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速递  > 

敖东安神补脑液多少钱一盒10支,感冒药价格翻倍!多款常用药涨价,赖环保?

  • 浏览4378次
  • lengsiwei.com
  • 评论0条
  • 导读【民生调查局】编者按: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你想的、你没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题:民生调查局:感冒药价格翻倍!多款常用药涨价,赖环保?作者:谢艺观“药确实贵了,就拿这盒三九感冒灵来说吧,...

    【民生调查局】

    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你想的、你没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 题:民生调查局:感冒药价格翻倍!多款常用药涨价,赖环保?

    作者:谢艺观

    “药确实贵了,就拿这盒三九感冒灵来说吧,以前也就10块钱左右,现在17元。”家住北京西城区的张洁买完药往家走。

    感冒发烧、消炎止痛,日常生活中,身体时常会出一些小毛病,跑药店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事。

    如果你经常买药,很可能发现很多药甚至保健品都已经涨价了。在北京西城区,不止一个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目前很多常用药迎来了调价。

    感冒药价格翻倍!多款常用药涨价,赖环保?

    资料:北京一家老字号药店内,前来购买药品的市民络绎不绝。中新社发 李慧思 摄

    疯狂的药价

    “现在很多药都涨价了,有的感冒药涨了近一倍!”北京西城区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张娟说,例如某品牌的感冒灵,以前卖9块多,现在则卖17元。

    而在北京丰台区的一家药店,上述品牌感冒灵更是卖到20元。

    不只是感冒药,保健品维生素也出现了涨价。张娟指着架子上的一盒维生素说,“这个牌子的,之前一瓶才120多元,现在已经涨到148元了。”

    药店的一侧,摆放着太极藿香正气液,上面标注的价格是23.8元,不久之前,价格还是19.8元。

    太极集团11月2日曾《关于藿香正气口服液调价的公告》,宣布自11月1日起,公司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平均上调11%。同时,将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终端零售价进行调整。

    无独有偶,今年8月,吉林敖东也曾下发通知称,自2018年9月15日起,其产品安神补脑液10ml*10支规格的零售价格将调整为32元/盒。据了解,在此之前其零售价在25元左右,涨价幅度接近30%。

    杜伟对此深有体会。今年刚上大一的他,一直有神经衰弱的毛病。“压力大、学业繁忙的时候会头疼、睡不好觉。”

    因此,一盒接一盒的安神补脑液陪伴了他整个高三,当时学校附近药店卖的价格是15元。然而前两天,他再去买药店购买的时候,已经涨到了20元。

    今年以来,已有多款知名的OTC中成药上调了价格,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三九胃泰、黄连上清片、强力枇杷露等产品都有提价现象。

    另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上海市2018年第二批常用低价药品挂网采购未公布药品情况说明”,来自兰州佛慈制药、山西汾河制药、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等30余个常用药被认为涨幅过大。

    感冒药价格翻倍!多款常用药涨价,赖环保?

    为太极藿香正气液。 谢艺观 摄

    其中,兰州佛慈制药有6个产品赫然在列,分别为板蓝根颗粒、保和丸、健脾丸、龙胆泻肝丸、香砂养胃丸、天王补心丸。

    而在几个月前,兰州佛慈制药就了涨价公告称,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情况,决定自2018年3月1日起,对浓缩丸、大蜜丸、水丸、口服液、胶剂、颗粒剂、片剂等多种剂型的100多个产品进行全线提价。

    药价上涨赖环保?

    关于家庭常用中成药涨价的原因,如兰州佛慈制药一样,很多企业都会把原因归结到成本上涨。

    目前新版GMP(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已经施行,为了达到相关规定要求,药品生产厂家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行业监管也在不断升级。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同时,监管部门对中药材质量监管趋于严格,抽检和跟踪成为常态。中成药生产企业倾向于购买更加品质更好的药材、甚至自建生产基地,这使得药材质量提升的同时,在需求充足的情况下,价格也随之上涨。

    “包装材料和运输等成本都有所提高,人力成本显著增加。”也是很多药企提出涨价的理由,与西药相比,中成药的生产加工环节更为复杂,中草药的种植、提纯和研制,需要大量的人工。

    感冒药价格翻倍!多款常用药涨价,赖环保?

