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速递  > 

台州属于哪个省份的城市,浙江省台州市:厚植发展沃土,让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 浏览4754次
  • lengsiwei.com
  • 评论0条
  • 导读在位于台州市的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智能化生产设备正有序运作。陈军摄位于台州市的玉环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景观鸟瞰。陈盆峰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浙江省台州市:厚植发展沃土,让民营经济枝繁叶茂浙江省台州市:厚植发展沃土,让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在位于台州市的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智能化生产设备正有序运作。陈军摄


    浙江省台州市:厚植发展沃土,让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位于台州市的玉环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的太阳能光伏电站景观鸟瞰。陈盆峰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作为直接与民营企业面对面的“最后一公里”,地方尤其是城市层面,是提高民营企业政策获得感的关键环节。

    去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典型做法的通知》,总结了全国8个地方72条典型做法。中国城市报注意到,浙江省台州市有27条入选,数量居全国第2位。

    可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长三角地区中,台州的优势并不明显。那么,台州是如何扛起“民营经济看台州”大旗的?有哪些发展秘诀和典型经验可供全国学习借鉴?

    民营企业占比高集群效应不断显现

    年产拉链8.5亿米,伟星股份研发的拉链曾作为航天员工作服的一部分,跟随航天员进入太空;1/20头发丝的精度,齿轮齿面平整度在2微米内,被广泛用于汽车、高铁、地铁;每秒33米风速下,无人机仍可平稳飞行,有效载荷能达到2吨以上……这是近年来,台州循着时代的鼓点奏响的“制造传奇”之曲。

    作为“制造之都”,台州有31.2%的企业从事制造业,其中94.2%为民营企业。

    正因为具备这样鲜明的产业特色,2021年,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选择台州作为其首个深入城市层面进行民营经济细化评估的实践点。

    “台州市民营企业虽然在规模上不及杭州、宁波等浙江省内城市,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细分领域内也具有较强竞争力。”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科技部主任王强在接受中国城市报采访时说。

    王强给出了一组研究数据:全国有491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4090家为民营企业,占比83.1%;台州有9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家为民营企业。在全国677家“单项冠军”企业中,439家为民营企业,占比64.8%;台州拥有10家“单项冠军”企业,其中9家为民营企业。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积极登陆资本市场,台州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达69家,其中境内65家,资本市场的‘台州板块’集群效应不断显现。”王强说。

    此外,中国城市报了解到,目前台州已拥有21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6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307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位列国内外第一。

    实干氛围浓厚研发投入增加

    在台州,有一家知名企业——杰克控股集团。它是缝纫机械和机床行业老大,专注生产缝纫机和机床。它之所以能成为行业龙头,一次海外收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时光回溯到2006年,杰克控股集团的创始人带领团队出海开辟新天地,但在收购欧洲、日本的企业时均碰了壁。直到2009年7月,集团才在德国成功收购了两家企业:在世界自动裁床行业中享有“奔驰”之称的奔马(Bullmer),以及拥有顶级自动裁床技术的拓卡(Top-cut)。这次收购,为杰克控股集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快速成长。

    杰克控股集团只是台州民营企业家看准形势敢闯敢干的一个缩影。王强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对于台州民营企业家精神的感受尤为深切。

    “台州的众多企业家都具有坚持实业干主业、看准形势敢闯会干、要做就做行业老大的品质。”王强认为,台州民营企业家在创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扛得起大旗、经得起大浪、担得起大义、吃得了大苦、成得了大事”的企业家精神,这也构成了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精神脊梁。

    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台州民营企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观势而动、正确发力,坚强渡过了发展难关。

    中国城市报了解到,在疫情造成市场预期不稳的情况下,民间投资大幅放缓成主流。但台州不少民营企业大幅增加研发投入,从扩大产能等硬投资更多转向研发创新等软投资,不盲目扩张,更加注重苦练内功,蓄势待发。

    王强告诉中国城市报,研究发现,2021年台州市民营规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113.37亿元,较2020年增长20.8%;民营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每家R&D经费支出为370.13万元,较2020年增加28.63万元。

