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速递  >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刂字旁字旁的字有哪些字体)

  • 浏览6780次
  • lengsiwei.com
  • 评论0条
  • 导读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牛的不要不要的星座——天蝎座! 下面的配字:坚定、热情、完美主义、感性、精力充沛,都不足以说明天蝎座的优秀,因为我们还都是艺术家!!! 遇到天蝎座的老师,妹纸们就嫁了吧!(本人已婚,你们来晚了) 星座更的越来越慢了,因为花...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牛的不要不要的星座——天蝎座!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下面的配字:坚定、热情、完美主义、感性、精力充沛,都不足以说明天蝎座的优秀,因为我们还都是艺术家!!!

    遇到天蝎座的老师,妹纸们就嫁了吧!(本人已婚,你们来晚了)

    星座更的越来越慢了,因为花了点时间整理了一下课程体系,并准备出本字帖,想想就很开心。后面会慢慢加快更新速度吧,当然这是个愿望,大家不要因为失望打我哈。

    书归正传,今天的主要学习内容

    提手旁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从历代书法大家的笔迹来看,提手旁的短横位置不宜过高,提画的出提方向也多是指向右侧字的起笔处,当然了,如果没有写到也可以通过结构得以调整。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注意

    注意坐姿执笔,确保竖画的劲直,不要歪斜或者抖笔!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用我们大天蝎来镇个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扌”横画位于竖钩中上部,不宜过高,提画指向右侧起笔处,右侧“戈”比左侧宽略占字体2/3,横画起笔偏左,斜钩较长,从左上角向右下角,钩画遒劲,一气呵成。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会意字。

    从手,从戈。

    像用手拾戈。

    本义:觅取,寻求。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扌”横画位于竖钩中上部,不宜过高,提画指向右侧起笔处,右侧“合”比左侧宽略占字体2/3,撇画稍短,与“扌”避让,捺画舒展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形声。从手,合声。

    本义:捡取,从地上捡起来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立刀旁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每次看到立刀旁,不由自主地会想到:“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首诗。所以立刀旁在书写时需注意,竖钩要像一把军刀一样垂直落下,旁边的短竖为垂露竖,不宜过长,位于中部可稍稍偏上。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注意坐姿执笔,确保竖画的劲直,不要歪斜或者抖笔!

    来俩相关字瞅瞅!

    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文”字长捺改点画,“刂”短竖为垂露竖,不宜过低。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形声。从金,从刀,丣( yǒu)声。本义:杀,戮;含有大规模杀戮的意思。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刂”短竖为垂露竖,不宜过低,左侧字笔画较多,书写不宜过大,注意多笔等距原则,需端正,与右侧齐高。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形声。从刀,畐( fú)声。( pì)本义:用刀剖开。《说文》:“判也。”《诗·大雅》:“不坼不副。”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偏旁部首10——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好了,终于把本次的内容完毕了,能力这是噌噌的往上飙啊,快来夸赞我,哈哈!

    看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笔记给我们带来的大道理

    大家好我是梦游仙境的星凝,今天星凝老师为大家分享的笔记是《寓言二则》,什么是“寓言”呢?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短小的故事之中,让我们通过寓言里小故事来感受生活中的大道理。

    看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笔记给我们带来的大道理

    ​一、字词讲解

    同学们为了便于区别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星凝老师把一类二类生字做了归类,大家可以从文中圈出你掌握不熟练的生字。

    前鼻音:牢 、圈 、钻、叼、焦、喘、劝、告、 筋

    后鼻音:亡、坊

    平舌音:则、钻、此

    翘舌音:喘

    字音方面

    同学们这节课要求会认的字比较多,字音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两则、钻进、从此”中的生字都是平舌音,“喘”是翘舌音;“寓”“此”都是整体认读音节;特别需要注意有的地方方言分不清边音鼻音而“牢”是边音千万别读写成鼻音;“筋”是前鼻音千万别读写成后鼻音。

    识字方面

    1.寓 上下结构 宝盖头组词(寓言)(寓意)

    2.则 左右结构 立刀旁 我们可以通过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贝+刂=则 组词(一则)

    3.叼 左右结构 口字旁需要注意最后一笔是提组词(叼着)(叼肉)

    4.此 左右结构 止字旁 注意跟“比”的区别组词(此时)(此刻)

    5丢 上下结构 厶(私字旁)注意笔画顺序:撇、横、竖、横、撇折、点组词(丢掉)(丢弃)

    看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笔记给我们带来的大道理

    二、课文讲解

    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另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则寓言:

    (一)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既是课题又是一个成语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所以成语的意思是丢失羊修补羊圈。

    同学们课文我们都读过了,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寓言讲一个养羊人养了几只羊,后来羊圈破了,狼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赶紧修养圈,他不听。结果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于是他醒悟过来,修好了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养羊人的羊是怎么丢的呢?并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2.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好。

    所以我们可以用课题中的亡羊来概括,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所以养羊人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如何?

