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速递  > 

一颗芒果树产量多少斤,冷库里有“甜秘方” 田东布局绿色芒果赛道

  • 浏览5606次
  • lengsiwei.com
  • 评论0条
  • 导读此刻,室外温度35℃,冷库温度零下35℃。“果肉存于冷库,两年不会变质。”合作社负责人凌吉德说。不卖鲜果卖果肉,这个位于祥周镇百银村的专业合作社不走寻常路。这个冷库的“甜秘方”就在他身上。田东县福泽芒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一角。本报 莫 ...

    一刀,又一刀,一个芒果变成三块,很快皮肉分离。在田东县福泽芒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这个切芒果的步骤不断地重复,金灿灿的果肉经过消毒杀菌等工序后进入冷库速冻。

    此刻,室外温度35℃,冷库温度零下35℃。“果肉存于冷库,两年不会变质。”合作社负责人凌吉德说。不卖鲜果卖果肉,这个位于祥周镇百银村的专业合作社不走寻常路。

    车间里,一名男子来回走动,紧盯每一道工序。

    这个冷库的“甜秘方”就在他身上。

    冷库里有“甜秘方” 田东布局绿色芒果赛道

    田东县福泽芒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一角。本报 莫 迪/摄

    男子叫刘新华,青岛乔瑟食品有限公司采购代表。作为全球最大的冻干制造商,福泽合作社的果肉早已“收入囊中”,加工成冻干后全部出口欧美。

    在此之前,刘新华与凌吉德并不陌生。从芒果挂花开始,刘新华一直视频指导,包括不使用无机肥、减少农药使用等,目的是保证芒果绿色生态。在芒果采摘的前30天、20天,分两次取样品送国外检测。得到符合出口标准证明后,刘新华到产地现场把控“最后一公里”。刘新华曾到全国不少地方采购,最终发现田东产芒果口感略胜一筹,芒果肉做成冻干后不破坏结构,能够较好地“锁”住原料中的营养,色泽与香味俱佳,深受市场认可。

    “种植要求很严,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田东县农投公司今年通过流转管护1500亩芒果,成为乔瑟的供应商,其技术顾问李世松很感慨。

    “帮我们摘芒果的农民问我:为什么你们的芒果每斤比我家的贵0.4元?”李世松一番解释之后,对方立刻决定明年跟着农投走。

    “乔瑟公司的绿色要求实际上倒逼了我们芒果标准化种植。”田东县农村经济经营指导站负责人韦新锋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唯有把控种植关才能做强价值链。

    有着多年加工经验的凌吉德之前止步于芒果干,建起冷库后有了新想法,除了供应乔瑟,还计划涉足终端。“溢价空间非常大。”

    凌吉德介绍,一公斤鲜果得果肉0.84公斤,每吨卖8000元,仅需2400元原果。今年,凌吉德的冷库计划生产速冻果肉2000吨。

    村民的实惠同样看得见。在合作社加工车间挖果肉,一天7小时可得果肉500公斤左右,每公斤获1元报酬,日工资可观。

    在合作社加工车间,发现这里的芒果皆为鸡蛋般大小,远远小于商超所售。

    “这是我们通俗说的公果,也叫小果,真正的学名为无胚果。”李世松介绍,因为没有经过授粉而结果,所以才有公果之说。实际上,公果占比接近70%,发展加工,延长产业链主要针对公果。

    亲尝之后感觉公果甜过大果。李世松说,公果甜度在22至25之间,而普通大果甜度为18左右。

    “种芒果最大的效益出自公果。一棵芒果树如果结的是大果,产量不过20斤,而结公果产量可达100斤,单价上两者相差不大。”凌吉德笑称,建冷库与冻干生产商合作就是合作社的“甜秘方”。

    作为技术专家,李世松考虑更多的是“第一车间”。目前,被称为芒果树癌症的角斑病有高发之势,加推新品种迫在眉睫。“紫花芒果肉透明,更好看,产量可以达6000斤/亩,明年农投公司计划推进紫花芒1万亩。”李世松介绍,紫花芒在加工市场潜力巨大。

    “田东县农投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在新品种、绿色种植上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成为布局绿色芒果赛道的主力军。”韦新锋表示。