    甘肃岷县中国当归城内中药材交易场景。杨艳敏 摄

    值得一提的还有困扰很多药企的环保问题。

    气味难闻、污染环境是很多人对于药厂的印象。

    居住在药厂周边小区的李玲说,“因为药厂的缘故,小区的房价都比市里其他地方低很多。”

    随着国家对制药环保问题日益重视,为了达到环保要求,不少药企斥巨资进行改造,一些药企面临关停、兼并的局面。

    据《2017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376家。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是5065家。

    官方曾解释是,生产企业许可证换证期间,一些企业由于未通过GMP认证,暂不具备换证条件而暂缓换证。

    药厂数量的减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药品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下降,推动了药品价格上涨。

    北京双鹭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亚军曾表示,近年来受到环保以及工艺改造等因素影响,包括江苏等一些发达省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关停外迁现象较为频繁。这使得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日益频繁,个别企业因此取得了对某些原料药生产的垄断地位,并借机提价。

    制剂企业备受牵制

    原料药生产垄断会严重牵制制剂市场。

    根据原料药对制剂生产厂商的对应比例抽样调查结果,一家原料药企业最多对应169家制剂企业。

    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副局长李青曾介绍,我国1500种化学原料药中,50种原料药仅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仅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仅3家可以生产。

    原材料一旦价格上涨或断供,就会影响下游企业的生产。

    近日,有自称左卡尼汀注射液生产厂家员工在网络上公开举报信称,东北制药为提高自家制剂出厂价格,原料药左卡尼汀从涨价10倍到高价也断供。

    东北制药在回复采访时表示,药品确实有涨价,但没有暂停对外供应。据悉,东北制药是目前为止唯一符合药用标准的原料药供应企业。

    感冒药价格翻倍!多款常用药涨价,赖环保?

    为北京西城区的一家药房。 谢艺观 摄

    “现在原材料垄断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些原材料价格上涨达七八十倍,这些费用都会转嫁到医保费用和患者支付上,把制剂企业也坑了。”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透露。

    这样的情况下,制剂企业只能选择提高药品价格或停止生产止损。

    2015年6月1日起,中国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企业有了更多定价权限,影响药品价格。

    11月6日,辽宁省易短缺药品2018年第三号预警预报。根据公布的信息,15个药品企业自述由于原料、企业生产线改造等原因而造成产能不足;6个药品企业自述由于采购不到原料而停产;2个药品以原料药价格上涨、中标价格低为由不能正常供应。

    太极集团此前就表示,鉴于今年霍香正气口服液主要原料苍术等原、辅、包材价格持续上涨,为缓解公司成本持续上升压力做出涨价决定。

    “再涨要买不起药了”

    相比民众对常用药价格上涨的剧烈反应,药企则认为现在的提价幅度影响是小的。

    11月8日,华润三九在披露的投资者记录表中表示,近年对三九胃泰,感冒灵、强力枇杷露等产品进行了小幅度的提价,提价虽对品类增长有一定影响,但由于提价幅度有限,因此影响较小。

    但买药的消费者却不这么认为。

    说到药品价格,张洁很是无语,“怎么涨那么厉害,这么涨下去要买不起药了!”

    感冒药价格翻倍!多款常用药涨价,赖环保?

    为家里常用药药盒。 谢艺观 摄

    居住在丰台的李玉也直吐槽,“不知道是不是各个药店价格不同,我曾经买过20块钱的感冒灵,但在老家,也就9块左右,还有一副膏药,里面没几贴,要了我三十多块钱,记得没这么贵啊。”

    小儿常用药也在涨价。赵华目前在女儿家照顾外孙,家里常备着大人小孩的各种药,有时候药吃完了,她就会跑去药店买。

    “小孩吃的药中,有一款止咳的,就比以前贵了,还有感冒颗粒也涨了一点。”

    药店工作的张娟补充道,“就拿美国产的小儿用药‘艾儿’说,之前一盒是169元,现在已经涨到了219元。”

    监管层在行动

    “人吃五谷杂粮,焉能不得病”,药是人们生病时的必需品,它的涨价也会影响到很多患者的用药。

    为了抑制药价上涨,让患者吃上便宜药、放心药,监管层去年底就已开始行动。

    12月份,成都华邑药用辅料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金山制药有限公司、广东台山新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冰醋酸原料药生产企业因实施垄断行为被处罚1283万元,就给很多药企敲响了警钟。

    感冒药价格翻倍!多款常用药涨价,赖环保?

