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是哪个城市属于哪个省,屋顶有“彩蛋”!摄影师解锁南京的浪漫秘密
导读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藏着许多有待发现的“彩蛋”。当我们“另眼相看”时,就能发现别样之美。前段时间,南京摄影师方飞拍摄的一组“数字南京”航拍火了。最近,方飞又上新了,他用“我爱南京”的英文字母解锁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浪漫。方飞表示,一些场景的视角...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藏着许多有待发现的“彩蛋”。当我们“另眼相看”时,就能发现别样之美。前段时间,南京摄影师方飞拍摄的一组“数字南京”航拍火了。最近,方飞又上新了,他用“我爱南京”的英文字母解锁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浪漫。
首都北京和江苏第一大城市南京的城市对比,没想到差异这么大!
北京和南京是两个非常不同的城市,它们有很多方面的差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区别:历史和文化:南京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中心之一,曾经是多个朝代的首都。北京则是中国的现代和传统文化的重要中心,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两个城市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但重点不同。
地理位置:南京位于中国的江苏省,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而北京位于中国的北部,是中国政治和经济中心的重要城市。

北京
气候:南京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而北京气候干燥,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人口和经济:北京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人口2188.6万,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南京则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拥有人口942.3万,是中国南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南京
建筑风格:南京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南京明清建筑为主,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夫子庙、中山陵等;而北京的建筑风格以古代皇宫和寺庙为主,如故宫、天坛等,同时还有现代建筑如鸟巢等。
风土人情:南京的风土人情比较温和开朗,南京人喜欢交际,生活节奏较为缓慢;而北京人比较朴素和豪爽,生活节奏较快。
综上所述,南京和北京是两个非常不同的城市,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地理位置、气候、人口和经济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
清朝八旗子弟留下的城市遗产(二)——南京满城的历史与现在
清军入关后,在全国战略布局上,尤其重视西北和东南地区。之前的文章已经提及西安位于关中盆地核心,西连甘肃,过河西走廊连接新疆,北接内蒙,南与四川相邻,在西北地区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而江宁则位于长江中下游最为繁盛区,北倚长江,水陆交通兼备,“控沿海七省之腰脊”,是东南地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西安府和江宁府一个是西北重镇,一个是东南显城,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清朝统治者在此两处最早设立了满城。

南京古城墙夜景
江宁满城为顺治六年(1649)设,“江南江宁府驻防,顺治六年,于钟山之阳始造满城。十七年重造,自府城内太平门东至通济门东,长九百三十丈,连女墙高二丈五尺五寸,周园三千四百十二丈五尺。”位于钟山之南,地势较高,便于出兵,避免出现水患。康熙十三年(1674),江南总督和江宁将军奏请在江宁满城内部添置营房,满城规模有了一定的扩展。[1]单位换算后可得出,江宁满城东西尺寸为2100米,南北尺寸为2980米,占地面积约为6.26平方公里。江宁满城也设立五处城门,东曰朝阳门,南曰正阳门,西曰小门、西华门,北曰后门。[2]江宁满城的城垣大体上呈方形分布,而在满城的三面城墙都设置城门,更能顾及各个方位的军事动态。满城在府城洪武门外设大校场,用于八旗兵日常训练,据《钦定八旗通志》记载:占地4290亩,后部分土地作为垦种的田地出租,每年收租银。[3]江宁满城也为将军级满城,江宁将军和西安将军之间也存在相互调动的情况。

在兵源类型上,江宁满城属于输入型兵源地,在顺治到康熙年间,其吸收了大量北方的八旗兵,如山东德州驻防、山西太原驻防和京师驻防,营制也在不断扩大。
在国家战略格局上,江宁满城的主要任务则在于“维稳”。清军入关后,南方的“反清复明”势力一直在猖獗,而江宁府作为曾经明朝最初的国都所在,对于清代统治者稳定南方统治具有重要意义。在康熙年间,江宁将军额楚曾多次“擒婺源、饶州贼”,康熙十三年(1674),“自婺源进取江西饶州,行至乐平县段家村,有叛贼陈参将,率众拒敌。臣令副都统巴尔堪统率各官兵迎击。斩获甚众,乘胜恢复乐平县。贼复纠集余众,邀我师于鄱阳云吉峰下。又大破之,遂至饶州。贼众弃城,遁入湖中。随遣前队巴特玛等,追击三十余,尽歼余党,恢复郡城。”[4]此类事件在有清一代多有发生,而江宁满城与相近的乍浦满城、杭州满城等八旗驻防,共同维护好清廷在南方的统治。

在今天,研究满城仍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作为城市文脉发展中重要记忆的载体,还是在军事上值得借鉴的独特驻防体系,亦或是其隔离的本质实际上保护了一些历史文化遗迹,满城仍有许多可以研究的方面。回看今朝南京这座古都的发展,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发掘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源,找寻新的城市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 [清]铁保等纂,李洵等校点:《钦定八旗通志》卷117《营建志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2008页。
[2] 据光绪《重刊江宁府志》卷3《江宁府城》,[清末民初]陈作霖、[民国]陈诒绂撰:《金陵琐志九种》,(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第362页)等文献综合得出江宁满城城门的设置。
[3] [清]铁保等纂,李洵等校点:《钦定八旗通志》卷117《营建志六》,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2008页。
[4]徐森、谌秉直:《第九镇秣陵起义和江浙联军光复南京亲历记》,《辛亥革命回忆录》,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年,第237页。
发表观点(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