    通过读第五自然段我们知道养羊人后悔了,赶紧把窟窿堵上了,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以后,他再也没丢羊。

    4.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看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笔记给我们带来的大道理看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笔记给我们带来的大道理

    (二)揠苗助长

    通过读寓言我们理解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揠:拔。把苗拔起,助其生长。但这只是成语字面上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

    第1自然段,理解“焦急”

    这一自然段我们可以从“巴望”“天天”“一天,两天,三天”“焦急地转来转去”看出种田人的“焦急”。

    第2自然段,体会“筋疲力尽”

    我们知道种田人“一棵一棵”,“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筋疲力尽”这句话,了解他们休息,可以体会他的辛苦,累。

    第3自然段,体会“力气总算没白费”

    通过这个人又累又高兴,种田人自我感觉没有白费力气。

    第4自然段,体会“禾苗都枯死了”

    同学们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

    因为禾苗只能自己慢慢地生长,把禾苗往高里拔,它的根被拔断了,所以禾苗都枯死了。

    总结寓意

    禾苗自有它的生长规律,违背这个规律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凡事都要按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同学们,现在你对成语“揠苗助长”有更深刻地理解了吗?

    看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笔记给我们带来的大道理

    三、练习巩固

    看二年级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笔记给我们带来的大道理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啦,小故事有没有让你懂得大道理呢?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吗?像《井底之蛙》《刻舟求剑》《自相矛盾》《狐假虎威》这些啊都是通过小故事来告诉大家道理的。

    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为了便于资料查找,建议收藏、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我日更的动力,明天再见哦!

    刀、刃、刚:刀锋刃利,无欲则刚|讲给孩子的说文解字

    刀、刃、刚:刀锋刃利,无欲则刚|讲给孩子的说文解字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孟琢

    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

    博雅小学堂文史课导师

    音频选自博雅小学堂《讲给孩子的说文解字》第164讲

    我们这一系列的课给大家讲的是什么呢?是汉字中的人文历史。那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已经给大家讲了什么呢?跟古代家族有关的汉字,跟古代的政治和宗教有关的汉字。那么讲到了学,讲到了册,那是和什么,和古代的文化教育有关的汉字。我们看这方方面面,凝聚成古人人文历史的一个整体的面貌。

    接下来这几讲,我们要给大家讲一讲和古代的制度有关的汉字。制度是什么?制度是一个社会的规范,是一个社会、一个人群得以运行的法则。那在汉字中非常有意思的是什么呢?和制度,和规范有关的汉字,往往和刀有关。我们看刀,一刀切,用刀把它切得明明白白的,这就是制度,这就是规范。所以接下来我们要给大家讲一些和刀——特别是右边的那个竖刀——和它有关的汉字。

    刀:刀具的象形

    我们先看古文字中的刀,大家跟我看,这个是殷商甲骨文中的刀,你看这个字太像了。刀在先秦是一个非常标准,非常典型的象形字。这个字到了战国文字,到了《说文解字》,怎么样呢?越来越抽象了,但是它象形的意思还是保存着。到了《说文解字》中,这个刀其实和今天的刀就已经非常像了。我们看经历了隶变,到了隶书,到了楷书,这是我们今天刀的写法。我们知道这个字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

    历史上刀的制作材料演变

    刀是用来切割的,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刀出现了。最早的刀是什么呢?是石头刀,也就是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古人——先民把石头磨,磨,磨,磨出一个锋利的刃,用来切树叶,切木棍,那就是石头刀。我们在出土的文物中已经看到什么呢?非常精美的石刀,还有什么呢?玉刀。把玉石——美丽的玉石磨成一个薄薄的刀,那已经是美轮美奂的工艺品了。随着铁器、金属的使用,古人常见的有青铜刀、铁刀、钢刀等等。

    “兵也”