    资料

    去年,官方曾的《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明确,相关经营者不得就短缺药品和原料药实施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等违反《价格法》的行为。

    2017年1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还公布了《原料药、药用辅料及药包材与药品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原料药不再单独核发批准文号,而是由制剂生产企业单独找原料药企业,对应生产制剂所需的原料药,审批中原料药实行与制剂关联审批的办法,以此缓解原料药垄断涨价的情况。

    2018年,随着新一轮医药降费窗口期开启,稳定药品价格方面的政策也开始出台。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常峰认为,这种采购模式,有利于激励企业加大创新药的研发力度,开展规模经营,降低成本,对于提升医药产业集中度,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完)

    同一种药零售价相差6倍多!药店故意抬高药品价格?

    作者: yuanashley

    “都涨了,就没有不涨价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到。

    近日,家住乐山市五通桥区辉山镇的郭先生发现妻子被毒蛇咬了一口,需要立即服用药物治疗。

    由于事发已是下午5时许,辉山镇卫生院药房已经下班,郭先生紧急赶赴五通桥城区,在一家药店花120元钱购买了一盒季德胜蛇药片。

    而次日上午,郭先生来到辉山镇卫生院,又买几盒季德胜蛇药片,却发现镇卫生院卖的这种药只要18.35元/盒。

    “同样一种药,价格差距咋会这么大”,这让郭先生不能接受。

    同一种药,零售价相差6倍多

    同样是季德胜蛇药片,包装,剂型,产地均相同,为啥相差这么大?

    据当地发展和改革局了解后,该药店表示:并没有故意抬高药品价格。从药店老板提供的药品进货单上显示,今年6月10日,该药店进了5盒季德胜蛇药,每盒进价为85元。

    随后,刘先生又为展示了多个药品进货渠道,均显示为85元/盒。

    药店VS医院,采购价实在太高

    据了解: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发改价格[2015]904号)>, 自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用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

    《通知》规定,要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外,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完善用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

    “医院的药品有一套由相关众多部门形成监管的采购机制,医院进药是必须国家规定挂网销售,所以价格有可能会比零售药店的成本价还低;而零售药店只能到批发企业采购,是纯粹的市场行为。”该工作人员透露

    别急着怪药店,采购价高外还一直涨价

    医院进药有规定的渠道和流程,相对来说,不能够反馈市场价格,药店既没有像医院一样的财政支持,又要有各项成本支出,采购价格还高于医院,到底怎么办?

    药店当然不可能低于采购价格销售,而且,中成药价格不止采购价高出很多,更是一路价格在不断上涨。

    据央视财经报道,昆明中药厂生产的天麻祛风补片、六味地黄丸、桑菊银翘散零售价格在昆明市场已经翻了一倍。

    据北京商报消息称:复方片仔癀软膏10g的售价也从此前的40多元涨到如今的59.8元。

    “都涨了,就没有不涨价的。”上述工作人员说到。

    事实上,中成药价格上涨现象在全国各地多有发生。

    而最近又从吉林敖东延边药业了解到消息:敖东牌“安神补脑液”即将调价,从2018年9月15日起,将“安神补脑液10ml*10支”产品零售价格调整为32.00元/盒,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人员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

    可以说,中药材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波及到多数中成药的市场定价。

    根据6月26日的《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数据,2017年,我国有包括220个品种的中药材进行了涨价,这220个品种的平均涨幅为24%。

    其中,价格涨幅排名前20的品种有牛黄、合欢花、樟脑等,平均涨价幅度为101%,涨幅最大的为马鞭草,波动幅度为225%。

    近年来,国家对中药材产业“小、散、乱”的局面大力整治,中药材批发市场遭到整顿,企业从种植农户源头上提高了质量把关,优胜劣汰的同时,部分中药材质量提升后,产量却在缩水,种植中药材的农户人工成本也在水涨船高,相关部门对中成药的质量把关更加严格。

    同时,中成药包装成本也成为不可忽略的因素,从药店角度来说,直接的市场反馈就是:很多中成药的采购价格在不断上涨。

    有分析观点认为:随着各项成本的不断上涨,未来一段时间内,药企尤其是中成药企业的产品涨价趋势还将持续。

    :药店经理人

    药材价格下跌 药却贵了!家庭常备中成药涨价调查

    “小儿感冒颗粒,之前的价格是每盒25元,现在已经涨到49元每盒了。”北京市民王先生买药时,药店的李药师向他推销到,“感冒药、止泻药等好多中成药都涨价了,家里常用药,现在多买些屯着划算。”

    据了解,复方黄连素片、川贝枇杷糖浆、云南白药气雾剂、桑菊银翘散、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家庭常备药品均有不同幅度涨价,而作为原料药的中药材价格却普遍下降,对此健康时报进行了调查。