    支持举措到位解决发展痛点

    周五晚间,杭州东站前,张先生排着队等待进站,他手里提着给女儿买的礼物,喜悦之情在眉宇间流露。张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台州人,前几年因工作调动到了杭州,平日里和妻子孩子分隔两地,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杭台高铁开通后,台州到杭州无需再绕行沿海铁路甬台温段,我只需要1个多小时就可到家。”他说。

    张先生口中的这条铁路是中国铁路投融资改革史上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杭台高铁全线26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超440亿元,由民营资本、中国铁路总公司、浙江省交通集团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开创了民营资本控股高铁的先河。

    今年1月,杭台高铁(杭绍台铁路)开通运营。线路途经杭州、绍兴和台州三市,联通多条高铁,接入长三角高铁网,形成一条长三角核心区辐射杭州都市区与温台沿海城市群的快捷通道,实现台州至杭州一小时通达,为台州扩宽了发展空间。

    这背后,与台州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密不可分。中国城市报了解到,台州市推行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常态化,按照“非禁即入”原则,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

    不仅如此,台州还出台了一系列切实有力的措施,破解企业在用人、用地、融资等方面的难题。

    用人方面,台州市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化开办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实行“订单式”培养。用地方面,该市通过小微园区模式盘活土地资源效能,锐意改革突破,允许分割出售、产权分割;在下达工业用地指标时,对建设小微园区的项目进行优先安排。融资方面,台州金融供给灵活充沛,通过信用保证基金、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发展信用贷款等多种手段,已较好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小微金融改革成效显著。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台州民营经济贷款余额为6587.94亿元,同比增长19.95%;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比重达56.45%,较2020年提升0.82个百分点。其中,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达1246.41亿元,增长17.47%;截至2021年末,全市累计办理商标权质押融资5666笔、219.08亿元,办理专利权质押融资1709笔、85.34亿元。此外,台州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不良贷款率为0.53%,较2020年下降0.15个百分点。

    善于向外借力拓宽发展空间

    中国城市报注意到,台州在发展的同时也正视不足,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比如台州市积极缩小因区位优势不强而与部分同级城市产生的差距,注重内外联动、区域协同,通过海外并购、科创飞地、高校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弥补技术、人才等短板。

    去年初,《台州市加快推进境外并购十条意见》出台,畅通台州企业海外并购之路。截至目前,台州民营企业在欧洲、美国等16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累计完成54起海外并购。

    此外,在产学研联动方面,台州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我们在调研走访头部民企过程中,发现其共性之一都是在上海、杭州、武汉等高校资源丰富的大城市以及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实现研发在外地、转化在本地。”王强说。

    据了解,台州已累计建成长三角科创飞地14个,并吸引多个高校院所在台州建立研发平台和转化基地,于技术研发方面赋能小微企业。

    王强还特别提到一个数据——从长三角区域民企股本金流动来看,台州是2020年浙江省唯一呈现民营企业股本金投出和吸引双增长的城市。“根据企业年报数据,2020年台州市民营企业对长三角区域的股本金投出额和吸引额分别为40.6亿元、54.3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42.4%、85.6%。”面向未来,王强建议,台州可以继续深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活小微、做强“头雁”,抓好技术赋能、效率变革,推进优化布局、协同发展,促进地方民营经济体系从小而美走向专而精、优而强。