    《说文解字》解释这个刀是什么呢?“兵也”,刀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兵器,这是个象形字。我们注意在汉代的时候,刀是当时部队最普遍的一种兵器,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步枪、冲锋枪。所以汉代的部队,大家用环手刀。什么是环手刀?就是一把长刀,然后它的刀把上有一个铁环,比如拴个什么绸子,拴个什么布,拴个什么丝带,这个叫做环手刀。这个刀已经非常常见了。所以刀是作为一个兵器的代表。

    工具和兵器

    那我们看刀,它在汉语中有各种各样的用法。首先刀是什么呢?是生活中的种种工具。比如说我们切菜的,我们割草的。切菜的叫什么呢?叫菜刀。除草的呢?那个叫做镰刀。还有一种什么呢?铡刀。这都是什么呢?都是一种用刀组成的工具。

    当然了这个刀不仅是工具,还(是)什么呢?还指的是一种武器。所以大刀、大砍刀,所以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在各种各样的兵器中,怎么样呢?刀的位置都是非常重要的。

    青龙偃月刀

    说到兵器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把刀是什么呢?就是关羽关云长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何以叫做青龙偃月?长长的刀杆,刀口处雕刻出一个龙;龙嘴张开延伸出一把刀,这把刀弯弯的,仿佛月亮的形状,叫做青龙偃月刀。

    刀、刃、刚:刀锋刃利,无欲则刚|讲给孩子的说文解字

    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人)

    大家如果读过《三国演义》你就会知道,关羽的这把刀被说得非常的神奇。第一,这把刀快,神兵利刃。第二,这把刀怎么样呢?特别的沉。说这刀有多沉呢?说是有八十二斤这么沉。这八十二斤的大刀其实在马上是挥舞不动的,特别的沉。但是关羽天生神力,他能使得动。

    但我们知道其实历史上的关羽不是使刀的,这种青龙偃月大砍刀的形状在宋代之前也没有出土过。所以说白了这个刀是什么呢?是宋代以后才出现了青龙偃月刀,在关羽那个时代没这个东西。我们写小说——我们知道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罗贯中是明朝的人,他把后代的武器安排到了前代人身上。

    关羽不用刀在古书中有没有证据呢?有。我们知道关羽最得意的事情,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过五关斩六将这是小说编出来的;斩颜良,诛文丑确有其事。在《三国志》中说关羽斩颜良,是于万军阵中刺于马下,是把颜良给捅下去的。用的是刺,不是用了砍于马下。所以关羽很可能使的是戟,使的是长矛——跟赵子龙一样的兵器,不是使刀。

    像刀一样的东西

    我们回到刀这个字。刀在武器中太重要了,所以你看有刀法,而且还有刀客——刀客、剑客都是侠客的名称。除了切东西,砍东西用的工具,除了武器大刀之外呢?我们还把跟刀差不多的东西也叫做刀。最有意思的一个例子就是冰刀。

    什么是冰刀?冰刀不是砍冰的刀,冰刀指的是滑冰鞋。但是大家如果滑过冰你就知道了,冰刀三种,球刀,跑刀,花刀。特别是那种跑刀,比赛用的那种加速的刀,长长的,还有一点锋利。那个和刀很像,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冰刀。小朋友们记住了,冰刀可不是砍冰的刀,那是滑冰的刀,叫做冰刀。

    刃:刀口、刀锋

    说了刀这个字,我们知道刀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刀要锋利。刀一般是什么呢?单面是锋利的,一面钝,一面利。那利的,锋利的,用来砍东西的这块儿叫什么呢?叫做刀刃。刃的特点必须是锋利的,不锋利砍不了东西,怎么样?就得磨。所以我们接下来看看刃这个字。

    经典的指事字

    刃这个字大家看,甲骨文,《说文》小篆,隶书,楷书,这个字(的)形体基本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刃是什么呢?刀尖上的锋利之状,那是刀上的锋芒所在。

    那这个字怎么造?我们之前讲过这个字,不好造。你怎么去造一把锋利的刀,你没办法,用象形的办法不行。所以古人怎么样呢?用指事的办法。刃是一个经典的指事字,在刀锋利开刃的一面上加一点,标志它的所在。

    “刀坚也”

    所以我们看《说文解字》对于刃的解释,许慎说“刃,刀坚也”,坚固的坚;“象刀有刃之形”。刃是什么呢?刀坚固锋利的地方。实这是个指事字,标志刀刃锋利之处。

    白刃战

    刃指的是刀刃上的锋芒,在现代汉语中它能组什么样的词?比如我们说利刃,锋利的刀刃,刀刃利刃。我们说打仗的时候叫白刃战,什么叫做白刃战?打仗都是用枪打,“pia!pia!pia!”打枪。你子弹打光了,要冲锋的时候,大家两兵短兵相接,那是什么?拼刺刀。刺刀这个东西明晃晃,是白色的锋刃。白刃战指的是什么呢?那种特别激烈的,已经短兵相接的战争。