    2018年全国中成药涨价成常态

    走访多家药店发现,近一年来,川贝枇杷糖浆由原来的19元/瓶涨到了29元/瓶,云南白药气雾剂由27.3元/盒上涨到41.6元/盒,桑菊银翘散由20元/盒涨价至38.5元/盒,复方黄连素片由8.8元/盒上涨至12元/盒,清肺化痰丸由16.4元/盒上涨至28.5元/盒。

    除了以外,今年以来,多款知名的OTC中成药都上调了价格,如华润三九的三九胃泰、感冒灵、强力枇杷露等产品有小幅提价,必康股份旗下的黄连上清片提价幅度超过100%、强力枇杷露提价幅度约50%、安胃胶囊和小儿感冒颗粒提价幅度均超过20%。

    中成药价格上涨的趋势,2018年年初,便显现端倪。2018年2月,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自2018年3月1日起,佛慈制药对100多个产品全线提价,出厂价平均上调17.6%。提价后,其产品毛利率较同年有所增加。以其核心产品六味地黄丸为例,价格由25元/盒上涨至35/盒后,佛慈制药2018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六味地黄丸毛利率为57.71%较去年同期增长2.81%。

    佛慈制药提价后开启了中成药涨价潮,同年8月,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自9月15日起,安神补脑液10ml×10支规格的零售价格将调整为32元/盒。2018年11月,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从2018年11月1日起,公司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出厂价平均上调11%。同时对藿香正气口服液的终端零售价作调整。

    2018年12月,安徽省芜湖市药品医用耗材管理中心《九华痔疮栓等三个品种调价公示》显示,云南白药胶囊由32元/盒上调至39.8元/盒,涨幅24%;云南白药气雾剂由27.3/盒上调至41.6元/盒,涨幅52%;九华痔疮栓由22.86元/盒上调至45元/盒,涨幅96%。

    药材价格下跌 药却贵了!家庭常备中成药涨价调查

    四大药市大部分中药材价格下跌

    根据多家药企的涨价通知来看,其涨价原因一致指向原料药成本增加,原料成本上涨。例如,重庆太极关于藿香正气口服液涨价公告中提出,今年藿香正气口服液主要原料苍术等原、辅、包材价格持续上涨。

    然而健康时报查询中药材天地网发现:2018年,三七、白及、吴茱萸、黄连、党参、白芍、当归、蝉蜕等中药材的价格却呈现下跌,跌幅为20%~60%。安国药市作为我国四大中药材批发市场,2018年度大部分中药材价格下跌,跌幅为18%~71%。毫州药市、荷花池药市、玉林药市等三大药市也出现同样的情况。

    当然,对于一个中成药来说,构成中成药的成分通常有4~10多种不等的中药材。即便是有几种中药材呈现价格下跌或者持平的趋势,但其中一种成分中药材上涨幅度大便会引起成品药价格上涨,比如,藿香正气口服液中的苍术,在全国市场的涨幅约为4%~35%,最高涨幅由85元/公斤涨至115元/公斤。

    但在调查中发现,在部分的涨价中成药中也出现了其原料药价格均下跌的情况。例如由8.8元/盒上涨至12元/盒,涨幅26.7%的复方黄连素片,它由木香、吴茱萸、白芍组成。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从全国市场来看,木香价格年跌幅10%~20%,白芍价格年跌幅5%~44%,吴茱萸价格年跌幅19%~30%。

    辅料、包装、环保等成本增加

    “原料上涨并不是单单只受中药材本身价格上涨的影响,辅料、药品包装等价格上涨了,中成药也会随之上涨。”某药品经理刘利(化名)透露,就比如,对比2016年的价格,纸箱价格上涨55%,纸盒也上涨了20%。

    此外,在中药材提取、浓缩、精制等前处理过程,整体成本都上涨了。

    “原材料、生产、销售、监管等各项环节的要求不断升级。”中国药科大学国家执业药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认为,企业为了存活,必须符合各项行业标准和要求,加上人力成本逐年变大就要增加各项成本。中成药的价格上调也属正常。

    同时,行业监管也在不断升级。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监管部门对中药材质量监管趋于严格,抽检和跟踪成为常态。公开数据显示,2015~2017年因中药饮片不合格被收回的相关证书占全年被收回证书的半数。

    目前新版GMP(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已经施行,为了达到相关规定要求,药品生产厂家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从而增加了营业成本。

    据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度财报显示,其营业成本较去年同期增加10%。据重庆太极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主营业务成本较去年同期增长27%。

    如何控制家庭常备的中成药价格,让百姓享实惠,并非易事。

    痴爱倾国倾城@的你