    :广西日报 本报 莫 迪 实习生 罗立婷 通讯员 周章师

    500多岁芒果树群结果了,是寮步横坑人熟悉的味道

    500多岁芒果树群结果了,是寮步横坑人熟悉的味道

    村民在采摘古树上结的芒果 本版片均由通讯员供

    端午过后的半个月时间里,从天蒙蒙亮到天黑前,寮步横坑社区横丽湖畔的芒果树群下总是人来人往,他们提着竹竿和篮子,采摘着当地土生土长的美味。

    这里有近20棵芒果古树,树龄大部分超过500岁,是国家一级古树。经历岁月的洗涤,这些古树愈发茂盛,今年结果近2万斤。

    了解到,这些古树结出的果子从不外售,都是村民自己吃或者送人。

    500多岁芒果古树群结果了

    六月,又到了芒果成熟的季节,寮步横坑横丽湖畔的百年古芒果树群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在现场看到,有一棵古树的树龄已高达524岁,2004年6月东莞市人民政府为其设立了“国家一级古树”牌子。

    500多岁芒果树群结果了,是寮步横坑人熟悉的味道

    这里有近20棵芒果古树,树龄大部分超过500岁

    村民介绍,这还不是树龄最大的,还有比它树龄更大的。这里的芒果树大部分都超500岁,都是古树。每年这个时候,漫步在横丽湖畔,总有芒果的香气扑鼻而来。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古芒果树,成了横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年端午节后是这些古芒果树采摘的最佳时期,这些树平均每棵能产约1000斤果子。

    据了解,每一年在芒果采摘之前,横坑社区都会将横丽湖畔的古芒果树进行投标,许多爱芒果的村民都会去竞标,尝尝这些本地土芒。

    本地村民钟启洪因为爱好芒果的味道,今年照例也进行了投标。“几乎每年我都会投,这是祖先留下来的味道,很珍贵。”钟启洪告诉,他从小就喜欢吃芒果,“小的时候,在芒果成熟的季节,我们一群小伙伴便在横丽湖游泳,除了游泳,我们更喜欢的是等着树上成熟的芒果掉到湖里,一看到成熟的芒果从树上掉下来,我们几个伙伴抢着吃,那时候觉得芒果是最好吃的水果。”

    当地村民喜欢皮肉一起吃

    横丽湖畔的500多年的芒果树群丰收时,便是横坑社区40岁的村民钟景畴最忙的时候。早上7点他就要来到横丽湖畔,帮忙爬树采摘芒果。

    500多岁芒果树群结果了,是寮步横坑人熟悉的味道

    古树结的芒果清甜中带着淡淡的香气

    钟景畴告诉,这里每天会摘500斤芒果左右,多的时候近千斤,而且这些果子都是给村民自己吃或者送人,不外售的。

    钟景畴身手异常敏捷,在树上,借助长约7米的竹竿做成的网兜,一拖一拉,芒果便掉入竹竿内,网兜装满后,传给树下接应的帮手,帮手将网兜内的芒果放置到容器内,再把竹竿传递给树上的钟景畴。

    除了钟景畴,横坑许多40至50岁的男人都敢爬树摘芒果。在采访期间,只要抬头看,总能看到有人爬在树上摘果子。一位村民告诉,爬树是小时候练就的本事,“那时候,爬树是男孩子的一项本领。”

    树下,不时有人经过,拿一个芒果,水冲一冲就直接连皮带果肉一起吃。“我们村的土芒,其实皮才是宝,皮肉一起吃才最好吃。”村民钟先生告诉,村里从孩子到老人,吃土芒都是不吐皮的,这样才能尝到最本土的美味。

    别的地方吃不到这种味道

    如今,已经50岁的钟启洪,回忆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吃芒果的时光,依然觉得美好。“小时候,一到吃芒果的季节,我们都会很开心。”钟启洪说,现在每年到芒果成熟的季节,便会约上一群好友前来横坑采摘芒果,让身边的亲戚、朋友尝一尝独属于横坑的美味。

    来自广州的陈先生是钟启洪的好友,每年到芒果成熟的季节,都会应约前来品尝百年老树的独特味道。他说,这种味道让他迷恋,“在别的地方吃不到这种味道,这些百年芒果树产的芒果皮脆清甜,水分特别多,我们都特别喜欢吃这些芒果,用水冲一冲,连皮带肉一起吃。”正在采摘芒果的邓先生告诉,作为钟启洪的好友,每年芒果成熟,他们都会聚在一起,摘芒果、吃芒果,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每逢芒果采摘时期,百年芒果树下都会聚集着一群“芒果爱好者”。在采访期间,看到,围绕着横丽湖的百年芒果树下,时而有人提着篮子来采摘、时而有人满载而归。

