时,我总是这样自豪地告诉对方。”老一辈如此讲究和重视籍贯,足见他们对祖居地故乡的眷恋和热爱,而我们的年轻一代,也应该不忘老家,不忘故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努力做一个不忘“根”本,饮水思源,有情有义的人。大家以为如何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