    好钢用在刀刃上

    还有一个词,“好钢用在刀刃上”,好钢、好的材料要用在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说要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用来什么呢?用来学习读书,要考一个好大学,叫什么呢?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要随意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刚:坚硬

    讲完了刀,讲完了刃,我们开始看什么呢?看从刀的字。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个从刀的字,那是什么呢?就是刚,刚强的刚。我们看刚这个字,这个字左边是一个岡(gāng),岡声。右边是什么呢?右边是一个刀,左声右形。这个竖刀旁(刂)放在右边,这个是刂 非常常见的一个位置。

    “刚”的字形演变

    这个字在古文字中就已经出现了,大家跟我看,这是甲骨文中的刚。这个字是什么呢?左边一个网,右边一个刀。到了金文中,就是今天这个写法,就是什么呢?左边一个冈,右边一个刀。金文,小篆,到了隶书、楷书都是这样的。随着汉字的简化,中间的那个部位写成了一撇一点,这就是今天的形体。

    “强断也”

    什么是刚?刚从刀,它和刀是有关的。我们看《说文解字》对于刚的解释,“刚,强断也”。强是什么呢?强有力,特别结实;断,能砍断东西,非常锋利。“刚,强断也”。所以刚指的是什么呢?一种坚韧,一种有锋芒,一种特别有力量感的状态,就是有力气叫做刚。

    与“刚”有关的词汇

    所以我们看看,刚在现代汉语中能够组成什么样的词汇。我们看刚跟强有关,所以刚一般指的是什么呢?刚强,非常强有力的(状态)。刚直,直爽,这个人非常的直率,非常的刚正。你看,还有什么呢?刚健,刚毅。我们看看刚从刚强、刚正、刚直、刚健,刚毅这些词,都反映出什么呢?就是一个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无欲则刚”

    古人认为刚是一种好的品质,就这个人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操守,有原则。这个人不随随便便地向恶势力低头,这个人是一个至大至刚,一个光明正大的君子。这种状态叫做刚。所以怎么样达到这个刚呢?孔子说“无欲则刚”,这个人没有过多的欲望,不会被人控制,这个人襟怀坦荡,他能够做到刚。这是刚好的一面。

    刚愎自用

    但是你注意刚也有它不好的一面,那是什么?那就是断,“强断也”。刚有一种破坏力,这个人怎么样?太刚,这个人太正直,耿直的boy,怎么样呢?就会对身边的人带来一种压力。所以刚还有什么词呢?有一些贬义词,比如刚硬,这个人态度太刚硬了,对别人太横了,不好。

    还有一个词,这个词比较少见,叫刚愎自用。什么是刚愎自用?我就认为这个世界上我是正确的,你们都不对。我跟你说,我说,“你不能用这种学习方法了,每天抄书抄一百遍,你就能想成为好同学吗?不行。你要怎么样呢?要科学地学习。”你说,“不,我认准了,抄书抄一百遍,我期末考试就能考满分。”结果肯定考不好。那是笨工夫。

    什么是好同学,什么是不好的同学?善于学习的同学用脑力劳动,那不善于学习的呢?经常把脑力劳动转化为体力劳动,一抄书抄一百遍。但我怎么跟你说,你都不改,那就叫什么呀?那叫刚愎自用,不听话,不听劝。

    刀、刃、刚:刀锋刃利,无欲则刚|讲给孩子的说文解字

    刚愎自用的典型——马谡(字幼常,湖北宜城人)

    总结

    我们这一讲就讲到这儿,我们给大家讲了三个和刀有关的字。刀、刃,你看这两个字是我们讲这一系列字的基础。最后给大家讲了一个跟刀,跟刃,它的特点密不可分的字——刚,“强断也”。我们知道刚有好的意思,刚直、刚正、刚健。也有不好的意思,刚愎自用。我们要做一个至大至刚的人,不要刚愎自用。

    刀、刃、刚:刀锋刃利,无欲则刚|讲给孩子的说文解字

    讲给孩子的说文解字

    章(太炎)黄(侃)学派后继学者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孟琢

    权威讲述中国汉字文化

    1年200讲

    精讲700个常用汉字

    带你发现

    华夏文化的精魄、基因与密码

    每周一三五日更新

    点击原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