    当地的村干部钟杰樊告诉,今年横丽湖畔的百年芒果树产量近2万斤,采摘期过后,将会有专门的人员对百年古芒果树进行养护,以便来年再迎丰收。他说,这是横坑社区的一道风景,更是承载着村民们美好的记忆,所以要好好保护它,留住好这份印记。( 梁盘生 通讯员 周雪平 尹可莹)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近年来,景洪市曼戈龙村委会在传统橡胶产业基础上,依托光热、气候、土地等优势,大力发展芒果种植。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农民增收添加新渠道,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致富新路径。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走进景洪市曼戈龙村委会,无论是郁郁葱葱的山间果园,还是村内花果相间的门前庭院,处处都可以看到被一个个硕大的芒果压弯了枝头的芒果树,全村满是丰收的喜悦景象。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胡瑞丽:“这里是景洪市曼戈龙村委会的芒果园,我手里的这个芒果比我的手掌还要大了,已经可以采摘了。在我身后布满山坡的果树全被这样硕大的芒果缀满了枝头,村民们正穿梭其中采摘成熟的果子,忙得不亦乐乎。”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王知国是曼戈龙村委会出了名的种植能手,家里的三十多亩芒果眼下迎来了大丰收,每天全家都得齐上阵,抓紧抢收成熟的芒果。尽管烈日炎炎,全家人的脸上都挂满了辛勤的汗水,但怎么也掩盖不住幸福的笑容。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曼戈龙村委会村民 王知国:“我家是2014年开始种芒果的,一年的收入有十五到十七万。”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过去,橡胶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由于产业过于单一,村民的收入也随着橡胶价格的不景气而大大减少。为此,村委会转变思路,积极探索,依托光热、气候、土地等优势,大力发展芒果种植,以多元发展,促产业兴旺,助村民增收。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西双版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各种热带水果。这里种出来的芒果,甜脆可口,营养丰富,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曼戈龙村委会曼回村小组支书 王啊学:“我们村种植芒果以来,价格一直保持在三元一公斤左右,特别是今年,芒果价格涨到了六块。我们村每天能采摘20多吨,一摘好就被抢光了。”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芒果越卖越好,山里的土地却有限,而村内的家家户户的庭院又急需“打扮一番”,提升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于是既是致富树,又是美化树的芒果树,正式扎根曼戈龙村委会的家家户户。如今村寨里,家家有树,户户有花,每逢夏日,胖乎乎的芒果点缀在枝头,让小小的庭院充满了生机,也让村民们有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近几年,在国家各项利好政策的扶持下,在各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曼戈龙村委会培育形成了“橡胶+水果种植+农作物+庭院经济”的特色产业结构,打造出“林中有橡胶、地里有作物、院内有瓜果”的生态经济景观带。2021年全村芒果种植面积6730亩,产量3467.83吨,橡胶种植面积38272亩,干胶产量1203吨,全村经济总收入6152.08万元。真正走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路径,有效促进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在过去,曼戈龙村委会的芒果销售主要以订单收购为主,现如今,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直播电商异军突起的时代大背景下,“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曼戈龙村委会在困中求变,积极顺应,融入发展,在各级政府帮扶下,借助社会力量,邀请专业志愿者团队对村民进行“直播带货”的相关培训,利用互联网+志愿者直播,将线下营销手段搬到线上,提高曼戈龙村委会芒果的知名度,打开更大的销售市场。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曼戈龙村委会线上平台供货商 张芳:“去年受疫情影响,很多芒果的小果都烂在树上。今年我就和平台合作,把所有的小果都集中在我这里出售,我们今年已经收了近100吨的小果,收益有近100万元了。”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信息的赋能。下一步曼戈龙村委会将进一步加强产业梳理、人才培训、品牌打造、产品营销、内容创作、直播运营等,积极号召广大种植户充分利用自进行网络直播销售,从而有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进行时】硕果压枝头 芒果飘出致富香



    胡瑞丽 肖云高 报道


    :西双版纳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