    ■中国城市报:郑新钰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浙江省位于我国的华东地区,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一直备受大家。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说到浙江省的著名城市,肯定很多人都会想到杭州、宁波、温州,可实际上,在浙江省的中东部,还有这么一座海滨城市,常常被大家读错名字。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这座海滨城市就是浙江省的台州市,为什么大家常常读错“台州”的名字呢?主要原因就是“台州”并不能读作我们平时的读音“抬州”,而是应该读作“胎州”。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台州地理位置还是相当优越的,不仅位于浙江省中东部的沿海地区,而且还北接宁波,南邻温州,真可谓得天独厚了。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然而,相对于杭州、温州、宁波等著名的浙江大城市而言,台州却似乎没有太强的“存在感”,显得相当“低调”。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另外,如果你去过台州市旅游的话,应该还会对这座城市留下一个很特别的印象,那就是台州似乎像是一个“散装城市”。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台州市现在下辖有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以及临海市、温岭市、天台县、仙居县等多个区县。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然而,很多台州人都似乎不会直接说自己是“台州人”,而说自己是“椒江人”、“黄岩人”、“临海人”、“温岭人”等等。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这可能是因为台州这座地级市比较年轻,而台州市下辖的很多区县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因此对台州的认同感也就没那么强了吧?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甚至还有很多不太熟悉台州的朋友,还会认为台州就是属于温州的一部分,那就不得不说是有些“尴尬”了。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很多人看好浙江省台州市未来的发展前景,觉得这座海滨城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将来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但也有人觉得,台州市想要在“高手如林”的浙江省脱颖而出,恐怕还要好好下一番功夫,毕竟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并不是太容易的事。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那么,你有没有来过浙江省台州市旅游?对台州印象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曾经读错过台州的名字?

    浙江省这座海滨城市,常被大家读错名字,还被认为是“散装城市”

    你觉得台州算不算是一座“散装城市”?你看好台州未来的发展前景吗?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你还想不想到浙江省台州市来旅游?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我: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浙江台州:从“小康的大陈”迈向全面“现代化的大陈”

    浙江台州:从“小康的大陈”迈向全面“现代化的大陈”

    研讨会现场 张雨滴 摄

    中新网台州7月20日电(张雨滴)垦荒立心,红色铸魂。20日,第六届大陈岛垦荒精神理论研讨会在浙江省台州市举行。

    20世纪50年代,467名青年登上大陈岛垦荒创业,60余年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昔日一座满目疮痍的荒岛,已摇身一变成为今天熠熠生辉的“东海明珠”,并孕育出了“艰苦创业、奋发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作为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发源地——台州市椒江区大陈岛,如今已从“小康的大陈”迈向了全面开启“现代化的大陈”建设的新征程。

    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表示,要深刻认识到大陈岛垦荒精神,它根植于奋斗实践,有着天然的奋斗基因、实践内涵,蕴含无尽精神力量,在“两个百年”交汇、“两个先行”起航的历史节点上,更具时代伟力。

    “我们要进一步以大陈岛垦荒精神,砥砺初心、激发斗志,以垦荒精神标志我们这座城市文明的高度和幸福的温度,以垦荒精神为台州推进‘两个先行’注入澎湃的动力。”李跃旗说。

    当日,与会专家从“两个先行”的视角,深入探讨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进一步拓展对大陈岛垦荒精神内涵的理解。

    “大陈岛是一个点,但这个点连着大局、连着整体。”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大陈岛垦荒精神是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发展鲜明地展示了这种精神,小小大陈,背后牵动着“国之大者”。

    “推动省域现代化先行也需要人们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等都经历一个大转变,推动人的现代化。”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陈立旭表示,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有助于形成与推动“两个先行”相适应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大陈岛垦荒精神诞生于“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伟大实践,发展于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伟大实践。

    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祖强提出,“如今,要想进一步赋予大陈岛垦荒精神时代价值,就必须融入共富先行与现代化先行新征程,来一次新时代的新垦荒。”

    放眼当下,浙江省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垦荒精神成为各地抱团发展、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富裕的“法宝”。

    在中央团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林江看来,传承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推动共同富裕要与建设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相结合,用好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这一平台,从政策和项目层面入手出真招、出实招,努力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更好服务青年成长发展。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周华富谈及,共同富裕要献无私奉献之爱,以“山海协作”推动山区高质量发展,把“垦荒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共同推进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浙江台州:从“小康的大陈”迈向全面“现代化的大陈”

    俯瞰大陈岛 台州市委宣传部供

    “深度揭示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文化价值,重视其在实现全体人民精神共同富裕中作为优质资源和落地平台的重要作用,以文润心,以文化人,是传承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当代要务和时代新篇。”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野说。

    “希望通过这次理论研讨会,台州各级干部民众能进一步承担起传承弘扬垦荒精神的责任使命,紧扣时代脉搏,将垦荒精神进一步转化为继续奋斗再出发的精神动力,推动大陈岛垦荒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李跃旗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